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沉淀过滤池的原理及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96922阅读:27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沉淀过滤池的原理及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沉淀过滤池的原理及构造。这种复合沉淀过滤池具有沉淀、 过滤双重功能,可以有效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去除悬浮物(SQ的效率,提高水质。本发明属于给排水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净水处理、污水处理中,沉淀和过滤均为两个独立的工艺单元,沉淀是针对一些沉降性能好的大颗粒固体;过滤是针对一些颗粒较小、难以沉降的物质,如胶体物质;通常沉淀过程至过滤过程中间用泵联接,需要动力消耗;在现有的一些污水处理工艺延时曝气氧化沟、SBR、A/0、A2/0中,均设置沉淀过程,对处理好的水排放前进行沉淀,以除去水中的SS,单靠沉淀处理效率不理想,细小颗粒不能去除;当出水水质的SS要求高时,沉淀处理就达不到要求,就需要再加上一道过滤工艺,这样就导致增加工艺流程,增加能耗,延长停留时间,增加占地面积。在净水工艺中同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常见的过滤工艺一般都需要在一定的压力下实现,带压过滤就增加了能耗,也增加了反冲洗的难度,就需要大量的反冲洗水进行再生,因此过滤过程的能耗和反冲洗用水量是两个主要的技术难点。本发明复合沉淀过滤池通过进水方式的改变解决了以上两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复合沉淀过滤池通过对沉淀和过滤过程的进水方式设计,形成水流方向的两次改变,利用重力位差出水,将沉淀和过滤两个过程合二为一;实现大颗粒固体物质在沉淀池快速分离,小颗粒物质通过过滤分离,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减小过滤池的负荷,减少反冲洗水量,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占地面积,提高效率,减少投资成本。本发明复合沉淀过滤池采用混泥土建造,结构上分为沉淀池和过滤池复合,其中过滤池整体浸没在沉淀池内,沉淀池为敞口设置;沉淀池顶部设置进水导流管,底部分布有泥斗,泥斗下部有排泥口,距离底部 500mm左右位置设置支撑梁,用于支撑过滤池;过滤池分为两个部分过滤系统和反冲洗再生系统。过滤池顶部设有布水器,布水器下边固定着不锈钢网,根据出水水质的不同要求在过滤池内装填石英砂、硅藻土、锰砂、 陶粒、活性炭等过滤介质;过滤池底部有排水口,布置有孔板,孔板上下用不锈钢网覆盖。孔板下面均勻分布反冲洗喷头,反冲洗再生系统设置有反冲洗泵。水流从沉淀池顶部通过导流管至沉淀池的中下部进入池内,形成第一次的进水水流方向的改变,保证大颗粒固体物质有1. 5-2. 5h的停留时间沉降至泥斗,泥斗内的泥用吸泥泵经过排泥口排出沉淀池;沉淀池液位从下往上涨,当液位溢过过滤池顶部布水器后,水流从顶部布水器进入过滤池,经过过滤介质过滤出水。形成第二次的水流方向的改变,这次方向改变可以利用重力位差出水,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当过滤池的通量下降,起动反冲洗系统进行再生。由于是利用重力位差实现过滤,小颗粒物质与过滤介质的结合比较疏松,就可以减少反冲洗的用水量。另外一个原因是过滤池浸没在沉淀池内,可以使用入过滤池的水流相对静止,减少了水流的相对混流,因此可以有效的减少过滤池的负荷;实现节水的目的,在一些水循环利用或对水得率要求高的场所就有应用前景。本发明复合沉淀过滤池的优点在于实现沉淀和过滤两个过程合二为一,通过对沉淀和过滤进水方式设计,实现重力位差出水,达到节能降耗,提高出水水质,减少占地面积,提高效率,减少投资成本的目的。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中1-布水器及不锈钢网;2-过滤池;3-过滤介质;4-孔板及不锈钢网;5-喷头;6-反冲洗管;7-排泥口 ;8-泥斗;9-排水口 ;10-支撑梁;11-沉淀池;12-进水导流管; 13-进水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由沉淀池11和过滤池2组成。其中沉淀池11比过滤池2壁高出600mm ; 过滤池2整体浸没在沉淀池11内。过滤池顶部由布水器1覆盖,布水器1上面均勻分布着孔径为过滤介质颗粒公称直径的10倍以上的进水孔。整个布水器1上下均有不锈钢网覆盖,用螺栓固定在布水器1 上;覆盖在布水器1上的不锈钢网孔径为过滤介质颗粒公称直径的1/2 ;根据出水水质的不同要求在过滤池2内装填石英砂、硅藻土、锰砂、陶粒、活性炭等过滤介质3 ;过滤池底部有排水口 9,布置有孔板4,孔板4上下用不锈钢网覆盖,不锈钢网用螺栓固定在孔板4。不锈钢网孔径是过滤介质颗粒公称直径的1/4 ;在不锈钢网下面均勻分布反冲洗喷头5,喷头5 之间的间距为300mm ;反冲洗泵通过反冲洗管6进行过滤介质3冲洗再生。沉淀池11按停留时间1. 5-2. 5h设计。顶部设置进水导流管12,底部分布有泥斗 8,泥斗下部有排泥口 7,通过外部的吸泥泵排泥,距离底部500mm左右设置支撑梁10,用于支撑过滤池2 ;本发明工作时,水流从沉淀池顶部进水口 13通过导流管12至沉淀池11的中下部进入池内,形成第一次的进水水流方向的改变;大颗粒固体物质快速沉降至泥斗8内,看积泥情况定时通过吸泥泵经排泥口 7排出沉淀池11 ;沉淀池11内液位从下往上涨,当液位溢过过滤池2顶部布水器1后,水流从顶部布水器1进入过滤池2,经过过滤介质3从排水口 9 出水;这时形成水流方向的第二次改变,利用重力位差过滤出水,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当过滤池2的过滤水通量下降,起动反冲洗泵经反冲洗管6通过反冲洗喷头5进行过滤介质 3冲洗再生,反冲洗压力控制在2-3kg/cm2。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沉淀过滤池,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沉淀和过滤的两个过程进水方式设计, 两次改变水流方向,实现重力位差进出水,降低能耗,实现沉淀和过滤两个过程合二为一; 使大颗粒固体物质在沉淀区快速分离,小颗粒物质通过过滤分离,起到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去除悬浮物的效率,提高出水水质,减少投资成本。沉淀池设置进水导流管、泥斗和排泥口 ;过滤池设置为过滤系统和反冲洗再生系统; 过滤池顶部设有布水器,布水器上面覆盖不锈钢网,过滤池内装填石英砂、硅藻土、锰砂、陶粒、活性炭等过滤介质;底部设置有孔板并覆不锈钢网和排水口,反冲洗喷头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沉淀过滤池,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沉淀和过滤的两个过程进水方式设计,两次改变水流方向,实现重力位差进出水,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沉淀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复合沉淀过滤池采用混泥土建造,结构上分为沉淀池和过滤池两个部分,其中过滤池整体浸没在沉淀池内,沉淀池为敞口设置,沉淀池按停留时间1. 5-2. 5h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沉淀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复合沉淀过滤池可以实现大颗粒固体在沉淀池内快速分离,小颗粒物质通过过滤池过滤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沉淀过滤池,其特征在于过滤池内装填石英砂、硅藻土、锰砂、陶粒、活性炭等颗粒过滤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沉淀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水流从沉淀池顶部通过导流管至沉淀池的中下部进入池内,液位从下往上涨,溢过过滤池顶部布水器后,流入过滤池实现过滤。布水器上面的布水孔径为过滤介质颗粒公称直径的10倍以上,覆盖在布水器上的不锈钢网孔径为过滤介质颗粒公称直径的1/2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沉淀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沉淀、过滤进出水流均通过重力位差实现,不用额外的动力消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沉淀过滤池,其特征在于过滤池底部设置有孔板并覆不锈钢网,网孔孔径是过滤介质颗粒公称直径的1/4 ;并设有排水口,反冲洗喷头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沉淀过滤池,其特征在于过滤池底部设置的反冲洗各喷头间距为200-300mm,为均勻布置;工作时反冲洗压力控制在2-3kg/cm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沉淀过滤池的原理及构造,其特点具有低能耗并同时实现沉淀、过滤功能。本发明属于给排水领域。本发明的原理是通过对沉淀和过滤的两个过程进水方式设计,两次改变水流方向,实现重力位差进出水,减少能耗,最终实现沉淀和过滤两个过程合二为一;使大颗粒固体物质在沉淀区快速分离,小颗粒物质通过过滤分离,起到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去除悬浮物的效率,提高出水水质,减少投资成本。本发明的复合沉淀过滤池采用混泥土建造,结构上分为沉淀池和过滤池两个部分,其中过滤池整体浸没在沉淀池内,沉淀池为敞口设置。沉淀池设置进水导流管,泥斗和排泥口。过滤池设置有过滤系统和反冲洗再生系统;设有布水器,池内装填石英砂、硅藻土、锰砂、陶粒、活性炭等过滤介质;底部有排水口,反冲洗喷头等。本发明的复合沉淀过滤池可以应用于净水的预处理,也可以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工艺中,提高悬浮物的去除效果,改善出水水质,降低能耗。
文档编号B01D36/04GK102489074SQ20111036655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应清界, 王智宏, 覃晓农 申请人:江苏仙融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