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坡形配水配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3409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坡形配水配气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配气管顶部设置有配气孔,配水配气管底部设置有配水孔,所述配水配气管顶部断面为梯形,梯形的斜边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0~50o。所述配水配气管一端设有过水孔接口和气孔接口,另一端设有封板,封板上设有封板配气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配水配气管的顶部设置有一排配气孔,所述配水配气管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排配气孔,配水配气管底部设置有两排配水孔。本实用新型的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因其顶部的梯形断面结构使得其具有较好的受承压能力,并且因为其底部的配水孔结构使得该顶坡形配水配气管配水配气均匀,能有效实现普通滤池的气水反冲洗,冲洗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顶坡形配水配气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可应用于滤池的气水反冲洗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滤池过滤是饮用水的净化工艺的关键环节之一。滤池的反冲洗则是滤池处理效果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冲洗技术不仅能有效去除滤层中的积泥,使滤池恢复理想的过滤功能,而且能延长过滤周期、节约冲洗水、降低能耗。
[0003]现阶段国内外应用于滤池反冲洗的工艺主要有两种:一是单水冲洗,二是气水冲洗。国内供水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多采用单水冲洗的普通快滤池等,90年代以后则多采用气水冲洗的均质滤料滤池。单水冲洗系统用水量大、能耗高、且冲洗周期短
24hr),过滤效果较差。气水反冲洗是采用高气冲强度的空气擦洗,用低水冲强度的滤后水对滤料进行冲洗,其水冲强度比单一水洗强度降低约3.6倍,冲洗水量小,冲洗周期长(48hr),冲洗效果好,因而其水冲洗系统和设备的尺寸、容量大为减小。为提高出水水质,节约用水,降低能耗,国内一些老水厂已要求改造普通快滤池的单水反冲洗系统为气水反冲洗系统。
[0004]目前,滤池的气水反冲洗系统的配气配水系统多采用滤板滤头形式。但改造普通快滤池时,滤板滤头配水配气系统的设置受到滤池结构高度的限制,实施困难。即使滤池结构高度满足滤板滤头设置的要求,改造过程也会对原有滤池结构的产生较大改动量,施工难度高,施工周期长。
[0005]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顶坡形配水配气管,用于改造普通快滤池的反冲洗系统,研究其配水配气的均匀性及反冲洗效果的可靠性。其制造、安装简易方便,对原滤池结构改造程度小,施工简易,周期短,是普通快滤池气水反冲洗系统改造的有效技术方案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可应用于滤池的气水反冲洗系统。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配气管顶部设置有配气孔,配水配气管底部设置有配水孔,所述配水配气管顶部断面为梯形,梯形的斜边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0~500°。所述配水配气管一端设有过水孔接口和气孔接口,另一端设有封板,封板上设有封板配气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配水配气管的顶部设置有一排配气孔,所述配水配气管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排侧面配气孔,配水配气管底部设置有两排配水孔。为保证配水孔配水的均匀性,该配水配气管底部沿管长方向开设有若干组配水孔,自进水端开始,所述若干组配水孔孔径逐渐增大。自进水端开始,依次设置 直径为5.5~6.5mm的一组配水孔7~9个,直径为7.5^8.5mm的一组配水孔6~8个,直径为9.5~10.5mm的一组配水孔5~7个,直径为11.5~12.5mm的一组配水孔5~7个,直径为13.5~14.5mm的一组配水孔4飞个,两个相邻配水孔之间的间距为I l(Tl30mm。该配水配气管顶部开设有一排配气孔,所述配气孔的直径为f 2mm,两个相邻配气孔之间的间距为180-220mm。该配水配气管两侧的配气孔直径为3~4mm,两个相邻配气孔之间的间距为9(Tll0mm。
[0008]本实用新型的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因其顶部的梯形断面结构使得其具有较好的受承压能力,并且因为其底部的配水孔结构使得该顶坡形配水配气管配水配气均匀,能有效实现普通滤池的气水反冲洗,冲洗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11]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12]图4为该配水配气管与过水孔接口和气孔接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所示,一种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配气管顶部设置有配气孔1,配水配气管底部设置有配水孔2,所述配水配气管顶部断面为梯形,梯形的斜边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下部断面为长方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配水配气管的顶部设置有一排配气孔1,所述配水配气管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排侧面配气孔3,所述侧面配气孔3设置在所述配水配气管侧面近顶坡处,配水配气管底部设置有两排配水孔2。所述配水配气管一端设有过水孔接口 4和气孔接口 5,另一端设有封板6,封板上设有封板配气孔7。为保证配水孔配水的均匀性,该配水配气管底部沿管长方向开设有若干组配水孔2,自进水端开始,所述若干组配水孔孔径逐渐增大,即距离进水端越近的一组配水孔孔径越小,距离进水端越远的一组配水孔孔径越大。单排配水孔自进水端水孔直径依次为Φ6ιμιι(一组 8 只)、Φ8ιμιι (—组 7 只)、Φ IOmm (一组 6 只)、Φ 12mm (一组 6 只)、Φ 14mm (一组 5只),间距为123mm的水孔,两排共计64只,过水面积为49.9cm2 ;管两侧开直径为Φ 3.5mm,间距为99皿1的侧面配气孔,两侧共计80只,侧面封板上开I个Φ 3.5mm封板配气孔,顶部开直径为Φ 1.5mm,间距为198mm的配气孔,共计20只,气孔总面积8.05cm2。单根顶坡形配水配气管通过一个DN40的气孔接口和一个过水孔接口与滤池的配水配气室连接。所述气孔接口位于该配水配气管顶部梯形断面内,过水孔接口位于该配水配气管下部长方形断面内。
[0014]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在滤池中进行平面布置时,宜根据滤池的有效过滤面积,水孔开孔面积与滤池有效面积的比值宜取0.50%,气孔开孔面积与滤池有效面积的比值宜取
0.08%O
[0015]顶坡形配水配气管材质可以选用不锈钢、玻璃钢、ABS工程塑料、PE、UPVC等各类型满足食品级标准的材料。
[0016]配水配气管反冲洗时,气水同冲时气冲强度宜取55m3/m2h,水冲强度宜取7.5m3/m2h,单水冲水冲强度宜取15m3/m2h。根据滤池平面尺寸,水孔开孔面积与滤池有效面积的比值宜取0.50%,气孔开孔面积与滤池有效面积的比值宜取0.08%。
[0017]配水孔随进水端距离增大而增大的理论依据按如下公式考虑:
[0018]q = μΑ^2ε(Ν - K(l-(1-严),
[0019]其中q为孔口流量;μ为过流系数;Α为孔口面积出为配水配气管端口水头;χ为配水配气管端口到孔口之间的距离;L为配水配气管的长度;g为重力加速度;K为常数。
[0020]由公式可见配水配气管端口到孔口之间的距离越长,孔口流量越小,因此,随配水配气管端口到孔口 之间距离的增加,适当增加孔口尺寸能增加配水均匀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配气管顶部设置有配气孔,配水配气管底部设置有配水孔,所述配水配气管顶部断面为梯形,梯形的斜边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0~5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配气管的顶部设置有一排配气孔,所述配水配气管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排侧面配气孔,配水配气管底部设置有两排配水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其特征在于该配水配气管底部沿管长方向开设有若干组配水孔,自进水端开始,所述若干组配水孔孔径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其特征在于自进水端开始,依次设置直径为5.5^6.5mm的一组配水孔7~9个,直径为7.5^8.5mm的一组配水孔6~8个,直径为9.5~10.5mm的一组配水孔5~7个,直径为11.5^12.5mm的一组配水孔5~7个,直径为13.5^14.5mm的一组配水孔4飞个,两个相邻配水孔之间的间距为ll(Tl30nmi。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其特征在于该配水配气管顶部开设有一排配气孔,所述配气孔的直径为两个相邻配气孔之间的间距为18(T220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其特征在于该配水配气管两侧的配气孔直径为3~4mm,两个相邻配气孔之间的间距为9(Tll0nmi。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坡形配水配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配气管一端设有过水孔接口和气孔接口,另一端设有封板,封板上设有封板配气孔。
【文档编号】B01D35/16GK203598592SQ201320695446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6日
【发明者】王如华, 叶新, 邬亦俊, 陆彬, 蔡报祥 申请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