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复合式过滤模块的滤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188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复合式过滤模块的滤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水器,尤其涉及一种内设有整合滤心组,且 结构简单更换方便的具复合式过滤模块的滤水器。
背景技术
水质处理方式,由早期的煮沸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活性碳过 滤法等演变至今,遂发展出逆渗透处理法。逆渗透处理法主要是通过前 置过滤与后置过滤来完成,其中前置过滤包括PP纤维层以及活性碳层为 主,借由PP纤维层以滤除水中浮游物、微生物、泥沙、铁锈等粗粒杂质, 再由活性碳层吸附水中农药、氯气、有机化合物、去除异色、异味、漂
白剂、化学有机污染物质等,借以去除直径大小约在5 "m (10-6m)以 上的杂质;后置过滤则包括逆渗透层与后置活性碳层为主,借由逆渗透 层去除细菌、滤过性病毒、毒素、重金属化合物(铅、砷、镉、汞)等, 后将通过逆渗透层处理完毕的水先储存于储水桶内,待使用时再通过后 置活性碳层再次过滤处理;
一般逆渗透层的孔径约在l nm (l(T9m)以下,故可滤除包括细菌 (约l到]0 um)、病毒(约l 0到1 0 0 nm)、溶融于水中的各种 杂质分子(约1到1 0 n m)等物,以提供纯度高达1到10 ppm的纯水。 现有的逆渗透处理法,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95222947号「净水设备 结构改良」等专利便是利用上述的原理来达到净水功效。
然而,目前现有的逆渗透设备,其净水功效虽堪称良善,但其实用 性与便利性却未臻完美,主要存在下列缺点
1 .现有逆渗透设备的整个机体过于庞大、复杂,再加上储水桶与 水电配接管线等物,置放设置此一逆渗透设备所需的成本空间亦偏高, 不符寸土寸金的现代化社会需求;
2.过于复杂的结构不仅会令逆渗透设备成本偏高、售价高昂,更 会连带造成定期更换、维修上的不便,致使一般消费者无法自行更换滤心或做简单的维修处理,稍有状况便处处需聘请专业人员来修缮,更需 要配合专业人员做定期保养与更换滤心,如此不仅麻烦费事也不符合经
3.现有逆渗透机体在更换滤心时,该滤心内原有的水将会随之溢 漏而不易妥善处理,因此在更换滤心后需再进一步处理溢漏出的水,如 此又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有鉴于现有的逆渗透设备尚不能完全满足实用性与方便性上的需 求,故仍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的逆渗透设备过于复杂且占空间,更换维修麻烦又容易使 液体溢出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复合式过滤模块的滤水器,其 内设有整合滤心组,且结构简单更换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过滤模块以及一机体;该过滤模块包括一壳体、 一整合滤心组以及一盖体;该壳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壳体在上端 设有一开口端与容置空间连通,令整合滤心组可由壳体上端的开口端置 入容置空间,或由容置空间取出,借由设置于壳体上端的开口端而使整 合滤心组在置入或取出时,壳体内部的液体不易随之溢出散落;该壳体 底部设有一固定座而可供一扳手组设,该扳手设有扳动杆而可用以驱动 开启盖体;该壳体底部则分别设有一净水口、 一废水口与一源水口;该 整合滤心组包括一前置过滤组与一后置过滤组,该前置过滤组包括一聚 丙烯纤维滤心与一活性碳滤心,该前置过滤组内部则可供后置过滤组容 设,该后置过滤组则包括一逆渗透滤心以及一逆渗透壳;该盖体是套设 或锁固于壳体的开口端,并用以封闭壳体的容置空间,令整合滤心组限 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且该盖体上设有数个与扳手扳动杆相对应的扳动孔, 借由扳手驱动旋转盖体以将容置空间开启;该盖体上设有时间记录板, 包括年记录盘、月记录盘与日记录盘,该时间记录板供使用者拨动而记 录下本次更换年月日日,或下次需更换的年月日,达到记录提醒的功效;
该机体形成有一置放空间可供过滤模块容设,该机体在置放空间上 设有贯通该置放空间的开放部,该开放部是供过滤模块的废水口与原水口露出,并供与外部水源管线接续;该机体内设有一连接至该置放空间
的导管,该导管一端是与置放空间内的过滤模块净水口相连接,而该机 体在导管的另一端开口处则设有一容水器,该机体上设有一控制钮而可
控制出水;
本实用新型的机体为具有复合式过滤模块的滤水器,其是利用过滤 模块的壳体容设包括有前置过滤组与后置过滤组的整合滤心组,当液体 由源水口流入时,该液体可依序通过前置过滤组的聚丙稀纤维滤心以及 活性碳滤心而到达后置过滤组的外侧,此时通过后置过滤组的逆渗透滤 心的液体则可由净水口导出,进而由机体的导管流通到容水器以供使用 者使用,而未通过的液体则连同杂质由废水口排出;
而当本实用新型需更换整合滤心组时,可借由设置于壳体底部固定 座的扳手,将该扳手的扳动杆套设于盖体的扳动孔,如此利用杠杆原理 省力又快速的将该盖体驱动开启,无需携带其它辅助工具便可达到更换 的功效;又,因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开口端是设置于上端,因此纵使在 更换的过程中,也不会因整合滤心组的取出而造成壳体内液体溢出散落 的不便,更可增加其便利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时间记录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过滤模块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过滤模块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A A线段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B B线段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C C线段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机体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组装完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10、图ll是本实用新型盖体开启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过滤模块1 壳体1 0 容置空间1 1开口端l 2固定座l 3扳手l 4
扳动杆141净水口151废水口 1 5 2
源水口 1 5 3机体2整合滤心组20
前置过滤组21聚丙烯纤维滤心211
活性碳滤心21 2后置过滤组2 2
逆渗透滤心22 1逆渗透壳2 2 2
盖体3 0扳动孔3 1时间记录板32
年记录盘3 21月记录盘3 2 2日记录盘3 23
置放空间41开放部411导管4 1 2
容水器4 2控制钮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过滤模块1以及一机
体2,其中
该过滤模块1包括一壳体1 0 、 一整合滤心组2 0以及一盖体3 0 ,
而该过滤模块1的组装后立体图则如图3所示
该过滤模块l的壳体l Q如
图1所示,其是概呈筒形,其内部具有 一容置空间l 1,该壳体l 0在上端设有一开口端1 2与容置空间1 1 连通,令整合滤心组2 0可由壳体1 0上端的开口端1 2置入容置空间 1 1,或由容置空间l l取出,借由设置于壳体l 0上端的开口端1 2 而使整合滤心组2 0在置入或取出时,壳体l O内部的液体不易随之散 落;续请配合参阅
图1以及图4所示,该壳体l 0底部设有一固定座1 3,该固定座l 3内可供一扳手1 4容置组设,该扳手l 4具有二扳动 杆l 4 1以驱动旋转盖体3 0 ;
该过滤模块1的整合滤心组2 0是如
图1与图5所示,其包括一前 置过滤组2 1与一后置过滤组2 2 ,该前置过滤组2 1包括一聚丙烯纤 维滤心2 1 l与一活性碳滤心2 1 2,该前置过滤组2 1内部则可供后 置过滤组2 2容设,该后置过滤组2 2则包括一逆渗透滤心2 2 l与一 逆渗透壳2 2 2;
该盖体3 0如
图1与图2所示,其可套设或锁固于壳体l 0的开口 端1 2 ,并用以封闭壳体1 0的容置空间1 1 ,令整合滤心组2 0限位于该容置空间l l中,且该盖体3 0上设有数个扳动孔3 1,该扳动孔
3 i是与扳手1 4的扳动杆1 4 1相对应,而可借由扳手1 4驱动旋转 盖体3 0以将容置空间1 1开启;该盖体3 0上设有时间记录板3 2 , 该时间记录板3 2如图2所示,其包括年记录盘3 2 1、月记录盘3 2 2、日记录盘3 2 3,该时间记录板3 2可供使用者拨动而记录下本次 更换年月日日,或下次需更换的年月日,达到记录提醒的功效;
该过滤模块1在组装时依序将包括后置过滤组2 2 、逆渗透壳2 2 2 、前置过滤组2 1的整合滤心组2 0置入壳体1 0容置空间1 1内, 再以该盖体3 0封闭容置空间1 1,组装完成后是如图3所示。
'续请参阅图4至图7所示,该图4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仰视图,而该 图5至图7则依序为沿图4所示的AA线段、BB线段、CC线段的剖 视示意图(为方便说明仅绘制壳体与整合滤心组,而先将该盖体去除); 该壳体1 0下端设有一净水口 15 1、 一废水口 1 5 2以及一源水口 1 5 3 ,该净水口 1 5 1是通往壳体1 0容置空间1 1内整合滤心组2 0 中心部分,亦即后置过滤组2 2的逆渗透滤心2 2 1内侧,此处为已通 过逆渗透滤心2 2 l过滤的液体,该净水口 1 5 l可供过滤后的净水导 出用;该废水口 1 5 2是通往容置空间1 1内整合滤心组2 0中心偏外 侧部分,亦即后置过滤组2 2的逆渗透滤心2 2 l外侧,此处为逆渗透 过程中未与杂质分离的液体,该废水口l 5 2可供带有杂质的废水排出 用;该源水口 1 5 3是通往壳体1 0容置空间1 1内整合滤心组2 0外 侧处,亦即前置过滤组2 l的外侧,令液体开始进行过滤。
该过滤模块1的壳体1 0容设包括有前置过滤组2 1与后置过滤组 2 2的整合滤心组2 0 ,当液体由源水口 1 5 3流入时,该液体可依序 通过前置过滤组2 1的聚丙烯纤维滤心2 1 1以及活性碳滤心2 1 2而 到达后置过滤组2 2的外侧,此时通过后置过滤组2 2的逆渗透滤心2 2 1的液体则可由净水口 1 5 1导出,未通过的液体则连同杂质由废水 口 1 5 2排出。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主要的过滤模块1部分的结构特征,而本 实用新型该机体2的部分则请配合参阅
图1与图8、图9所示,该机体2 形成有一置放空间4l可供过滤模块l容设,该机体2在置放空间41
7上设有贯通该置放空间4 1的开放部4 1 1 ,该开放部4 1 l可供过滤 模块1的废水口 1 5 2与原水口 1 5 3露出,并供与外部水源管线接续; 该机体2内设有一连接至该置放空间4 l的导管4 1 2,该导管4 1 2 一端是与置放空间4 1内的过滤模块1净水口 1 5 1相连接,而该机体 2在导管4 1的另一端开口处则设有一容水器4 2,该机体2上设有一 控制钮4 3而可控制出水,该机体2的出水原理则可采用现有的气压式 出水或电动泵式出水,其非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标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组装完成后则如图9所示。
当本实用新型需更换整合滤心组2 0时,请参阅
图10与
图11所示, 可借由设置于壳体1 0底部固定座1 3的扳手1 4 ,将该扳手1 4的扳 动杆1 4 1套设于盖体3 0的扳动孔3 1 ,如此便可利用杠杆原理省力 又快速的将该盖体3 0驱动开启,无需携带其它辅助工具便可达到更换 的功效;又,因本实用新型的壳体l 0的开口端1 2是设置于上端,因 此纵使在更换的过程中,也不会因整合滤心组2 0的取出而造成壳体1 0内液体散落的不便,更可增加其便利性。
权利要求1.一种具复合式过滤模块的滤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体与一过滤模块;该机体具有一置放空间以及一容水器,该置放空间与容水器间设有一导管;该过滤模块是设置于该机体的置放空间内,且过滤模块包括有一壳体、一整合滤心组、以及一盖体,该壳体是呈筒形,其内部为一容置空间,壳体上端设有一开口端与容置空间相连通,该壳体亦设有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净水口、源水口以及废水口,且该净水口是与机体的导管相连接;该整合滤心组包括有前置过滤组与后置过滤组,且该整合滤心组设置于壳体的容置空间内;该盖体设置于该壳体上端的开口端,而封闭该容置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复合式过滤模块的滤水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盖体上设有扳动孔;该壳体上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内设有一 扳手,该扳手上设有扳动杆,该扳动孔与扳动杆相对应,通过扳手扳动 开启盖体。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复合式过滤模块的滤水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盖体上设有时间记录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复合式过滤模块的滤水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盖体上设有时间记录板,该时间记录板是设有供使用者拨动的年 记录盘、月记录盘、日记录盘以记录时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复合式过滤模块的滤水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前置过滤组包括聚丙烯纤维滤心与活性碳滤心;该后置过滤组包 括逆渗透滤心。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复合式过滤模块的滤水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机体上设有一 出水钮以控制导管出水至容水器。
专利摘要一种具复合式过滤模块的滤水器,包括一机体与一过滤模块;该机体具有一置放空间以及一容水器,该置放空间与容水器间设有一导管;该过滤模块是设置于该机体的置放空间内,且过滤模块包括有一壳体、一整合滤心组、以及一盖体,该壳体是呈筒形,其内部为一容置空间,壳体上端设有一开口端与容置空间相连通,该壳体亦设有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净水口、源水口以及废水口,且该净水口是与机体的导管相连接;该整合滤心组包括有前置过滤组与后置过滤组,且该整合滤心组设置于壳体的容置空间内;该盖体设置于该壳体上端的开口端,而封闭该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其内设有整合滤心组,且结构简单更换方便。
文档编号B01D61/02GK201275465SQ200820141658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8日
发明者曾崇彦 申请人:曾崇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