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添加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034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添加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臭氧添加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和用于将臭氧发生器提供的臭氧与原水供给装置提供的原水混合在一起的蛇形管式混合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蛇形管式混合器来实现臭氧与原水相混合的结构,充分利用了管式混合器与蛇形管的优点,大大地提高了臭氧的添加混合效率,使臭氧的添加混合效率由传统臭氧的添加混合效率的25%提升至78%,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备的选型和优化组合,大大地减少了设备的投资和空间需求量,可安装在一个1.6X2.8m的小空间内,解决了传统的装置占地面积大、辅助设备多的缺点,而且减少了设备运行的电能损耗,电能损耗由传统设备运行的25KW下降至2.5KW,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
【专利说明】—种臭氧添加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桶装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桶装水的臭氧添加装置。【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塔式臭氧混合添加装置存在如下问题:
[0003]1、主要是靠压缩气体的自身压力、气体曝气装置达到与水混合的目的。但是,由于压缩空气的压力本身不稳定、曝气装置的孔径选择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气液混合效率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如当水中臭氧浓度要求为(0.4~0.8)mg/l时,一套40t/h的制水系统需配置一台150g/h的臭氧发生器才能满足生产要求,混合效率低,耗能大;
[0004]2、辅助设备多、设备操作复杂、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小。同样以一套40t/h的混合设备为例,除了主要设备臭氧发生器、臭氧混合塔外,还需冷却水循环设备、压缩空气设备等等,由于每个设备均占据了一定空间,个别还需独立设置房间,加上管路的铺设等,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设备投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日常设备运行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气液混合效率高、混合过程稳定、能耗小、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的臭氧添加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添加装置,其特点是包括臭氧发生器和用于将臭氧发生器提供的臭氧与原水供给装置提供的原水混合在一起的蛇形管式混合器。
[0008]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气液混合效率,上述蛇形管式混合器的管腔内设置有用于加强水流紊流状态的螺旋翼片。
[0009]为了确保气液混合过程稳定,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气液混合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气液混合泵,所述气液混合泵的进水口与原水供给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的进气口与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的气液混合出口与蛇形管式混合器的进水口相连通。
[0010]为了能够确保当出现臭氧浓度高或没有水流动时方便地停止添加臭氧,上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设置有用于将臭氧排至外部的气动排气阀。
[0011]为了节约大量因运行辅助设备所需的电能,上述臭氧发生器由制氧机及将制氧机产生的纯氧通过电子放电的方式产生臭氧的臭氧机组成。
[0012]为了防止成品水过度氧化,避免产品中溴酸盐的产生,上述蛇形管式混合器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有小型成品水箱。
[0013]为了使小型成品水箱的内壁清洗方便,上述进水管上连接有用于清洗小型成品水箱内壁的自动清洗装置。该自动清洗装置设置有自动旋转清洗球,从而能够达到对小型成品水箱内壁360度清洗的效果。
[0014]为了确保臭氧浓度稳定并与成品水联动,上述小型成品水箱的内下部设置有液位检测元件和臭氧浓度检测元件。
[0015]为了避免当成品水不合格时,流入生产线,上述小型成品水箱的底部出水口设置有用于将不合格的成品水排至外部的气动排水阀。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中的各电器元件的运作能够统一协调,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电气控制柜。
[001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蛇形管式混合器来实现臭氧与原水相混合的结构,充分利用了管式混合器与蛇形管的优点,大大地提高了臭氧的添加混合效率,使臭氧的添加混合效率由传统臭氧的添加混合效率的25%提升至78%,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以40t/h的制水系统为例,传统的装置需要配置150g/h产量的臭氧发生器和相关辅助设备,但是采用本装置只需配置50g/h的臭氧发生器即可。又由于在蛇形管式混合器内安装有螺旋翼片,当水流经过时,通过螺旋翼片能够使水流形成强大的紊流效果,从而提高了臭氧与原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提高了臭氧的添加混合效率。又由于设置有气液混合泵,先通过气液混合泵将臭氧和原水进行混合后再输入到蛇形管式混合器中继续混合,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臭氧的添加混合效率,而且整个添加混合的过程十分稳定,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压缩空气的压力不稳定而导致的混合效率低下或气路堵塞的问题,并且通过气液混合泵能够方便地控制臭氧流量、水流速度和水流量等参数间的比例关系,这样无论是在臭氧添加量,还是臭氧添加时间上,均能实现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数值,从而得到最佳的添加混合效率,避免了传统塔式混合所需时间长以及混合时间不可控的缺点,同时也为应用小型成品水箱成为可能,通过小型成品水箱能够保证尽可能短的水力停留时间,有效地降低了成品水中因臭氧消毒而产生的溴酸盐含量,达到有效控制出水水质的目的,从而避免了产品不合格的问题。又由于采用了纯氧式电子放电原理来产生臭氧,避免了传统管式臭氧发生器需要使用水冷辅助设备的问题,从而节约了大量因运行辅助设备所需的电能。本发明通过设备的选型和优化组合,大大地减少了设备的投资和空间需求量,当本发明的所有设备进行组合后,可安装在一个1.6X2.8m的小空间内,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装置占地面积大、辅助设备多的缺点,而且极大地减少了设备运行的电能损耗,电能损耗由传统设备运行的25KW下降至
2.5KW,极大地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蛇形管式混合器的内部结构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布局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臭氧添加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I和用于将臭氧发生器I提供的臭氧与原水供给装置3提供的原水混合在一起的蛇形管式混合器2,采用蛇形管式混合器2是充分利用了管式混合器与蛇形管的优点,大大地提高了臭氧的添加混合效率,使臭氧的添加混合效率由传统臭氧的添加混合效率的25%提升至78%,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以40t/h的制水系统为例,传统的装置需要配置150g/h产量的臭氧发生器和相关辅助设备,但是采用本装置只需配置50g/h的臭氧发生器即可。其中,所述蛇形管式混合器2的管腔内设置有用于加强水流紊流状态的螺旋翼片4,当水流经过时,通过螺旋翼片4能够使水流形成强大的紊流效果,从而提高了臭氧与原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提高了臭氧的添加混合效率。为了确保气液混合过程稳定,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气液混合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气液混合泵5,所述气液混合泵5的进水口与原水供给装置3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5的进气口与臭氧发生器I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5的气液混合出口与蛇形管式混合器2的进水口相连通。为了能够确保当出现臭氧浓度高或没有水流动时方便地停止添加臭氧,所述臭氧发生器I的出气口设置有用于将臭氧排至外部的气动排气阀6,如图1所示,在臭氧发生器I的出气口连接有输气管,且该输气管分叉成两路,其中一路用于将臭氧输送到气液混合泵5内,且其上设置有阀门,另一路用于将臭氧排至外部,其上设置气动排气阀6。而所述臭氧发生器I由制氧机11及将制氧机11产生的纯氧通过电子放电的方式产生臭氧的臭氧机12组成,采用纯氧式电子放电原理来产生臭氧,避免了传统管式臭氧发生器需要使用水冷助设备的问题,从而节约了大量因运行辅助设备所需的电能,而且臭氧浓度的稳定性,根据设定要求,波动范围不超过0.05mg/L。如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气液混合泵5,这样就可为应用小型成品水箱成为可能,此时在所述蛇形管式混合器2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7连接有小型成品水箱8,通过小型成品水箱8能够保证尽可能短的水力停留时间,有效地降低了成品水中因臭氧消毒而产生的溴酸盐含量,达到有效控制出水水质的目的,从而避免了产品不合格的问题,通过小型成品水箱8的设置,能够使成品水中溴酸盐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0ug/L),并明显优于国家标准(< 7ug/L)0为了使小型成品水箱8的内壁清洗方便,所述进水管7上连接有气动阀门16和用于清洗小型成品水箱8内壁的自动清洗装置9,所述自动清洗装置9设置有自动旋转清洗球,从而能够达到对小型成品水箱内壁360度清洗的效果,同时在所述自动清洗装置9与进水管7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提供给自动清洗装置9的清洗水量的控制阀,而且在自动清洗装置9与进水管7之间的连接管道的进水口下方的进水管7上还设置有阀门。为了确保臭氧浓度稳定并与成品水联动,所述小型成品水箱8的内下部设置有液位检测元件10和臭氧浓度检测元件13。为了避免当成品水不合格时,流入生产线,所述小型成品水箱8的底部出水口设置有用于将不合格的成品水排至外部的气动排水阀14,如图1所示,在小型成品水箱8的底部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且该出水管分叉成两路,其中一路用于将成品水输送 至生产线,而且其上设置有阀门,另一路用于将不合格的成品水排至外部,其上设置气动排水阀14。为了使各电器元件的运作能够统一协调,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电气控制柜15。而所述原水供给装置3包括缓冲水箱31及与电气控制柜15电连接的增压泵32,所述增压泵32的进水口通过出水管与缓冲水箱31的底部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增压泵32的出水口通过输水道与气液混合泵5的进水口相连通,该输水管的出水端与蛇形管式混合器2的进水端相连接,且在该输水管上安装有与电气控制柜15电连接的压力检测开关33,所述缓冲水箱31的内腔通过进水管与原水生产线相连通。如图1所示,所述蛇形管式混合器2和气液混合泵5安装固定在同一支撑架上。本发明通过设备的选型和优化组合,大大地减少了设备的投资和空间需求量,当本发明的所有设备进行组合后,可安装在一个1.6X2.8m的小空间内,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装置占地面积大、辅助设备多的缺点,而且极大地减少了设备运行的电能损耗,电能损耗由传统设备运行的25KW下降至2.5KW,极大地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
[0023]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臭氧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发生器(I)和用于将臭氧发生器(I)提供的臭氧与原水供给装置(3)提供的原水混合在一起的蛇形管式混合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蛇形管式混合器(2)的管腔内设置有用于加强水流紊流状态的螺旋翼片(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气液混合泵(5),所述气液混合泵(5 )的进水口与原水供给装置(3 )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5 )的进气口与臭氧发生器(I)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5)的气液混合出口与蛇形管式混合器(2)的进水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臭氧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臭氧发生器(I)的出气口设置有用于将臭氧排至外部的气动排气阀(6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臭氧发生器(I)由制氧机(11)及将制氧机(11)产生的纯氧通过电子放电的方式产生臭氧的臭氧机(12)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蛇形管式混合器(2)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7 )连接有小型成品水箱(8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臭氧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进水管(7)上连接有用于清洗小型成品水箱(8 )内壁的自动清洗装置(9 )。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臭氧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小型成品水箱(8)的内下部设置有液位检测元件(10 )和臭氧浓度检测元件(13 )。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臭氧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小型成品水箱(8)的底部出水口设置有用于将不合格的成品水排至外部的气动排水阀(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气控制柜(15)。
【文档编号】B01F13/10GK203451272SQ201320514851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吴木生 申请人:广东鼎湖山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