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珠光颜料生产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231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珠光颜料生产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液固反应的反应釜,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珠光颜料生产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珠光颜料一般是通过液相沉积水解工艺,在厚度为几微米的基片表面沉积交替包覆高折射率金属氧化物及低折射率非金属氧化物,再经过煅烧将其固着在基片表面,从而形成片状颜料。液相沉积水解工艺是在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进行。影响珠光颜料质量的关键是包覆在基片上的金属氧化物层或非金属氧化物层的均匀性,而要使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均匀沉积在基片上,即要求反应釜中的固、液两相必须处于分散、均匀的悬浮状态。以往的反应釜,一般罐身都为圆筒体,在高速搅拌过程中,常有“圆筒形”旋涡的现象出现,罐内易存在层流区、过渡流区或死角区,以致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难于均匀地沉积在基片上,通常解决的办法是在反应釜的罐身内侧壁间隔设置竖向挡板,以此来改变罐内液体的流向,使液体处于紊流状态,物料得以充分混合。但由于挡板需占用罐身的容积,影响搅拌装置的安置,另外,挡板一般为悬臂结构,搅拌时,罐身振动较大,而挡板的存在,也给罐体的清洗工作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洗容易,且能使釜体内的物料得以充分均匀混合、适用于珠光颜料生产的反应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和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包括釜身和釜底,釜身为棱柱形,釜底为倒置棱锥形,棱数为5-8。
上述搅拌装置包括位于釜体中心轴线且垂直插入釜体内的搅拌轴、固定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
为了满足不同粒径基片包覆的需要,随时控制和调节搅拌强度,上述电机和搅拌轴之间连接一减速机,该减速机与一变频器连接。
上述搅拌桨采用单层桨,且桨叶靠近釜体的底部。
为了釜体内径向流体更好转为轴向流体,上述釜体径高比为1∶1.0-1.4。
为使底部物料更好悬浮及顺利出料,上述釜体釜身的棱与釜底的棱之间的夹角为100-130度。
为了使釜体易于加工且能抗强酸强碱,上述釜体为双层结构,外层为优质碳素钢,内层衬有钛板或聚丙烯塑料板。
上述釜体也可以采用钛钢金属复合板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由于釜体采用多面体,在搅拌桨的作用下,釜体内每一侧壁自然形成挡板效应,增大了釜体内物流的湍动程度,使釜体内的物流处于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快速对流的全容积循环,有效防止“圆筒形”旋涡、层流和过渡流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液固两相的分散和悬浮,从而保证了被包覆基材能获得均匀的包覆层,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另外,通过减速机配以变频器,可根据不同基片或不同的工作状态,随时精确调整搅拌的速度。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结构简单,釜体内无须另外设置挡板,不仅工作时,釜身平稳,而且大大方便了日常釜体的清洁。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反应釜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由釜体1、釜盖2、搅拌装置3构成,釜体1由釜身11和釜底12两部分构成,釜身11呈棱柱形,釜底12呈倒置棱锥形,由于棱数太少时,釜体内流体湍流过急,需增加搅拌动力,而棱数太多时,接近于圆筒,起不到挡板的作用,因而棱数一般采用5-8比较合适,本实施例采用六棱形,釜体底部中心为出料口13,出料口以上展式截止阀封闭,釜体底部的棱与釜身的棱之间的夹角α为110度,既有利于顺利出料,又使得底部物料得以更好悬浮,釜体的径高比为1∶1.2,釜体可以采用优质碳素钢111焊接,再全衬以金属钛板或聚丙烯塑料板112,形成双层结构,使其能抗强酸强碱的腐蚀,也可采用钛钢金属复合板焊接而成;釜盖2通过卡箍连接在釜体口上,釜盖顶面固定有“井”字型机架21,釜盖一例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有活动加料盖22;搅拌装置3位于机架中心,该装置包括垂直插入釜体内的搅拌轴31、位于搅拌轴端部2-3折的叶涡桨32和电动机33,搅拌轴的长度约等于釜体的釜身高,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34与搅拌轴连接,减速机再与一外设的变频器连接,以利于根据反应物料的不同,随时精确调节和控制搅拌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还装有电热装置、温度和PH值控制器的电极探头,对反应釜的工作状态进行测量和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珠光颜料生产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和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包括釜身和釜底,釜身为棱柱形,釜底为倒置棱锥形,棱数为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位于釜体中心轴线且垂直插入釜体内的搅拌轴、固定于搅拌轴上的搅拌桨,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搅拌轴之间连接一减速机,该减速机与一变频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采用单层桨,且桨叶靠近釜体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径高比为1∶1.0-1.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釜身的棱与釜底的棱之间的夹角为100-13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为双层结构,外层为优质碳素钢,内层为钛板或聚丙烯塑料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采用钛钢金属复合板焊接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珠光颜料生产的反应釜,它克服了现有圆筒体反应釜在搅拌过程中易出现“圆筒形”旋涡,从而影响水解包覆质量或由于筒体内设置挡板造成清洗困难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和搅拌装置,釜体包括釜身和釜底,釜身为棱柱形,釜底为倒置棱锥形,棱数为5-8。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能使釜体内的物流处于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快速对流的全容积循环,有效防止“圆筒形”旋涡、层流和过渡流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液固两相的分散和悬浮,从而保证了被包覆基材能获得均匀的包覆层,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文档编号B01F7/18GK2930852SQ200620059680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6日
发明者刘为忠, 刘为德, 庄育麟 申请人:刘为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