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068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是一种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含有壳体、滤袋、灰斗、清灰系统。壳体内部两侧为除尘室,壳体的内上部设有上花板,滤袋的上端固定在上花板,上花板的上方为排气室。壳体内部除尘室之间的空间,由中部的斜板使该空间成上、下两室。下室为进气室、该室与壳体前端面的进风口相联接,上室为出气室,该室与壳体后端面的出风口相联接。灰斗固定在壳体的底部,清灰系统位于壳体的顶部。工作时,含尘气体从进风口进入进气室后,向下运动从进气室进入灰斗底部与之相碰撞后,改变其运动方向进入壳体内部两侧的除尘室中,向上运动的含尘气体中的粉尘阻留在滤袋外面,使含尘气体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气体从滤袋内经上花板进入排气室,再从出气室由排风机从出风口排出。由于位于进气室两侧内下部的含尘气体,在离开进气室后因短路而直接向上运动,这部分的含尘气体的含尘浓度较高,因此使进气室两侧外附近的滤袋负荷加大,从而造成各滤袋负荷不均匀,这降低了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的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它含有壳体、滤袋、
灰斗,壳体的内部两侧为除尘室,除尘室室的上部设有上花板,滤袋的上端固定在上花板
上,两侧除尘室之间的空间,由位于中部的斜板使该部分成上、下两室,下室为进气室、该室
与壳体前端面的进风口相联接,上室为出气室,该室与壳体后端面的出风口相联接,还含有
分流装置,该装置由主分流板和副分流板构成,主分流板为弧形板,主分流板固定在所述进
气室两侧底端的下方,副分流板位于主分流板之间。 由于在进气室的下方设有分流装置,这使位于进气室两侧内下部的含尘气体被强制经过分流装置的主分流板、副分流板与灰斗锥面之间的空间,因此这部分含尘气体中的颗粒粉尘与灰斗锥面相碰撞、失去动能留在灰斗底部、使含尘气体浓度得到降低,这克服了现有技术含尘气体因短路而直接向上运动使进气室附近的滤袋负荷加大的不足,从而使各滤袋的负荷均匀,这提高了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出气室,3.灰斗,4.主分流板,5.副分流板,6.壳体,7.进气室,8.排气室,9.除尘室,IO.滤袋,ll.清灰系统,12.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含有壳体6、滤袋10、灰斗3和清灰系统11。壳体6 固定在支架1上,壳体6的内部两侧为除尘室9,它的上部设有上花板,滤袋10的上端固定 在上花板上,上花板的上方为排气室8。壳体6的内部两侧除尘室9之间的空间,由位于中 部的斜板使该部分成上、下两室,下室为进气室7、该室与壳体6前端面的进风口相联接,上 室为出气室2,该室与壳体6后端面的出风口相联接,灰斗3固定在壳体6的底部。清灰系 统11位于壳体6的顶部、其喷嘴12位于滤袋IO上口的上方。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还含有 分流装置,该装置由主分流板4和副分流5板构成,主分流板4为弧形板,主分流板4固定 在进气室7两侧底端的下方,副分流板5固定在主分流板4之间。工作时,含尘气体从进风 口进入进气室7内,在分流装置的主分流板4和副分流5的分流下,含尘气体从进气室7进 入灰斗3内且与灰斗3的底部相碰撞后改变运动方向而向上运动,进入壳体6内部两侧的 除尘室9内,向上运动的含尘气体中的粉尘阻留在滤袋10的外面,含尘气体得到净化。净 化后的气体从滤袋10内经上花板进入排气室8,再从出气室2由排风机从出风口排出。当 除尘器的运行阻力增加到一定值后,清灰系统11工作,压縮空气从喷嘴12喷进滤袋10内, 使原来压瘪的滤袋IO发生膨胀变形,清除掉滤袋IO外表面附着的粉尘,清下的粉尘落入灰 斗3内。
权利要求一种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它含有壳体、滤袋、灰斗,壳体的内部两侧为除尘室,除尘室室的上部设有上花板,滤袋的上端固定在上花板上,两侧除尘室之间的空间,由位于中部的斜板使该部分成上、下两室,下室为进气室、该室与壳体前端面的进风口相联接,上室为出气室,该室与壳体后端面的出风口相联接,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分流装置,该装置由主分流板和副分流板构成,主分流板为弧形板,主分流板固定在所述进气室两侧底端的下方,副分流板位于主分流板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它含有壳体、滤袋、灰斗,壳体的内部两侧为除尘室,除尘室室的上部设有上花板,滤袋的上端固定在上花板上,两侧除尘室之间的空间,由位于中部的斜板使该部分成上、下两室,下室为进气室、该室与壳体前端面的进风口相联接,上室为出气室,该室与壳体后端面的出风口相联接,还含有分流装置,该装置由主分流板和副分流板构成,主分流板为弧形板,主分流板固定在所述进气室两侧底端的下方,副分流板位于主分流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除尘效率较高。
文档编号B01D46/04GK201493010SQ200920232930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7日
发明者万加兵, 范兰, 陈林 申请人:盐城市兰丰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