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3880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池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领域,用于促进养殖池塘上下底层水体充分交流的渔业机械。工作时,启动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离心泵叶轮转动,形成气压差,由进水龙头将底层水及淤泥絮状物吸起,经过输水管、离心泵、出水管,最后通过喷头喷出,洒落在水表面,达到上下底层水体充分交流,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通过促进池塘水体上下底层的充分交流,改善下底层溶氧不足的状况,有效降低亚硝酸盐、硫化氢、氨、甲烷等有害物质的积累;第二方面是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将底泥中丰富的营养元素以及丰富的微生物种群释放到水体,有利于藻相和菌相的科学管理,修复和提高池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专利说明】
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池塘水质生态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养殖池塘上下底层水体充分交流的渔业机械,用于促进养殖池塘上下层水体进行充分的上下交流以及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和再释放。
【背景技术】
[0002]在水产养殖的高温季节,特别是晴朗的白天,由于水温形成的池塘水体上下分层非常明显,上层水温高比重小、轻,下层水温低比重大、重,这种分层现象自然状况下难以打破。这种上下分层现象,不仅是水温分层,而且导致溶氧分层、pH分层、藻类分层乃至水体物质分层等,这些分层成为池塘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循环的一大障碍,所以必须打破。
[0003]长期以来由于对上下分层现象导致的弊端认识不足,研制打破上下分层的渔业机械产品一直缺失。现在养殖季节中午时分,只有打开叶轮式或水车式这些普通增氧机来打破上下分层现象。由于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包括近年来新投入市场的涌浪式增氧机等这些渔业机械都是在上表水层搅动翻起水流,难以做到下层水尤其底层水与上层水进行充分交流。
[0004]通过该实用新型的使用,有效促进上下底层的充分交流,不仅是打破上下水温分层、上下溶氧分层、上下PH的分层等,更是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将彻底改善整个池塘水体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池塘生态环境物质循环和生物种群之间良好的运转,大幅度提高池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安装时,按图1所示组装,垂直放置于池塘水中,工作时,启动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栗体叶轮转动,形成气压真空或气压差,由进水龙头将底层水及淤泥絮状物吸起,经过输水管、离心栗栗体、出水弯管、出水管,最后通过喷头喷出,洒落在水表面,达到上下底层水体充分交流,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
[0006]通过该实用新型的使用,有效促进上下底层的充分交流,不仅是打破上下水温分层、上下溶氧分层、上下PH的分层等,更是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与再释放。
[0007]该实用新型主要由污水栗(或称离心栗)栗体、电机、出水弯管、出水管、环形浮筒、输水管组成,输水管下连接进水龙头;出水管上接喷头,喷头出水角度与水平夹角呈45°。
[0008]根据池塘水深选择输水管规格的长度,基本输水管长度有4种规格,200mm、500mm、1000mm、2000mm,可根据池塘水深任意组合加接调整,适应水深1.5m?5m;若水深超过5m以上,需根据水深定制输水管。
[0009]环形浮筒是圆环轮胎形内空的浮体,所产生的浮力作为整个装置上下位置的固定和平衡,离心栗栗体一直沉没水中,而电机始终处在水面之上,进水龙头底部距离池底保持在1cm左右。水平位置的固定,由环形浮筒箍筋处拉出2?3根绳索固定在池埂上。
[0010]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是离心栗式污水栗,抽起淤泥含量比较大的泥水时,更为顺畅。在常年不能清淤、底部淤泥很厚养殖池塘的使用,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方面更有必要,有益作用更大。所以在这类养殖池塘的使用,本发明显得效率更高,更顺畅更适应。[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工作时,启动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栗体叶轮转动,形成气压真空或气压差,由进水龙头将底层水及淤泥絮状物吸起,经过输水管、离心栗体、出水弯管、出水管,最后通过喷头喷出,洒落在水表面,达到上下底层水体充分交流,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
[0012]通过有效促进上下底层的充分交流,不仅是打破上下水温分层、上下溶氧分层、上下PH的分层等,更是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将彻底改善整个池塘水体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池塘生态环境物质循环和生物种群之间良好的运转,大幅度提高池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0013]通过有效促进上下底层的充分交流,将上表层光合作用产生的过饱和氧气及时输送到下底层,改善下底层溶氧不足的状况,改变下底层一直处于的还原状态,有效大幅降低亚硝酸盐、硫化氢、氨、甲烷等有害物质的积累。
[0014]通过有效促进上下底层的充分交流,保持水体上下pH均衡和稳定,防止池塘上表层由于强烈的光合作用藻类增值过于旺盛,而导致的PH过高现象。
[0015]通过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充分利用底泥营养库的作用,将底泥中丰富的营养元素释放到水体,不仅保持藻类活性、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池塘生产力,大幅降低饲料系数外,还有维持藻类种群多样性,防止藻类整体老化、防止池塘“倒藻”,有利于藻相稳定和藻相管理。
[0016]通过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充分利用底泥微生物库的作用,将底泥中丰富的微生物种群释放到水体,增加水体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修复和提高池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而且大大减少商品微生态制剂的使用,降低养殖成本。
[0017]通过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将底层缺氧状态下底泥中厌氧性微生物释放到溶氧丰富的上层水体进行有氧分解,使其转变为好氧性微生物,去除条件致病菌(厌氧菌)之条件,即将有害微生物转化成有益微生物种群。大幅降低化学药物特别是抗生素药物的滥用,有利于真正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提供无公害放心安全的水产品。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环形浮筒(I)部分的剖面图,显示电机(2)与联接段(11)连接、出水管(5)与出水弯管(6)连接、连接固定板(10)的固定形式及其与环形浮筒(I)的相互位置关系。
[0021]图3是图2的俯视图,显示连接固定板(10)与出水弯管(6)、联接段(11)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固定板(10)与箍筋(12)相互固定位置和形式。其次显示箍筋(12)、浮筒固定环
(14)、注水孔(13)的相互位置关系。
[0022]图4是连接固定板的平面图,显示留有与出水弯管(6)和联接段(11)管管径一致相对应的两个大圆孔,便于出水弯管(6)和联接段(11)管由此穿过,并在各自大圆孔周围留有与两边法兰相对应的四个螺栓孔。另连接固定板(10)上还留有三处螺栓孔,用于环形浮筒箍筋(12)处伸出的三片金属板相衔接螺栓固定。
[0023]附图中:1-环形浮筒,2-电机,3-防水罩,4-喷头,5-出水管,6_出水弯管,7_离心栗,8-输水管,9-进水龙头,10-连接固定板,11-联接段(电机输出轴管),12-箍筋,13-注水孔,14-浮筒固定环。
[0024]其中8-输水管可以根据池塘水深任意组合加接调整,输水管基本规格:200mm、5OOmm、1000mm、2000mm η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6]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启动电机(2)通过输出轴带动离心栗(7)栗体叶轮转动,形成气压真空或气压差,由进水龙头(9)将底层水及淤泥絮状物吸起,经过输水管(8)、离心栗
(7)栗体、出水弯管(6)、出水管(5),最后通过喷头(4)喷出,洒落在水表面,达到上下底层水体充分交流,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
[0027]喷头出水角度与水平夹角呈45°,喷头出水不求多高,但求水平距离尽可能远。设喷水水平距离r米,即喷水洒落在半径为r米的圆周围,沉入水中。由于中心底部的抽水作用,在(rS)米2水面积的水体,不仅上下底层交流非常充分,而且还具有水平的横向流动。
[0028]每10亩水面的养殖池塘安装2?3台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位置间隔一定时间,可以移动变换,从而使整个池塘水体做到上下垂直充分交流的同时兼有水平流动的全方位水体循环。
[0029]本实用新型的正确使用,不仅是打破上下水温分层、上下溶氧分层、上下pH的分层等,更是促使池底淤泥的再悬浮再释放。将彻底改善整个池塘水体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池塘生态环境物质循环和生物种群之间良好的运转,大幅度提高池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0030]本实用新型开启时间须在晴朗天气的白天下午,光合作用持续产生氧气的状态,上表层水体溶氧达到饱和度的1.5倍?2倍及其以上时,具体溶氧数值一般10mg/L以上开启,每天启动时间视具体情况以2?3小时为宜。
[0031 ]由于下底层水体溶氧很低,加上底泥絮状物的再悬浮与释放,耗氧很大,虽然由喷头喷出的水浪加大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起到了增氧作用,但远远不能抵消下底层水体的大量耗氧,因此该实用新型工作启动,将会导致上中层水体溶氧有所降低。因此本发明不能作为池塘增氧机使用,夜间、阴雨天、傍晚时分不能启动,溶氧低于8mg/L不建议开启。
【主权项】
1.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它主要由离心栗(7)、电机(2)、出水弯管(6),出水管(5),环形浮筒(I),输水管(8)组成,出水管(5)上接喷头(4),输水管(8)下连接进水龙头(9); 工作时,启动电机(2)通过输出轴带动离心栗(7)叶轮转动,形成气压真空或气压差,由进水龙头(9)将底层水及淤泥絮状物吸起,经过输水管(8)、离心栗(7)、出水弯管(6)、出水管(5),最后通过喷头(4)喷出,洒落在水表面,达到上下底层水体充分交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浮筒(I)是圆环轮胎形内空的浮体,所产生的浮力作为整个装置上下位置的固定和平衡,离心栗(7)栗体一直沉没水中,而电机(2)始终处在水面之上,进水龙头(9)底部距尚池底保持在1cm左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8)由不同长度的基本输水管组合加接而成,基本输水管长度有4种规格,200mm、500mm、1000mm、2000mm η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水管(8)下与进水龙头(9)连接、其上与离心栗(7)栗体连接,以及输水管(8)之间加接的相连,均由法兰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水管(8)、出水弯管(6)、出水管(5)、联接段管(11)管径规格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与联接段(11)之间,出水管(5)与出水弯管(6)之间,均有法兰连接;两边法兰间夹装一块连接固定板(10),它起着环形浮筒(I)与整个装置的连接固定作用。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固定板(10)是块葫芦形金属板或塑料板,它是水平放置固定夹在两边法兰间;连接固定板(10)上留有与出水管(5)和联接段管(11)管径一致对应的两个大圆孔,并在各自大圆孔周围留有与两边法兰相对应的四个螺栓孔;另连接固定板(10)上还留有三处螺栓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浮筒(I)三等分配置三处箍筋(12),箍筋(12)处各伸出一片金属板,与连接固定板(10)上三处螺栓孔,分别相衔接螺栓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5)上部配有外螺纹与配套有内螺纹的喷头(4)相旋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4)出水角度与水平夹角呈45°。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上下水层交流及底泥再悬浮释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是立式电机,电机(2)上面有防水罩(3),防水罩(3)顶上有盖子,盖子下面周边有散热孔或散热道便于电机散热。
【文档编号】C02F3/12GK205419906SQ201521002573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发明人】蒋发俊, 王棣青, 吕军, 弓飞龙, 王健华
【申请人】蒋发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