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雾净化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334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酸雾净化吸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酸雾净化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酸雾净化吸收装置是用于对酸雾废气进行净化。中国专利号是201020254904. 4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工业废气处理和盐再生装置中,具有I号至5号吸收塔,其中有填料吸收塔。一般情况下,废气处理装置都是安装在室外的,而且都是固定的,对于酸雾净化吸收塔不是需要经常使用的而且体积不是很大的,采用固定式,需要占地,而且也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式的酸雾净化吸收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吸收塔和风机,吸收塔包括塔身和封头,塔身内设有两层栅格板,每层栅格板上设有填料层,塔身内对应每层填料的上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均和处于吸收塔外部的循环液供液总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具有钢架,钢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钢架上固定有循环液箱和减震座,所述风机固定在减震座上,所述吸收塔固定在循环液箱上,所述循环液喷淋泵的电机固定在盖板上,循环液供液总管的下端插入循环液箱中和循环液喷淋泵连接。所述循环液箱顶部设有备用孔,备用孔孔口上设有盖板,所述循环液喷淋泵的电机固定在盖板上,循环液供液总管的下端通过盖板上的孔插入循环液箱中。所述循环液箱的顶面上设有人工加药口。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酸雾净化吸收装置,其组成便于拆卸,钢架上设有滑轮,便于移动。本装置自成一个整体,安装运行方便,一次开机即可自动运转,在不使用时候,可移动至室内。

图I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钢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见图I至图3,本实施例具有钢架I、吸收塔5和风机8。吸收塔5包括塔身5-1和封头5-2。塔身内设有两层栅格板,每层栅格板上设有填料层10,塔身5-1内分别对应每层填料层10的上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均和处于吸收塔外部的循环液供液总管6连接。塔身5-1的上、下部各设有检修孔5-1-1。[0013]所述钢架I的底部安装有3对换滚轮1-1和和止滑闸,钢架I上固定有循环液箱2和减震座7,所述风机8固定在减震座7上。所述吸收塔5固定在循环液箱2上,循环液箱2顶部设有人工加药口 2-1和备用孔,备用孔孔口上设有盖板2-2,循环液箱2的箱壁上设有液位表2-2。所述循环液喷淋泵的电机4固定在盖板2-2上,循环液供液总管6的下端通过盖板2-2上的孔插入循环液箱2中和循环液喷淋泵连接。风机8的出风管和吸收塔的进风口 之间由PVC软管9连接。风机8的进气管与尾气来源管道之间通过软接头法兰连接,装卸便捷。吸收液(水、弱酸)是由循环液喷淋泵增压输送至塔上部的喷淋管,经喷头喷出均匀分布在填料表面,充溢着整个填料层,使得与气体的接触面面积比截面积放大数百倍,从而有效提高吸收率。吸收液补充较为简便,通过检测或者PH试纸观测,如果PH呈强酸性低于4,即可将塔底的排污管打开,通过软管引入排水管网,观测液位在排空至液位的1/3处,打开补水管线阀门,补充新鲜水至液位。
权利要求1.一种酸雾净化吸收装置,具有吸收塔(5)和风机(8),吸收塔(5)包括塔身(5-1)和封头(5-2),塔身内设有两层栅格板,每层栅格板上设有填料层(10),塔身(5-1)内对应每层填料的上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均和处于吸收塔外部的循环液供液总管(6)连接,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具有钢架(1),钢架(I)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1),钢架(I)上固定有循环液箱(2)和减震座(7),所述风机(8)固定在减震座(7)上,所述吸收塔(5)固定在循环液箱(2)上,所述循环液喷淋泵的电机(4)固定在盖板(2-2)上,循环液供液总管(6)的下端插入循环液箱(2)中和循环液喷淋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酸雾净化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箱(2)顶部设有备用孔,备用孔孔口上设有盖板(2-2),所述循环液喷淋泵的电机(4)固定在盖板(2-2)上,循环液供液总管(6)的下端通过盖板(2-2)上的孔插入循环液箱(2)中。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酸雾净化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箱(2)的顶面上设有人工加药口(2-1)。
专利摘要一种酸雾净化吸收装置,具有吸收塔和风机,吸收塔包括塔身和封头,塔身由上塔体、下塔体和处于上、下塔体之间的栅格板组成,上塔体和下塔体内分别设有喷淋管和处于喷淋管下方的填料,本装置具有钢架,钢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钢架上固定有循环液箱和减震座,所述风机固定在减震座上,所述吸收塔固定在循环液箱上,上、下塔体内的喷淋管均和处于吸收塔外部的循环液供液总管连接,所述循环液喷淋泵的电机固定在盖板上,循环液供液总管的下端插入循环液箱中和循环液喷淋泵连接。本酸雾净化吸收装置的组成可便于拆卸,钢架上设有滑轮,便于移动。本装置自成一个整体,安装运行方便,一次开机即可自动运转,在不使用时候,可移动至室内。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2506297SQ201220170079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周世伟, 徐全海 申请人:江苏海鹏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