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650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包括线槽底座、盖板、多功能插座和电源,盖板覆盖在线槽底座的上侧,盖板与线槽底座围成一个线槽,线槽底座上形成复数个线槽孔,多功能插座设置在所述线槽外,多功能插座与电源通过电源线可以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规范电源布线,不仅能保持台面整洁,还能对电源线和设备进行保护。
【专利说明】一种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配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实验操作台台面一般为平面,用于放置设备物品和作为操作面,台面上没有附加的功能装置,学生在做电子技术类实验的时候,可能需要同时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和稳压电源等多种电子设备,为方便操作,这些电子设备都全部摆放在实验操作台台面上。由于设备数量较多,而且所有设备都要接入电源,造成操作台台面上的电源连接线杂乱,影响实验操作,且存在用电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实验操作的学生人数较多,会经常违规随意移动设备,造成设备管理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规范电源布线,保持台面整洁的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所述配线装置包括线槽底座、盖板、多功能插座和电源,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线槽底座的上侦L所述盖板与所述线槽底座围成一个线槽,所述线槽底座上形成复数个线槽孔,所述多功能插座设置在所述线槽外,所述多功能插座与所述电源通过电源线可以连通。
[0005]所述配线装置还包括保护开关,所述保护开关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多功能插座与所述电源通过所述保护开关实现电性通断。
[0006]优选地,所述保护开关为空气开关。
[0007]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电源线孔,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电源线孔延伸入所述线槽内。
[0008]优选地,所述多功能插座电源线通过所述线槽孔延伸入所述线槽内。
[0009]优选地,所述线槽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复数个线槽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或第二底座上。
[0010]优选地,所述复数个线槽孔形成于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底座上。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为相对设置的L型截面,所述线槽底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实验操作台面上。
[0012]优选地,所述线槽孔由上端开放的凹槽形成。
[0013]优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线槽底座可拆卸连接。
[0014]在布设电子设备电源供电连线时,移开配线装置的线槽盖板,首先将电子设备的电源连线连接到多功能插座上,然后,尽可能把电源线布设于线槽内,电子设备电源连线的两端从适当位置的线槽孔引出,布设完成后恢复线槽盖板至原位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配线装置可以规范布设台面上各种设备电源连接线,解决了因设备较多产生的连接线杂乱问题;将电源等各种连接线置于配线装置内还可以保护连接线;装置中的空气开关可以直接为设备提供过载保护;电子设备的电源连接线相对固定地从配线装置某一位置引出,保证了设备摆放位置相对固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操作台上的示意图。
[0018]图3为线槽截面示意图。
[00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1,包括线槽底座2、盖板3、多功能插座4,所述盖板3与所述线槽底座2围成一个线槽5,本实用新型电源配线装置固定在实验操作台面上,台面上的电子设备电源连线可以布设在所述线槽5内,所述多功能插座4固定设置在操作台面上,所述多功能插座4与外接电源通过电源线6实现连通,所述电源线6及多功能插座4的电源连线都可以布置在所述线槽内,避免了台面因连接线杂乱而混乱,同时对连接线起到保护作用。
[0022]图1至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0023]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3覆盖在所述线槽底座2的上侧,所述盖板3上形设有方形孔,所述盖板侧部形成有一个电源线孔31。
[0024]如图所示,所述线槽底座2包括第一底座21和第二底座22,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为相对设置的L型截面,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形成有复数个线槽孔23,所述线槽孔23由上端部开放的凹槽形成,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L型截面的底面固定在操作台面8上,所述线槽孔23用于电源线的穿过。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配线装置I还包括保护开关7,所述保护开关7设置在所述盖板3上的方形孔内,所述电源线6从所述保护开关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多功能插座4设置在所述线槽5的外侧,并固定在台面上,所述多功能插座的电源连线穿过线槽孔23与所述保护开关连接,所述多功能插座与所述电源通过所述保护开关实现电性通断。
[0026]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开关为空气开关,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0027]准备外部电源接入时,先移开配线装置的盖板3,然后可以进行接入操作,线槽5内的电源线6从盖板上的电源线孔31引出,并调整使多功能插座的位置相对固定。
[0028]在布设电子设备电源供电连线时,移开配线装置的盖板3,首先将电子设备的电源连线连接到多功能插座4上,然后,尽可能把电源连线线布设于线槽5内,电子设备电源连线的两端从适当位置的线槽孔23引出,布设完成后恢复线槽盖板至原位置。
[0029]在使用过程中,一旦电子设备产生短路等故障,保护开关7立即动作,切断供电电源。如果实验操作台需要断电操作,可以人为手动操作配线装置上的保护开关,切断供电电源。
[003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该配线装置可以规范布设台面上各种设备电源连接线,解决了因设备较多产生的连接线杂乱问题,同时将电源等各种连接线置于配线装置内还可以保护连接线的作用,也使各种电子设备相对固定;装置中的空气开关可以直接为设备提供过载保护。
[0031]上述实施例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与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相似,其区别在于,所述线槽孔为上端封闭的通孔,在布设电子设备电源连线时,移开配线装置的盖板后,首先将电子设备的电源连线插头穿过所述线槽孔,再由线槽内经过另一线槽孔向外伸出,并连接到多功能插座上,然后,尽可能把电子设备电源连线布设于线槽内,布设完成后恢复线槽盖板至原位置。
[0032]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与前两实施例区别在于,所述复数个线槽孔仅形成于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底座上,第二底座为平板结构,易于加工。
[0033]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装置包括线槽底座、盖板、多功能插座和电源,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线槽底座的上侧,所述盖板与所述线槽底座围成一个线槽,所述线槽底座上形成复数个线槽孔,所述多功能插座设置在所述线槽外,所述多功能插座与所述电源通过电源线可以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装置还包括保护开关,所述保护开关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多功能插座与所述电源通过所述保护开关实现电性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开关为空气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电源线孔,所述电源线通过所述电源线孔延伸入所述线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插座电源线通过所述线槽孔延伸入所述线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复数个线槽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或第二底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线槽孔形成于朝向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底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为相对设置的L型截面,所述线槽底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实验操作台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孔由上端开放的凹槽形成。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实验操作台电源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线槽底座可拆卸连接。
【文档编号】B01L9/02GK203935856SQ201420291170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4日
【发明者】刘韬, 崔鸣, 张进峰, 陈凯健 申请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