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6580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主要以焚烧、堆肥和填埋技术为主。作为城市生活垃圾最终的处置手段,填埋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2004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量占总处理量的87.7%,这导致垃圾填埋场的总面积非常大。显然,这些用于处理垃圾的垃圾填埋场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由于没有地下水和大气等污染控制措施,在自然状态下降解会对周围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与污染。而垃圾渗滤液的产生与汇聚,也严重污染着周边的土壤和地下水。
[0003]传统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只是单纯的利用抽液栗将垃圾体内积聚的垃圾渗滤液抽出,继而进行排放,然而,这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没有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有效处理,同样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得到的渗滤液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
[0005]—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
[0006]控制系统;
[0007]抽液井,位于垃圾堆体内,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且所述抽液井内设置有抽液栗;
[0008]净化装置,位于垃圾堆体外,与所述抽液井相连通,用于净化垃圾渗滤液;
[0009]喷液装置,位于垃圾堆体的最高处,与所述净化装置相连通;
[0010]监测井,位于垃圾堆体内,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监测井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湿度控制器,所述湿度控制器接受来自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数据,且所述湿度控制器与所述喷液装置电通信。
[0011]与传统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相比,上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通过净化装置对由抽液井抽出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有效的处理,经过处理之后的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含量很低,因此可以根据监测井对湿度的监测情况通过喷液装置喷洒至垃圾堆体上,能够循环利用,解决了垃圾渗滤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而污染环境的问题。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用于过滤垃圾渗滤液的第一过滤器、反渗透膜装置、第二过滤器、混凝器、第三过滤器、氧化装置和生物塘,所述反渗透膜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反渗透膜装置开设有产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所述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混凝器、所述第三过滤器、所述氧化装置和所述生物塘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和所述第三过滤器的过滤网的孔径依次减小。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和所述第三过滤器的过滤网的孔径分别为50μηι、30μηι和20μηι。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湿度传感器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湿度传感器分别位于不同深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100,包括控制系统110、抽液井120、净化装置130、喷液装置140以及监测井150。
[0022]其中,抽液井120位于垃圾堆体200内,且与控制系统110相连接。此外,抽液井120内设置有抽液栗122。抽液栗122用于将垃圾堆体200内的垃圾渗滤液抽出,抽液栗122可以为自动。
[0023]净化装置130位于垃圾堆体200外,与抽液井120相连通,因此渗滤液可由抽液井120抽至净化装置130内。此时净化装置130用于净化垃圾渗滤液。净化装置130包括用于过滤垃圾渗滤液的第一过滤器、反渗透膜装置、第二过滤器、混凝器、第三过滤器、氧化装置和生物塘。反渗透膜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液口相连接。反渗透膜装置开设有产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浓水出口与第二过滤器相连接。第二过滤器、混凝器、第三过滤器、氧化装置和生物塘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如图2所示。
[0024]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的过滤网的孔径依次减小,有利于将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按照颗粒尺寸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过滤。具体的,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的过滤网的孔径分别为50μπι、30μπι和20μπι。但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为其他尺寸的孔径。
[0025]喷液装置140位于垃圾堆体200的最高处,与净化装置130相连通。经过净化之后的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含量很低,因此可以通过喷液装置140喷洒至垃圾堆体200上,能够循环利用。
[0026]监测井150位于垃圾堆体200内,与控制系统110相连接。监测井150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51和湿度控制器152。本实施方式中的湿度传感器151包括第一湿度传感器1511和第二湿度传感器1512,且第一湿度传感器1511和第二湿度传感器1512分别位于垃圾堆体200内的不同深度,用于检测不同深度处的湿度。当然,还可以在监测井150内设置其他任意个数的湿度传感器,例如可以为一个、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具体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置。
[0027]湿度控制器152接受来自湿度传感器151的数据,且湿度控制器152与喷液装置140电通信。若垃圾堆体200的湿度达不到要求,则湿度控制器152可控制喷液装置140进行喷洒净化后的渗滤液。
[0028]与传统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相比,上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通过净化装置对由抽液井抽出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有效的处理,经过处理之后的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含量很低,因此可以根据监测井对湿度的监测情况通过喷液装置喷洒至垃圾堆体上,能够循环利用,解决了垃圾渗滤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而污染环境的问题。
[002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系统; 抽液井,位于垃圾堆体内,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且所述抽液井内设置有抽液栗; 净化装置,位于垃圾堆体外,与所述抽液井相连通,用于净化垃圾渗滤液; 喷液装置,位于垃圾堆体的最高处,与所述净化装置相连通; 监测井,位于垃圾堆体内,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监测井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湿度控制器,所述湿度控制器接受来自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数据,且所述湿度控制器与所述喷液装置电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用于过滤垃圾渗滤液的第一过滤器、反渗透膜装置、第二过滤器、混凝器、第三过滤器、氧化装置和生物塘,所述反渗透膜装置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液口相连接,所述反渗透膜装置开设有产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所述浓水出口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器、所述混凝器、所述第三过滤器、所述氧化装置和所述生物塘通过管道依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和所述第三过滤器的过滤网的孔径依次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和所述第三过滤器的过滤网的孔径分别为50μπι、30μπι和20μπ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湿度传感器分别位于不同深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抽液井,位于垃圾堆体内,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且抽液井内设置有抽液泵;净化装置,位于垃圾堆体外,与抽液井相连通,用于净化垃圾渗滤液;喷液装置,位于垃圾堆体的最高处,与净化装置相连通;监测井,位于垃圾堆体内,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监测井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湿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接受来自湿度传感器的数据,且湿度控制器与喷液装置电通信。上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通过净化装置对由抽液井抽出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因此可以根据监测井对湿度的监测情况通过喷液装置喷洒至垃圾堆体上,能够循环利用,解决了垃圾渗滤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而污染环境的问题。
【IPC分类】C02F9/14, C02F103/06
【公开号】CN205258232
【申请号】CN201520859398
【发明人】贺广聪, 贺小明
【申请人】苏州海奥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