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金刚石合成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5147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金刚石合成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硬材料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ー种新型金刚石合成块。
背景技术
人工合成金刚石是由高纯石墨材料,通过金属合金触媒的催化作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转变而成的。在石墨及合金触媒日益完善的今天,合成过程中的温度和压カ的控制成为至关重要的技术难题。人造金刚石生产过程中,硬质合金顶锤的损耗成为生产成本控制重中之重。硬质合金顶锤一般如下损耗1)正常生产裂锤损耗;2)高温高压瘫锤损耗;3)泄压过程中气炮损耗。其中,第2,3种损耗应是能尽量避免的,现今人造金刚石合成技术已经进入粉末合成棒的年代,第2种损耗已经大大減少,因此第3种气炮裂锤损耗就变成目前研究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了ー种新型金刚石合成块,包括石墨柱和石墨柱两端的导电钢圈,在导电钢圈和石墨柱之间设有加热片,其中,所述导电钢圈和加热片之间还设有包含有铁红杂质的叶腊石块。进ー步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石墨柱的圆柱侧设有加热管,在所述加热管、加热片和石墨柱之间还设有绝缘层。进ー步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加热管的外部也设有包含有铁红杂质的叶腊石块。其中,由于上述包含有铁红杂质的叶腊石块具有吸水作用,从而能够较好地减少气炮的现象发生,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金刚石合成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金刚石合成块的结构示意图。申请人:发现,泄压放气炮的主要原因是人造金刚石合成过程中叶腊石等受得高压高温作用发生相变大量结晶水分解,产生大量水蒸气在六面顶压机泄压过程中无法密封冲出合成腔体造成气炮,但是,如果设置一层可以吸收水蒸气的材料的话,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这种可以耐得了高温高压的材料。申请人:在各种的试验中发现,包含有铁红杂质的叶腊石块在使用的时候,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人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原理[0014]
Pt2O^H2O^Fe(OH%因此,本申请人根据上述原理,提供了ー种新型的金刚石合成块,其中,包括石墨柱1和石星柱两端的导电钢圈3,在导电钢圈3和石星柱1之间设有加热片2,并且,在所述导电钢圈3和加热片1之间还设有包含有铁红杂质的叶腊石块4。其中,包含有铁红杂质的叶腊石块4 在生产中可以通过在叶腊石粉中加入铁红粉末,再形成叶腊石块得到,也可以通过其他常规手段获取,并且,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以后,由于上述叶腊石块具有吸水作用,从而能够较好地減少气炮的现象发生。其中,參照
图1,在在所述石墨柱1的圆柱侧设有加热管6,在所述加热管6、加热片2和石墨柱1之间还设有绝缘层7,并且,在所述加热管的外部也设有包含有铁红杂质的叶腊石块5。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金刚石合成块,包括石墨柱和石墨柱两端的导电钢圈,在导电钢圈和石墨柱之间设有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钢圈和加热片之间还设有叶腊石块。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金刚石合成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石墨柱的圆柱侧设有加热管,在所述加热管、加热片和石墨柱之间还设有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金刚石合成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管的外部也设有叶腊石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金刚石合成块,包括石墨柱和石墨柱两端的导电钢圈,在导电钢圈和石墨柱之间设有加热片,其中,所述导电钢圈和加热片之间还设有包含有铁红杂质的叶腊石块。其中,由于上述包含有铁红杂质的叶腊石块具有吸水作用,从而能够较好地减少气炮的现象发生,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文档编号B01J3/06GK202752003SQ201220231400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夏海霖, 姜林, 秦浩 申请人:博海新材料(长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