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塔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99486阅读:18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精馏塔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生产设备,具体讲是涉及一种化工生产中的气液传热、 传质如气液热交换、气体吸收或液体精馏用板式精馏塔塔釜。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精馏塔是气液传热、传质过程的常用设备。塔釜结构对再沸器的分离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化工生产中运行的精馏塔塔釜结构有两类第一类是塔釜内是空的,无任何分隔部件;第二类是在塔釜内设置有一分隔板,将塔釜分隔成两个腔体。众所周知,在精馏塔塔釜中,从底层塔板下来的液体浓度最高(指易挥发组分的浓度,下同),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的液体浓度最低,精馏过程希望进入再沸器的液体浓度越高越好,这样能提高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的汽体浓度,将更多的易挥发组分送回精馏塔的提馏段;同时希望残液浓度尽量低,这说明精馏塔的分离效果好。对于第一类塔釜,因为从底层塔板下来的液体在塔釜内与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的液体直接混合,使塔釜内的液体相对于从底层塔板下来的液体而言浓度降低,这样的液体进入再沸器,使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的汽体浓度降低,减少了送回精馏塔提馏段的易挥发组分,于精馏分离不利。同时,也因为从底层塔板下来的液体在塔釜与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的液体直接混合,使塔釜内的液体相对于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的液体而言浓度升高,这样的液体作为残液离开塔釜,降低了精馏分离的效果,于精馏分离不利。对于第二类塔釜,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精馏塔塔釜的结构示意图。在塔釜 2内设有一个分隔板7。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 6的液体进入塔釜2内的一个腔体中, 一部分作为塔釜残液从残液出口 8排出,多余部分以溢流的方式越过分隔板7,进入塔釜2 内的另一个腔体中,并在此与从底层塔板5下来的液体混合,混合液通过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进入再沸器,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 6的汽体送回精馏塔的提馏段。这里虽然残液是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 6的液体的一部分,其浓度较低,但在塔釜2的另一侧不能保证从底层塔板5下来的浓度最高的液体全部进入再沸器,导致进入再沸器的液体浓度降低,使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 6送回精馏塔的提馏段的汽体浓度降低,影响再沸器的提浓效果,于精馏分离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传统精馏塔塔釜进行物料平衡关系的研究,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理念,提供一种新的精馏塔塔釜,对精馏塔塔釜结构进行改造、优化,以尽可能提高进入再沸器的液体的浓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再沸器的分离能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塔釜残液的浓度,提高精馏塔的分离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精馏塔塔釜,包括塔釜、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残液出口、底层塔板、底层降液管、底层降液管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在所述的底层降液管底板上开有孔洞,所述的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上端连接在底层降液管底板的孔洞处,将孔洞封闭,其下端置于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上方,并与出口保持距离;所述的底层降液管与底层降液管底板紧密结合无缝隙。前述的精馏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下端为圆形。前述的精馏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降液管底板上的孔洞的直径与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的直径相等。前述的精馏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位于塔釜下端的最低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经过结构优化,可以使从底层塔板下来的液体不进入塔釜,而是经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全部进入再沸器,避免了其在塔釜内的滞留, 改变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下端与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的距离,就可以改变与底层塔板液体混合的塔釜内液体(即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的液体)的量,这样可以在进入再沸器的液体流量适当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其浓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再沸器的分离能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塔釜残液的浓度,提高精馏塔的分离效率。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精馏塔塔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精馏塔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符号说明1、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3、底层降液管底板5、底层塔板7、分隔板17、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
2、塔釜
4、底层降液管
6、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 8、残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2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图2为本实用新型精馏塔塔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精馏塔塔釜包括塔釜2、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 1、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 6、残液出口 8、底层塔板 5、底层降液管4、底层降液管底板3、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17,在底层降液管底板3上开设孔洞,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17的上端连接在底层降液管底板3的孔洞处,将孔洞封闭,其下端置于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 1上方,并与出口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改变过去底层降液管4 与底层降液管底板3之间留间隙,以将底层塔板5下来的液体流到塔釜2内的结构,将底层降液管与底层降液管底板3紧密结合无缝隙,使得液体只能通过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17流到塔釜2中,直接流到塔釜2下端的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 1上方。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17下端为圆形,与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 1相配合。底层降液管底板3上的孔洞的直径与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17的直径相等,以利于液体进入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 1。[0023]可以将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 1设置在塔釜2下端的最低处,这样可以更有利于液体的流出。由于底层降液管底板3与底层降液管4之间紧密结合无缝隙,底层塔板5上的液体溢流进入底层降液管4后全部进入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7,然后通过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 1进入再沸器。由于再沸器的虹吸作用,塔釜2内的液体也被吸入再沸器,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 6的汽体送回精馏塔的提馏段,液体落入塔釜2,这样塔釜2中的液体全部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 6,部分循环进入再沸器,部分作为残液从残液出口 8离开。改变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7下端与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 1的距离,就可以改变与底层塔板液体混合的塔釜2内液体(即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 6的液体)的量。本实用新型经过结构优化,可以使从底层塔板5下来的液体不进入塔釜2,而是经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17全部进入再沸器,避免了其在塔釜2内的滞留,改变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17下端与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的距离,就可以改变与底层塔板液体混合的塔釜内液体(即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的液体)的量,这样可以在进入再沸器的液体流量适当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其浓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再沸器的分离能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塔釜残液的浓度,提高精馏塔的分离效率。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精馏塔塔釜,包括塔釜、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残液出口、底层塔板、底层降液管、底层降液管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在所述的底层降液管底板上开有孔洞,所述的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上端连接在底层降液管底板的孔洞处,将孔洞封闭,其下端置于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上方,并与出口保持距离;所述的底层降液管与底层降液管底板紧密结合无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馏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下端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精馏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降液管底板上的孔洞的直径与底层塔板液体弓I导管的直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馏塔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位于塔釜下端的最低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馏塔塔釜,包括塔釜、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来自再沸器的汽液回流入口、残液出口、底层塔板、底层降液管、底层降液管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在所述的底层降液管底板上开有孔洞,所述的底层塔板液体引导管上端连接在底层降液管底板的孔洞处,将孔洞封闭,其下端置于去再沸器的液体出口上方,并与出口保持距离;所述的底层降液管与底层降液管底板紧密结合无缝隙。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精馏塔,可以保证含易挥发组分浓度最高的底层塔板液体全部进入再沸器,避免在塔釜内的滞留,尽可能地提高进入再沸器的液体中易挥发组分的浓度,使再沸器的分离效率得到最大的发挥。
文档编号B01D3/16GK201988209SQ20112005916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9日
发明者丁志平, 季锦林, 汤立新 申请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