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9592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标本的保存处置,特别适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对检测后标本,主要是血液标本的保存和处置,用以防止已开盖试管中的血液标本污染环境,或者标本间相互污染。
背景技术
在医疗卫生领域,为了对服务对象进行医疗或其它服务,往往要采集服务对象的体液标本(主要是血液标本,以下以血液标本为例,但不限于血液标本)于试管中,然后送检验科进行项目检测。检测完毕之后,血液标本由于存在潜在的疾病传染性,必须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进行处置。这些标本会在检验科保留一段时间(几天或几十天,甚至更长),然后集中交给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理公司销毁。血液标本在检测前是有试管盖盖紧的,但在检测时必须将试管盖打开,因此检测完毕后大量的已开盖的试管标本必须用手工将试管盖一个一个盖回去以避免开放性的血液标本污染环境。较大的三甲医院或血液中心每天要处理数千个标本,这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因此在许多医院和血站的检验科,为了贪图方便,都不将试管盖盖回去,直接将开放的血液标本试管装在纸盒中保存等待处理。这样血液标本会产生气溶胶飘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如果不小心将纸盒倾斜或打翻,纸盒中开放的标本会倾倒出来直接污染环境。此外,医院或医疗废物处理公司在将这些纸盒装的开放性标本运输至处置地的过程中,尽管装在防渗漏的胶袋(法规这样规定,但不排除少部分公司不按规定执行),但胶袋毕竟是容易破损的,因此运输路途中也存在污染公众环境的隐患。有的医院将开放的血液标本试管倒在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先进行消毒,但大量的血液标本倒入容器中,污秽不堪,也容易污染环境,最终也是倒入下水道中,更加危害环境。目前,现有的标本保存方式包括一是通过手工将试管盖一个一个盖回标本试管上去,然后装盒或放在试管架上,临时保存于低温环境;二是不将试管盖盖回去,直接把开放性试管标本装入纸盒和试管架保存;以上两种方法是处理需要暂存的标本。如果在暂存期间有标本需要复查,则取出相应标本复查。暂存期过之后,将所有标本集中处置销毁,或交由专业医疗废物处理公司运输到专门的地方集中处置。三是将不需要临时保存的标本直接丢弃于装有消毒剂的容器中消毒,然后再集中处理污秽的消毒容器,少数不负责任的单位会直接倒入下水道中。第一种方式保护性最好,但因为标本试管数量太多,手工盖盖子操作繁琐,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通常操作人员不太情愿这样处理。第二种方式虽然不要盖盖子,但要将开放的试管一个个排放于纸盒内,不但排放的动作要放慢,时间要很长,而且排放的过程要高度小心试管不会倾倒,否则血液倒出后要对桌面和环境进行复杂的消毒程序。标本盒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倾倒,一旦防渗漏的胶袋破损,也会污染环境。第三种方式是最容易污染环境的方式,而且也只能用于不需要保存复查的标本的处理。
发明内容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对检验后的标本的保存和处置装置,其既不需要人员一个一个将大量的试管单个的盖上试管盖,从而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能够方便快捷的将标本试管批量封闭起来,防止了标本对环境的污染。此夕卜,对于保存期间需要复查的标本,又容易开盖取出。而且有利于堆放。需要集中运输或销毁标本时,还可以一次性处理掉。进一步的,还容易计算标本试管的数量。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其包括标本保存盒与上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保存盒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中有多个可以容纳试管的上部的第一孔洞,所述试管用于装标本,所述第一孔洞内具有突起,所述突起用于塞紧所述试管,所述底部中具有与所述上盖对应的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的底部与所述试管的底部相配合。优选的,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包括基座,多个旋转杆和连接条,其中所述旋转杆具有旋转柄,连接杆,芯杆和挤压条,所述芯杆穿过所述基座上的孔洞,所述连接条将所述多个旋转杆的旋转柄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所述多个旋转杆可以一起动作,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具有两个不同的位置,其中一个为开启位置,当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旋转杆的挤压条相互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试管的外径,从而便于将上盖开启装置插入到所述标本保存盒中,使所述试管位于所述旋转杆的所述挤压条之间,所述上盖开启装置的另一个位置为锁紧位置,当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处于锁紧位置时,所述旋转杆的挤压条可以相互挤压住位于其间的所述试管,从而夹紧所述试管。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标本保存盒的正视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底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侧剖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俯视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侧剖图。图6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开启装置。图7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开启装置的基座的立体图。图8是上盖开启装置插入到标本保存盒中的配合示意图。图9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开启装置的旋转杆的立体图。图10显示了挤压条的侧视图。图11是上盖开启装置处于开启位置的示意图。图12是上盖开启装置处于锁紧位置的示意图。图13是旋转条的旋转柄与连接条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其包括标本保存盒与上盖开启装置。如图1所示,该标本保存盒包括上盖I和底座2。通过上盖I和底座2将标本试管3固定在中间。如图2,3所示,上盖I上有多个规律排列的第一孔洞4,例如10X10个(不限于此)。第一孔洞4的内径与所需保存的试管3的外径相符,正好能容纳试管3的口部进入但有一定阻力。如图3所示,第一孔洞4内有突起5,突起5呈倒圆台形,圆台顶部直径小于试管3 口部的内径,圆台底部的直径等于或稍大于试管3 口部的内径,突起5起到塞紧试管口,防止血液标本流出的作用。如图4所示,标本保存盒的底座2上有多个规律排列的第二孔洞6,例如10X 10个(不限于此),排列方式和间距与上盖的第一孔洞4相对应。第二孔洞6的内径与试管3的底部外径相符或稍小,可以正好容纳试管插入但有一定阻力。如图5所示,第二孔洞6的底面呈半球形,与试管3的底部形状相符,以更加契合地容纳试管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标本保存处置装置还包括上盖开启装置。该上盖开启装置具有开启位置和锁紧位置。如图6所示,上盖开启装置包括基座7,旋转杆8和连接条9。基座7起到支撑整个上盖开启装置的作用,基座7上有数量与旋转杆8数量一致的孔洞7a。优选的是,可以在孔洞7a内设置轴承等本领域公知的有利于相对旋转的装置。旋转杆8通过孔洞7a穿过基座7。旋转杆8有多根,其数量与底座2上的孔洞6的列数相匹配(如图8所示)。如图9所示,旋转杆8包括旋转柄8b,连杆8a,芯杆8c,挤压条10。连杆8a与芯杆8c之间可以采用插接式活动连接或螺钉连接,也可以采用粘结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适宜的连接方式。芯杆8c穿过基座7上的孔洞7a。旋转杆8后部为挤压条10。挤压条10既可以采用在芯杆上覆盖挤压层或者套上挤压层获得,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部件,然后再与芯杆8c相连接。挤压层或者挤压条10通常可采用橡胶等弹性物质制成。挤压条的横截面如图10所示。挤压条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90度,其横向轴长可以进行长短转换,从而可以放松和夹紧试管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了的是,挤压条的截面并不仅限于如10中所示的椭圆形,其外形只要满足通过旋转可以改变两个挤压条之间的间隙就可以了,当然,优选的是如10中的椭圆形。进一步的,在挤压条表面还可以覆盖一层薄的颗粒层,以增大摩擦和提供更好的保护。如图11所示,当上盖开启装置处于开启位置时,挤压条10之间的间隙大于试管3的外径,从而便于将上盖开启装置插入到标本保存盒中,以及将试管从标本保存盒中取出。如图12所示,当上盖开启装置处于锁紧位置时,旋转杆的挤压条可以相互挤压住位于其间的所述试管3,从而夹紧标本保存盒中存放的试管3,使当揭开标本保存盒的上盖时,试管不至于被带出来。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连接条9的截面呈倒U型,在U型的两侧壁上开有孔洞,旋转柄8b穿过连接条9的侧壁上的孔洞。如图6,8所示,连接条9可将所有的旋转柄8b活动连接在一起(为方便起见,图13中仅显示连接了一个旋转柄8b)。将连接条9弹起或者按下,就可以带动所有的旋转柄8b旋转90度,从而带动旋转杆8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90度,使挤压条10可以夹紧或放松试管3。进一步的,标本保存盒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或者其他类似的一次性材料制成。上盖开启装置,尤其是芯杆8c采用金属制成,优选刚性较大的金属或合金,例如铁,铜等。进一步的,仅作为补充说明之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存处置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可以优选如下1.将检测完毕的标本试管直立插入标本保存盒的底座2的孔洞6中,因为摩擦力的原因,底座不容易与试管脱离(即使试管的数量少于孔洞的数量也没有关系);2.将标本保存盒的上盖I的第一孔洞4对准试管口慢慢往下压,使第一孔洞4中的突起5塞紧试管口。因为摩擦力的原因,上盖不容易与试管脱离;3.在标本保存盒的上盖上面写清楚标本的保存信息便于查找,整齐堆放于低温环境中(如果需要加固,可以使用粘性透明胶带将上盖和底座绕至少一圈);4.如果有标本需要复查,则取出相应标本保存盒,确定上盖开启装置的连接条9处于弹起状态后,即上盖开启装置处于开启位置,将上盖开启装置插入到标本保存盒中;5.按下连接条9,旋转杆8带动挤压条10转动90度角,使所有的挤压条的长轴转成横向,上盖开启装置处于锁紧位置,所有试管全部被夹紧;6. 一手摁住上盖开启装置,一手将标本保存盒的上盖揭起;7.拉起连接条9,旋转杆8带动挤压条10逆转动90度角,使所有的挤压条的长轴转成竖向,上盖开启装置返回到开启位置,挤压条松开试管;8.取出需要的标本,将上盖盖回,并继续放置低温环境保存;9.保存期结束后,将整盒标本交给负责医疗废物处理的人员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其包括标本保存盒与上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保存盒包括上盖(I)和底座(2),所述上盖(I)中具有多个可以容纳试管(3)的上部的第一孔洞(4),所述试管用于装标本,所述第一孔洞(4)内具有突起(5),所述突起(5)用于塞紧所述试管,所述底座(2)中具有与所述上盖(I)对应的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的底部与所述试管(3)的底部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其中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包括基座(7),多个旋转杆(8)和连接条(9),其中所述旋转杆具有旋转柄(8b),连接杆(8a),芯杆(8c)和挤压条(10),所述芯杆(Sc)穿过所述基座(7)上的孔洞(7a),所述连接条(9)将所述多个旋转杆(8)的旋转柄(Sb)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所述多个旋转杆(8)可以一起动作,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具有两个不同的位置,其中一个为开启位置,当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旋转杆(8)的挤压条(10)相互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试管(3)的外径,从而便于将上盖开启装置插入到所述标本保存盒中,使所述试管位于所述旋转杆(8)的所述挤压条(10)之间,所述上盖开启装置的另一个位置为锁紧位置,当所述上盖开启装置处于锁紧位置时,所述旋转杆(8)的挤压条(10)可以相互挤压住位于其间的所述试管(3),从而夹紧所述试管(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其中,当上盖开启装置由开启位置变为锁紧位置时,所述旋转柄的位置旋转90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杆(8)的所述挤压条(10)的截面为椭圆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杆(8)的所述挤压条(10)上还具有颗粒层。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其中,所述标本保存盒的所述上盖(I)和所述底座(2)均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杆(8)的所述芯杆(Sc)采用金属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保存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其包括标本保存盒与上盖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本保存盒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中有多个可以容纳试管的上部的第一孔洞,所述试管用于装标本,所述第一孔洞内具有突起,所述突起用于塞紧所述试管,所述底部中具有与所述上盖对应的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的底部与所述试管的底部相配合。
文档编号B01L9/06GK202823444SQ20122039354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卢瑾 申请人:卢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