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张紧带式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815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张紧带式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脱水设备领域的压滤机,特别是涉及ー种多张紧带式压滤机。
背景技术
在冶金、化工、造纸、制革、酒精污水处理、禽畜养殖等エ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进行废渣、废料脱水,带式压滤机由于具有能够连续不间断生产,操作简单,运行维护成本低,脱水效率比较高等特点而广泛地被采用。现有的带式压滤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是ー种比较成熟的设备产品,但总体来说,其脱水后滤饼的水分含量仍然偏高,还达不到后续处理的要求。带式压滤机脱水就是通过滤带包夹物料,在行进过程中使物料在压カ辊上受到挤压从而把其中的水分压滤出来,压滤后滤饼的水分含量高低由物料在压カ辊上所受到的压强大小和受挤压时间决定,所受压强越大、挤压时间越长,压滤后的滤饼水分含量就越低。压カ辊的挤压カ来源于带式压滤机的张紧辊。现有的带式压滤机一般有两个第紧辊,ー个是上滤带张紧辊,通过其张紧上滤带,一个是下滤带张紧辊,通过其张紧下滤带。所以,理论上说只要不断提高带式压滤机上滤带张紧辊和下滤带张紧辊的张紧力,提高物料在压カ辊上受到的压强,不断増加压カ辊的数量,増加物料在压カ辊上受到挤压的时间,就可以不断降低物料压滤后滤饼的水分含量。但实践证明并非如此,首先,张紧辊的张紧カ不可能无限度増大,滤带有其能承受的拉カ的极限值,而且张紧カ太大,还会导致高含水量物料跑料;其次,每ー个压カ辊上的挤压カ无法等于张紧辊上的张紧力,因为会产生摩擦损失等,压カ辊组中的压カ辊数量越多,压カ损失越大;第三,由于张紧辊张紧カ总量的不变,压カ组中的压カ辊数量越多,压カ损失越多,压カ辊上的挤压カ与张紧辊上的张紧カ的差值就越大,因此增加压カ辊数量也无法实现滤饼水分的进ー步降低。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歩降低压滤后物料滤饼的含水量,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在带式压滤机滤带可承受的范围内,以及高含水量物料不发生跑料的情况下,适当増加张紧辊的张紧力,同时采取补偿机制,对压カ辊组中各个压カ辊上损失的压カ进行补偿,使其尽可能与张紧辊的张紧カ保持一致。此外,还能在保持每个压力辊压カ不损失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压カ辊数量,以达到増加物料被挤压的时间。然而,现有的带式压滤机解决不了上述问题。因此,需要在现有带式压滤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供ー种能够实现压カ辊压カ损失补偿的技术方案。此外,现有带式压滤机的上滤带清洗水管安装在上滤带的上方,从上往下喷水对滤带进行清洗,即是从上滤带的工作面进行清洗,无法形成反冲清,清洗效果不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备脱水效率的提高。上滤带调偏辊和下滤带调偏辊与上滤带和下滤带的安装包夹克度太小,滤带调偏不灵敏,滤带容易跑偏。而且因上滤带和下滤带的安装包夹度太小,形成不了局部较大的坡度,清洗水管对滤带进行清洗时不能及时使清洗水与滤带分离,会使清洗水沿着滤带流入压滤过和即将压滤的物料中,亦影响设备的脱水效果。以上这些均需要进行创新予以克服和解决。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带式压滤机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原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ー种新型结构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带式压滤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带式压滤机存在的不足,提供ー种多张紧带式压滤机,使其能够实现压カ辊压カ损失的补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多张紧带式压滤机,使其提高设备的脱水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ー种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包括机架上的驱动装置、上滤带、下滤带、上滤带张紧辊、下滤带张紧辊、上滤带驱动辊、下滤带驱动辊、压カ辊组、导向辊组、上滤带调偏辊、下滤带调偏辊、上滤带清洗水管、下滤带清洗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カ辊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安装在压カ辊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ー步实现。前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中所述压カ辊组中的至少ー个或ー个以上压カ辊设有张紧装置。 前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中所述的压力辊组的压カ辊为四个,其中有ニ个压カ辊安装张紧装置时,张紧装置安装在滤带运行方向上的第二和第三个压カ辊上。前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中所述的压力辊组的压カ辊为六个,其中有ニ个压カ辊安装张紧装置时,张紧装置安装在滤带运行方向上的第三和第四个压カ辊上;其中有四个压カ辊安装张紧装置时,张紧装置安装在滤带运行方向上的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个压カ辊上。前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中所述的压力辊组的压カ辊为八个,其中有ニ个压カ辊安装张紧装置时,张紧装置安装在滤带运行方向上的第四和第五个压カ辊上;其中有四个压カ辊安装张紧装置时,张紧装置安装在滤带运行方向上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个压カ辊上;其中有六个压カ辊安装张紧装置时,张紧装置安装在滤带运行方向上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个压カ辊上。前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中所述的张紧装置是气缸、气囊或机械弹簧调节机构,或者其中ー种或ー种以上的组合。前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中所述的张紧装置是单独或成对安装在压カ辊上。前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中所述的上滤带清洗水管安装于上滤带调偏辊与其前一个或后ー个导向辊之间、并安装在上滤带的下方。前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中所述的下滤带清洗水管安装于下滤带调偏辊与其前一个或后ー个导向辊之间、并安装在下滤带的上方。[0020]前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中所述的上滤带调偏辊安装于ニ个导向辊之间,上滤带从ニ个导向辊的辊顶经过,从上滤带调偏辊的辊底经过。前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中所述的机架底梁上安装有ー颗或ー颗以上地脚调节螺栓,。前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中所述的地脚调节螺栓安装在机架角部。前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中所述的地脚调节螺栓安装在机架底梁内或底梁内侧或底梁外側。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能够实现对压カ辊组中压カ辊进行压カ补偿,使每个压力辊上的挤压カ基本能够与张紧辊的张紧カ保持一致,解决了现有带式压滤机因压カ辊组中压力辊上挤压カ损失,物料所受挤压カ减小,脱水效果不理想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带式压滤机増加压カ辊数量,即增加物料压滤时间,滤饼水分含量不降低的问题,可以适当増加压カ辊的数量,达到进ー步降低压滤后滤饼水分含量的目的。采用本技术方案制造的带式压滤机,同等条件下,压滤后物料滤饼的水分含量比现有的带式压滤机低5%-15%,效果十分明显。2、此外,创新的清洗水管的安装方案,也使滤带清洗更高效、更干净,也促进了脱水效果的提高;创新的调偏辊的安装方案,増大了滤带对调偏辊的包夹,也使自动调偏更加灵敏,有利于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通过在机架的底梁上安装调节螺栓,在设备安装时可以方便地调节机架的水平。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ー种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ー种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包括机架I上的驱动装置2、上滤带3、下滤带4、上滤带张紧辊8、下滤带张紧辊9、上滤带驱动辊10、下滤带驱动辊11、压カ辊组、导向辊组、上滤带调偏辊12、下滤带调偏辊13、上滤带清洗水管14、下滤带清洗水管15、上滤带张紧装置16、下滤带张紧装置17。压カ辊组中有压カ辊51、52、53、54,导向辊组中有导向辊71、72、73、74、75、76。压カ辊组中的压カ辊52、53上分別安装有张紧装置61和62。当带式压滤机运行时,上滤带张紧装置16将张紧力作用于上滤带张紧辊8,上滤带张紧辊8将张紧力作用于上滤带3,上滤带3被张紧;下滤带张紧装置17将张紧力作用于下滤带张紧辊9,下滤带张紧辊9将张紧力作用于下滤带4,下滤带4被张紧;分别调节压カ辊52、53上的张紧装置61和62的压カ,使上滤带张紧辊8、下滤带张紧辊9、压カ辊52、压カ辊53处于平衡状态,这时压カ辊52和53起到了张紧轮的作用,使压カ辊组中各个压カ辊之间的滤带被张得更紧,这样压カ辊组的压カ辊51、52、53和54上所受到的张紧カ基本等于上滤带张紧辊8和下滤带张紧辊9张紧カ之和,损失的挤压カ得到了补偿,因此物料在各个压カ辊上受到的压强较之前有大幅度的提高,从而达到了使物料压滤后滤饼水分含量更低的目的。实施例ニ 如图2所示,为了增加物料被挤压的时间,进一歩降低物料被压滤后滤饼的含水量,还可以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把压カ辊组中的压カ辊增加,即压カ辊51、52、53、54、55、56,为补偿压カ辊上挤压カ损失,可以在其中二个压カ辊上增加安装张紧装置,即在压カ辊53,54上安装张紧装置62和63。还可以在其中四个压カ辊上增加安装张紧装置,即在压力辊52、53、54、55上分别增加安装张紧装置61、62、63和64。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物料被挤压的时间,物料被压滤后滤饼的水分含量更低,还可以在实施例一、例ニ的基础上把压カ辊组中的压カ辊増加到八个,即压カ辊51、52、53、54、55、56、57、58。为补偿压カ辊上挤压カ损失,可以在其中六个压カ辊上增加安装张紧装置,即在压カ辊52、53、54、55、56、57上分别增加安装张紧装置61、62、63、64、65和660 所述的上滤带清洗水管14安装于上滤带调偏辊12与其前ー个导向辊71或后一个导向辊72之间、上滤带3的下方,从下往上喷水对上滤带3进行清洗。所述的下滤带清洗水管15安装于下滤带调偏辊13与其前ー个导向辊75或后ー个导向辊74之间、下滤带4的上方,从上往下喷水对下滤带4进行清洗。这样安装上滤带清洗水管14和下滤带清洗水管15有两个好处,一是清洗水管都是从滤带工作面的反面喷水清洗,即形成对滤带的反冲清,使滤带更容易被清洗干净;ニ是都是在滤带的低端进行清洗,能够使清洗水快速与滤带分离,避免其沿滤带向前后流动回到压滤物料中,影响脱水效果。所述的上滤带调偏辊12安装于ニ个导向辊71和72之间,上滤带3从ニ个导向辊71和72的辊顶经过,从上滤带调偏辊12的辊底经过。这样安装有利于增大上滤带3与上滤带调偏辊12的接触摩擦面,使调偏更加灵敏,有利于提高上滤带3运行的稳定性。所述的压力辊上安装的张紧装置是气缸、气囊或机械弹簧调节机构,或者其中一种或ー种以上的组合。采用气缸可以实现压カ辊的主动往复动作,但在同等气压条件下,要给压カ辊提供同等的张紧力,气缸需要的安装空间更大,造价成本也更高。采用气囊虽只能实现压カ辊的单向动作,但相对气缸安装空间小,造价成本也更低。采用机械弹簧调节机构虽然结构更简单,造价成本也相对较低,但压カ调节难以把握,容易造成过载使设备受到损坏。因此,实际应用中气囊和气缸是相对较好的选择。所述的安装有张紧装置的压カ辊単独安装或成对辊安装。若需要进ー步増加物料在压カ辊上受到的挤压力,安装有张紧装置的压カ辊还可以成对辊安装,安装ー个或ー个以上对辊挤压辊。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掲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包括机架上的驱动装置、上滤带、下滤带、上滤带张紧辊、下滤带张紧辊、上滤带驱动辊、下滤带驱动辊、压力辊组、导向辊组、上滤带调偏辊、下滤带调偏辊、上滤带清洗水管、下滤带清洗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辊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安装在压力辊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辊组中至少一个压力辊设有张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辊组的压力辊为四个,其中有二个压力辊安装张紧装置时,张紧装置安装在滤带运行方向上的第二和第三个压力辊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辊组的压力辊为六个,其中有二个压力辊安装张紧装置时,张紧装置安装在滤带运行方向上的第三和第四个压力辊上;其中有四个压力辊安装张紧装置时,张紧装置安装在滤带运行方向上的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个压力辊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辊组的压力辊为八个,其中有二个压力辊安装张紧装置时,张紧装置安装在滤带运行方向上的第四和第五个压力辊上;其中有四个压力辊安装张紧装置时,张紧装置安装在滤带运行方向上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个压力辊上;其中有六个压力辊安装张紧装置时,张紧装置安装在滤带运行方向上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个压力辊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紧装置是气缸、气囊或机械弹簧调节机构,或者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紧装置是单独或成对安装在压力辊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滤带清洗水管安装于上滤带调偏辊与其前一个或后一个导向辊之间、并安装在上滤带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滤带清洗水管安装于下滤带调偏辊与其前一个或后一个导向辊之间、并安装在下滤带的上方。
专利摘要一种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包括机架上的驱动装置、上滤带、下滤带、上滤带张紧辊、下滤带张紧辊、上滤带驱动辊、下滤带驱动辊、压力辊组、导向辊组、上滤带调偏辊、下滤带调偏辊、上滤带清洗水管、下滤带清洗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辊张紧装置,压力辊组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压力辊上安装有张紧装置,或者全部压力辊上都安装有张紧装置。目的是能够实现对压力辊组中压力辊上的挤压力的补偿,使每个压力辊上的挤压力基本能够与张紧辊的张紧力大小保持一致,解决了现有带式压滤机因压力辊组中压力辊上挤压力损失,物料所受挤压力减小,脱水效果不理想问题,同等条件下,压滤后物料滤饼的水分含量比现有的带式压滤机低5%-15%,效果十分明显。
文档编号B01D33/04GK202860243SQ20122034243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
发明者邓秀泉 申请人:广西力源宝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