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100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流量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大流量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大流量滤器。技术背景
过滤是水处理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海水淡化等领域都需要大通量(大 流量)的滤器进行过滤。
目前的大流量滤器都是在一个虑壳内装多根滤芯,以形成更大的流量。这 种结构需要将虑壳的体积做到很大,且多根滤芯在一个虑壳内装配和拆卸都很 不方便,更不能做成具有反冲洗功能的错流式结构。为满足更大流量的要求,
一般需要在一个虑壳内装50-60支滤芯,结构非常复杂。因此,这种一个虑壳 内装多根滤芯的大流量滤器不但结构复杂,而且装配和拆卸不方便,使用不灵 活。
海水淡化系统中要求整个系统中的各个部件都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因 此采用不锈钢材料的虑壳不但成本高,而且容易被腐蚀,因此,海水淡化系统 中要求虑壳最好采用耐腐蚀的塑料材料。而塑料材料中对多根滤芯的拆装更加 不方便,工艺更加复杂,目前所采用的塑料虑壳中一般只能同时装5根左右的 滤芯,再多的话就会大大增加拆装难度,影响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大流量 滤器,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大流量过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大流量滤器,包括进水总管、 出水总管、至少两个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的进水口并联后连接到进水总管,过滤单元的出水口并联后连接到出水总管。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滤芯和虑壳,所述虑壳内安装有一个滤芯, 虑壳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和出水口 。
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包括顶部接头、过滤层、底部接头、网罩保护层,所 述过滤层为圆柱形的折叠式瓦楞状,两端分别连接有顶部接头和底部接头,过 滤层的外部设置有网罩保护层。
作为优选,所述网罩保护层上的网孔成蜂窝状。
作为优选,所述顶部接头上还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顶部接头和底部接头由聚丙烯材料制成,过滤层由聚脂材 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多个过滤单元的进水口并联后 连接到进水总管,多个过滤单元的出水口并联后连接到出水总管。这样并联到 一个总管上以后总管的体积很小,并且虑壳也不需要很大,每个虑壳内只需要 安装1个滤芯就能够满足大流量的要求,过滤单元的结构非常简单,拆装方便, 且流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大流量过滤,且成本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流量滤器的结构示意主视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流量滤器的结构示意左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流量滤器的结构示意俯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流量滤器中单个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主视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流量滤器中滤芯的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l、 2、 3, 一种大流量滤器,包括进水总管l、出水总管2、至少两
个过滤单元3,所述过滤单元3的进水口 31并联后连接到进水总管1,过滤单 元3的出水口 32并联后连接到出水总管2。过滤时,水流从进水总管1进入, 并分别流入各个过滤单元3,各个过滤单元3中的水流再汇流到出水总管2流出, 实现大流量过滤。根据需要过滤单元3的数量可以适当调整,过滤单元3的数 量越多滤器的流量越大,进水总管l、出水总管2的尺寸也要相应增大。
参阅图4,所述过滤单元3包括滤芯33和虑壳34,所述虑壳34内安装有 一个滤芯33,虑壳34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 31和出水口 32。
参阅图5,所述滤芯33包括顶部接头331、过滤层332、底部接头333、网 罩保护层334,所述过滤层332为圆柱形的折叠式瓦楞状,两端分别连接有顶部 接头331和底部接头333,过滤层332的外部设置有网罩保护层334。所述网罩 保护层334上的网孔成蜂窝状。所述顶部接头331上还设置有密封圈335。所述 顶部接头331和底部接头333由聚丙烯材料制成,过滤层332由聚脂材料制成。 这种折叠式滤芯可以采用内压式结构,即被过滤的液体流向是由内往外,这样 在过滤层332的内腔就不需要很致密的骨架作支撑,简化了结构,也降低了成 本。过滤层332的外层表面积是内层表面积的几倍,也较好的满足了滤芯的大 通量要求。网罩保护层334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强度较纱布和喷涂塑料更 高。本实用新型内压式的滤芯两端都是通孔,不需要象外压式那样采用一端设 计为死端,因此,具有错流效果,能够很方便地对滤芯进行反冲洗。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 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 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大流量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总管(1)、出水总管(2)、至少两个过滤单元(3),所述过滤单元(3)的进水口(31)并联后连接到进水总管(1),过滤单元(3)的出水口(32)并联后连接到出水总管(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流量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3)包括 滤芯(33)和虑壳(34),所述虑壳(34)内安装有一个滤芯(33),虑壳(34) 的两端分别为进水口 (31)和出水口 (32)。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流量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33)包括顶 部接头(331)、过滤层(332)、底部接头(333)、网罩保护层(334),所述 过滤层(332)为圆柱形的折叠式瓦楞状,两端分别连接有顶部接头(331) 和底部接头(333),过滤层(332)的外部设置有网罩保护层(334)。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流量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保护层(334) 上的网孔成蜂窝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流量内压式折叠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接头(331)上还设置有密封圈(335)。
6. 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大流量内压式折叠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部接头(331)和底部接头(333)由聚丙烯材料制成,过滤层(332)由聚脂 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流量滤器,包括进水总管、出水总管、至少两个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的进水口并联后连接到进水总管,过滤单元的出水口并联后连接到出水总管。本实用新型将多个过滤单元的进水口并联后连接到进水总管,多个过滤单元的出水口并联后连接到出水总管。这样并联到一个总管上以后总管的体积很小,并且滤壳也不需要很大,每个滤壳内只需要安装1个滤芯就能够满足大流量的要求,过滤单元的结构非常简单,拆装方便,且流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大流量过滤,且成本大大降低。
文档编号B01D29/31GK201231099SQ20082008852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5日
发明者傅叶明, 吴益尔, 陈晓美 申请人:傅叶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