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于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434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用于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专用于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底板上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支撑板均与底板垂直固定,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抽液泵,抽液泵的顶端安装有计量泵,抽液泵和计量泵相互连通,底板上设置有电机,电机与支撑板的侧壁接触,抽液泵和计量泵均与电机连接,抽液泵上设置有与抽液泵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连接有集液罐;计量泵上设置有与计量泵连通的出液管,出液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连接有出液喷嘴,出液喷嘴设置在支撑板之间,出液喷嘴的出液口朝向底板,出液喷嘴的轴线平行于铅垂线。该装置通过机器定量进行自动加注,能够保证每次加注都是统一的体积,使得加注准确,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注效率。
【专利说明】专用于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专用于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属于生物制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制药产业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现代医药产业的两大支柱。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目前,各国、各组织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圈定的范围很不统一,甚至不同人的观点也常常大相径庭。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技术的总称。目前,各国、各组织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圈定的范围很不统一,甚至不同人的观点也常常大相径庭。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界定为:生物技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及其细胞的、亚细胞的和分子的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学、信息学等手段开展研究及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进而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手段的综合性技术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芯片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生物技术产业涉及医药、农业、海洋、环境、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应用生物技术生产出相应的商品,这类商品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规模后才能形成产业,因此,生物技术产业的内涵应包括生物技术产品研制、规模化生产和流通服务等。试剂管是生物制药中常用的部件,传统在试剂管中添加药剂时都是由操作人员手工加注,其加注的量是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和肉眼观察得到,加注的量误差大,容易造成试剂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试剂管中添加药剂都是由操作人员手工加注,加注的量误差大,容易造成试剂浪费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专用于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该装置通过机器定量进行自动加注,能够保证每次加注都是统一的体积,使得加注准确,解决了现有试剂管中添加药剂都是由操作人员手工加注,加注的量误差大,容易造成试剂浪费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专用于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且支撑板均与底板垂直固定,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抽液泵,抽液泵的顶端安装有计量泵,且抽液泵和计量泵相互连通,底板上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与支撑板的侧壁接触,抽液泵和计量泵均与电机连接,抽液泵上设置有与抽液泵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连接有集液罐;计量泵上设置有与计量泵连通的出液管,出液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连接有出液喷嘴,且出液喷嘴设置在支撑板之间,出液喷嘴的出液口朝向底板,出液喷嘴的轴线平行于铅垂线。
[0005]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支撑板垂直固定,出液管穿过连接板,且出液喷嘴设置在连接板下方。
[0006]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支撑板垂直固定,定位板设置在连接板的正下方,出液喷嘴设置在定位板的上方。
[0007]所述定位板的顶端内凹形成通槽,且通槽与定位板远离抽液泵的一端连通,通槽设置在出液喷嘴的正下方。
[0008]所述底板的顶端内凹形成凹槽,且凹槽设置在出液喷嘴的正下方。
[000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机器定量进行自动加注,能够保证每次加注都是统一的体积,使得加注准确,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注效率,解决了现有试剂管中添加药剂都是由操作人员手工加注,加注的量误差大,容易造成试剂浪费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一凹槽;2—底板;3—连接板;4一抽液泵;5—电机;6—进液管;7—计量泵;8—出液管;9一7承重板;10—支撑板;11—定位板;12—出液喷嘴;13—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0013]实施例1:
[0014]如图1所示,专用于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10,且支撑板10均与底板2垂直固定,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抽液泵4,抽液泵4的顶端安装有计量泵7,且抽液泵4和计量泵7相互连通,底板2上设置有电机5,且电机5与支撑板10的侧壁接触,抽液泵4和计量泵7均与电机5连接,抽液泵4上设置有与抽液泵4连通的进液管6,进液管6远离抽液泵4的一端连接有集液罐;计量泵7上设置有与计量泵7连通的出液管8,出液管8远离抽液泵4的一端连接有出液喷嘴12,且出液喷嘴12设置在支撑板10之间,出液喷嘴12的出液口朝向底板2,出液喷嘴12的轴线平行于铅垂线。电机5安装在两块支撑板10之外的位置,为装置的工作提供动力,当需要对试剂管中加注药剂时,电机5启动,集液罐中的药剂通过抽液泵4的转动抽取,通过计量泵7的单次计量控制每次加注药剂的体积,利用出液管8和出液喷嘴12将药剂加注到试剂管中,加注完成后更换试剂管进行下一次加注,通过计量泵7,能够保证每一次加注药剂都是相同的体积,减少了试剂管中药剂的误差,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注效率,解决了现有试剂管中添加药剂都是由操作人员手工加注,加注的量误差大,容易造成试剂浪费的问题。
[0015]所述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支撑板10垂直固定,出液管8穿过连接板3,且出液喷嘴12设置在连接板3下方。支撑板10要承受各个部件的重量,为了保证装置结构的稳定性,所以设置了连接板3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支撑板10的顶端设置了承重板9,承重板9的面积大于两块支撑板10之间的面积,如同盖在两块支撑板10之间,抽液泵4穿过承重板9,出液管8穿过连接板3,将出液喷嘴12安装在连接板3的底端上,利用连接板3来承受加注药剂时的冲击力,使得出液喷嘴12能够保持固定。
[0016]所述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定位板11,定位板11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支撑板10垂直固定,定位板11设置在连接板3的正下方,出液喷嘴12设置在定位板11的上方;所述定位板11的顶端内凹形成通槽13,且通槽13与定位板11远离抽液泵4的一端连通,通槽13设置在出液喷嘴12的正下方。通槽13是将试剂管的上端螺纹结构进行卡住,使得试剂管有一个定位功能,通槽13呈弧形结构,便于将试剂管的装卸。
[0017]所述底板2的顶端内凹形成凹槽1,且凹槽I设置在出液喷嘴12的正下方。由于试剂管的底端一般为弧面,其不容易放置平稳,所以特意设计了弧形的凹槽1,便于将试剂管的底端卡入凹槽I中,增加试剂管加注时的稳定性,也可以将凹槽I设计为圆柱体结构,将试剂管直接插入到凹槽I中,但是这种结构不便于将试剂管快速装卸,弧形的凹槽为最佳结构。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法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专用于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支撑板(10),且支撑板(10)均与底板(2)垂直固定,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抽液泵(4),抽液泵(4)的顶端安装有计量泵(7),且抽液泵(4)和计量泵(7)相互连通,底板(2)上设置有电机(5),且电机(5)与支撑板(10)的侧壁接触,抽液泵(4)和计量泵(7)均与电机(5)连接,抽液泵(4)上设置有与抽液泵(4)连通的进液管(6),进液管(6)远离抽液泵(4)的一端连接有集液罐;计量泵(7)上设置有与计量泵(7)连通的出液管(8),出液管(8)远离抽液泵(4)的一端连接有出液喷嘴(12),且出液喷嘴(12)设置在支撑板(10)之间,出液喷嘴(12)的出液口朝向底板(2),出液喷嘴(12)的轴线平行于铅垂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支撑板(10)垂直固定,出液管(8 )穿过连接板(3 ),且出液喷嘴(12 )设置在连接板(3 )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于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定位板(11),定位板(11)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块支撑板(10)垂直固定,定位板(11)设置在连接板(3)的正下方,出液喷嘴(12)设置在定位板(1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用于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1)的顶端内凹形成通槽(13),且通槽(13)与定位板(11)远离抽液泵(4)的一端连通,通槽(13)设置在出液喷嘴(12)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用于对试剂管加注药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顶端内凹形成凹槽(1),且凹槽(I)设置在出液喷嘴(12)的正下方。
【文档编号】B01J4/02GK203790921SQ201420209609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徐建 申请人:四川沃文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