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米水碎米回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435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洗米水碎米回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洗米水碎米回收装置,它包括第一碎米回收筒和第二碎米回收筒,第一碎米回收筒和第二碎米回收筒的底部均通过碎米导流管连通碎米收集器,第一碎米回收筒和第二碎米回收筒的顶盖上均设有进水口、尖部朝下且尖部下端封闭的锥状滤网框架以及设于所述锥状滤网框架上的供碎米通过的滤网,第一碎米回收筒和第二碎米回收筒的顶部侧壁上均设有出水口且第一碎米回收筒的出水口与第二碎米回收筒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在锥状滤网框架以及滤网阻拦下,能够大大降低高压淘米水的冲击力,淘米水中的大颗粒碎米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中沉积,经过两次的收集后的清水,从第二碎米回收筒的出水口流出,回收碎米的效果非常好,回收效率高。
【专利说明】洗米水碎米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食加工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洗米水碎米回收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在食品行业,洗米水中含有大量的碎米,直接排出,不但造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但是由于碎米质量比较轻,含有碎米的洗米水水压较高,直接使用旋风分离器进行分离的时候,碎米在高压洗米水的激荡之下不容易沉淀,回收效果不好,如果高效回收碎米长期困扰着食品加工企业。
[0003]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洗米水碎米回收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 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洗米水碎米回收装置,它包括第一碎米回收筒和第二碎米回收筒,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和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的底部均通过碎米导流管连通碎米收集器,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和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的顶盖上均设有进水口、尖部朝下且尖部下端封闭的锥状滤网框架以及设于所述锥状滤网框架上的供碎米通过的滤网,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和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的顶部侧壁上均设有出水口且第一碎米回收筒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
[0006]基于上述,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的位于出水口上方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挡水板,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的位于出水口上方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挡水板。
[0007]基于上述,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和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均包括柱状上筒体、锥状沉积筒体和锥状下筒体,所述锥状下筒体的上端口与所述锥状沉积筒体的下端口连接且呈台阶状,所述锥状下筒体的下端口连接相应的所述碎米导流管。
[0008]基于上述,它包括固定架,该固定架包括四个竖直设置的支撑腿以及与四个所述支撑腿固定设置的四层框架,其中上层的所述框架上设置用于固定上筒体的固定杆,第二层所述框架位于所述锥状下筒体上方且该框架上设有夹设所述锥状沉积筒体下端以防止该锥状下筒体向上蹿动的限位杆,所述碎米收集器具有上宽下窄的台阶状结构,第三层的所述框架与所述碎米收集器夹设配合以防止该碎米收集器向下蹿动。
[0009]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洗米水碎米回收装置,在顶盖上设置尖部朝下且尖部下端封闭的锥状滤网框架以及设于所述锥状滤网框架上的滤网,通过该结构的阻拦,能够大大降低高压淘米水的冲击力,降低了水流的激荡程度,淘米水在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中经滤网流出后,淘米水中的大颗粒碎米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中沉积,然后流入碎米收集器中,对于不能在第一碎米回收筒的环境中沉积的小颗粒碎米,在进入第二碎米回收筒中经过滤网框架和滤网的进一步阻挡,进一步降低激荡程度,淘米水在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中经滤网流出后,在一个更平静的环境中沉积,小颗粒碎米沉积后流入碎米收集器中,经过两次的收集后的清水,从第二碎米回收筒的出水口流出,回收碎米的效果非常好,回收效率高。
[0010]更进一步的,第一碎米回收筒的位于出水口上方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挡水板,第二碎米回收筒的位于出水口上方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挡水板,对从滤网流出的淘米水进行阻挡,目的都是进一步减少对于流入管道的淘米水的干扰,降低淘米水的冲击力。
[0011]更进一步的,设置锥状下筒体,收集锥状沉积筒体沉积的碎米,由于锥状下筒体和锥状沉积筒体在连接处通孔变小,能够很好地防止锥状沉积筒体不稳定的水流对已经收集的碎米的冲击,防止已经沉淀的碎米重新上翻。
[0012]更进一步的,固定架的结构很好安放第一碎米回收筒和第二碎米回收筒,并且防止第一碎米回收筒和第二碎米回收筒上下左右的蹿动,增加了第一碎米回收筒和第二碎米回收筒在震动环境中的稳定性,为碎米顺利回收的提供了保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洗米水碎米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锥状滤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6]如图1、2所示,洗米水碎米回收装置,它包括固定架以及设于固定架内的第一碎米回收筒I和第二碎米回收筒5,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I和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5的底部均通过碎米导流管15连通碎米收集器16,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I和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5均包括柱状上筒体、锥状沉积筒体8和锥状下筒体14,所述锥状下筒体14的上端口与所述锥状沉积筒体8的下端口连接且呈台阶状,所述锥状下筒体14的下端口连接相应的所述碎米导流管15,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I和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5的顶盖2上均设有进水口 3、尖部朝下且尖部下端封闭的锥状滤网框架17以及设于所述锥状滤网框架17上的供碎米通过的滤网(图中未显示),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I和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5的顶部侧壁上均设有出水口 6且第一碎米回收筒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的进水口通过管道4连通。
[0017]本实施例在顶盖上设置尖部朝下且尖部下端封闭的锥状滤网框架以及设于所述锥状滤网框架上的滤网,通过该结构的阻拦,能够大大降低高压淘米水的冲击力,降低了水流的激荡程度,淘米水在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中经滤网流出后,淘米水中的大颗粒碎米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中沉积,然后流入碎米收集器中,对于不能在第一碎米回收筒的环境中沉积的小颗粒碎米,在进入第二碎米回收筒中经过滤网框架和滤网的进一步阻挡,进一步降低激荡程度,淘米水在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中经滤网流出后,在一个更平静的环境中沉积,小颗粒碎米沉积后流入碎米收集器中,经过两次的收集后的清水,从第二碎米回收筒的出水口流出,回收碎米的效果非常好,回收效率高。设置锥状下筒体,收集锥状沉积筒体沉积的碎米,由于锥状下筒体和锥状沉积筒体在连接处通孔变小,能够很好地防止锥状沉积筒体不稳定的水流对已经收集的碎米的冲击,防止已经沉淀的碎米重新上翻。
[0018]另外,第一碎米回收筒I的位于出水口上方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挡水板(图中未显示),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5的位于出水口上方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挡水板(图中未显示),这种结构,对从滤网流出的淘米水进行阻挡,目的都是进一步减少对于流入管道的淘米水的干扰,降低淘米水的冲击力。
[0019]如图1所示,固定架包括四个竖直设置的支撑腿9以及与四个所述支撑腿9固定设置的四层框架,其中上层的所述框架7上设置用于固定上筒体的固定杆13,第二层所述框架10位于所述锥状下筒体14上方且该框架10上设有夹设所述锥状沉积筒体8下端以防止该锥状下筒体8向上蹿动的限位杆11,所述碎米收集器16具有上宽下窄的台阶状结构,第三层的所述框架12与所述碎米收集器16夹设配合以防止该碎米收集器16向下蹿动,固定架的结构很好安放第一碎米回收筒和第二碎米回收筒,并且防止第一碎米回收筒和第二碎米回收筒上下左右的蹿动,增加了第一碎米回收筒和第二碎米回收筒在震动环境中的稳定性,为碎米顺利回收的提供了保证。
[002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洗米水碎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碎米回收筒和第二碎米回收筒,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和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的底部均通过碎米导流管连通碎米收集器,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和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的顶盖上均设有进水口、尖部朝下且尖部下端封闭的锥状滤网框架以及设于所述锥状滤网框架上的供碎米通过的滤网,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和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的顶部侧壁上均设有出水口且第一碎米回收筒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米水碎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的位于出水口上方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挡水板,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的位于出水口上方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挡水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米水碎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碎米回收筒和所述第二碎米回收筒均包括柱状上筒体、锥状沉积筒体和锥状下筒体,所述锥状下筒体的上端口与所述锥状沉积筒体的下端口连接且呈台阶状,所述锥状下筒体的下端口连接相应的所述碎米导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米水碎米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架,该固定架包括四个竖直设置的支撑腿以及与四个所述支撑腿固定设置的四层框架,其中上层的所述框架上设置用于固定上筒体的固定杆,第二层所述框架位于所述锥状下筒体上方且该框架上设有夹设所述锥状沉积筒体下端以防止该锥状下筒体向上蹿动的限位杆,所述碎米收集器具有上宽下窄的台阶状结构,第三层的所述框架与所述碎米收集器夹设配合以防止该碎米收集器向下蹿动。
【文档编号】B01D29/085GK203803185SQ201420209634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李明, 徐万明, 李自力, 马玉安, 程勇, 余璞斐 申请人:河南明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