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无阀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6335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重力式无阀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式无阀过滤器,包括配水系统、过滤系统和虹吸系统,通过L型配水总管和配水支管的设置,避免了U型管的存水弯部,配水支管的直径大于配水总管的直径,且设置挡流板,避免了进水时的跌水落差,从而稳定了进水水流,避免了滤池内水中夹杂空气,从而使得设备可以自动运行,减小磨损,提高了过滤效率,且通过真空原理进行反冲洗运作,节省了能源;同时,本设备设置至少两层上下过滤池,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不需要两台设备并联使用。
【专利说明】重力式无阀过滤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净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力式无阀过滤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保部门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控制越来越严,但是目前的过滤器还存在反冲洗水配水不均匀,集水不均匀等缺点,并且普通的过滤器还要安装一些需要人工精心维护的时间程序控制仪表或过程程序控制仪表,成本高,效率低。
[0003]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无阀过滤器广泛应用于地表水净化、景观水净化、河湖水净化、地下水除铁除锰、工业循环水旁流过滤、生产废水除悬浮杂质、有机污水经生化处理、二次沉淀处理后的后续过滤处理。
[0004]现有的无阀过滤器分为过滤状态和反冲洗状态,但需要两台以上并联使用,用相邻设备的出水作为反冲洗水,导致占地面积大。
[0005]另外,现有的重力式无阀滤池装置的进水形式多为U型,正常运行时进水通过U型管快速流入布水口,经布水口消能和分散作用分布在滤层的上部。由于滤池进水过程的跌水落差和U形存水弯的事实存在以及满管连续进水在进水管口形成水封的原因,造成滤池在进水过程中、滤池过滤水中及过滤后出水中始终夹带空气,影响正常过滤且会导致反冲洗不停止。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力式无阀过滤器,占地面积小,且能避免过滤过程中水中夹带空气。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式无阀过滤器,包括配水系统、过滤系统和虹吸系统,所述配水系统包括配水箱、与配水箱连接的配水总管及与配水总管连接的配水支管,所述配水支管与配水总管构成L型;所述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池和设置于过滤池上方的清水池,所述过滤池包括至少两个且上下设置,过滤池内设置滤层,相邻两个过滤池之间设置连通管,所述过滤池与清水池之间设置出水管,所述清水池侧壁设置出水口 ;所述虹吸系统包括与过滤池顶部相连通的虹吸上升管、与虹吸上升管顶端连接的虹吸反冲管、与虹吸反冲管连接的虹吸下降管及与虹吸下降管下端连接的排水槽,所述虹吸反冲管上方设置倒置U型管,所述虹吸反冲管与倒置U型管相对的下侧连接虹吸辅助管,所述虹吸辅助管通过强制反冲管与倒置U型管一端连接,所述倒置U型管另一端伸入清水池内部与虹吸破坏斗连接,所述虹吸破坏斗与过滤池顶部之间留有缝隙。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池顶部为喇叭形,其纵截面为梯形。喇叭形顶部在发生反冲洗虹吸时可以增大虹吸面积,加快虹吸速度。
[0009]优选的,所述配水支管为水平管,所述配水总管为竖直管,所述配水支管的直径大于配水总管的直径,使得水流进入水平段的配水支管后更加平稳。
[0010]优选的,所述配水支管内设置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为栅栏结构,包括至少两根横板或竖板。挡流板的设置可以使得进水更加平稳。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L型配水总管和配水支管的设置,避免了 U型管的存水弯部,配水支管的直径大于配水总管的直径,且设置挡流板,避免了进水时的跌水落差,从而稳定了进水水流,避免了滤池内水中夹杂空气,从而使得设备可以自动运行,减小磨损,提高了过滤效率,且通过真空原理进行反冲洗运作,节省了能源;同时,本设备设置至少两层上下过滤池,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不需要两台设备并联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在过滤状态时的工作示意图;
[0013]图2为挡流板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挡流板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在反冲洗状态时的工作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配水箱,2-清水池,3-第一过滤池,4-第二过滤池,5-配水总管,6_第一配水支管,7-第二配水支管,8-第一滤层,9-第二滤层,10-虹吸上升管,11-虹吸反冲管,12-虹吸下降管,13-倒置U型管,14-虹吸辅助管,15-强制反冲洗管,16-虹吸破坏斗,17-排水槽,18-排水口,19-出水口,20-第一挡流板,201-横板,202-竖板,21-第二挡流板,22-连通管,23-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9]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式无阀过滤器,包括配水箱1、过滤池、清水池2、虹吸管道和排水槽17。本实施例包括两个过滤池,分别为第一过滤池3和第二过滤池4。配水箱1连接配水总管5,配水总管5通过第一配水支管6连接第一过滤池3,通过第二配水支管7连接第二过滤池4,配水支管6、7分别与配水总管5构成L型。两个过滤池3、4上下设置,过滤池内设置滤层,分别为第一滤层8和第二滤层9。两个过滤池之间设置连通管22,过滤池与清水池2之间分别设置出水管23,清水池2侧壁设置出水口 19。
[0020]配水支管为水平管,配水总管为竖直管,配水支管的直径大于配水总管的直径,使得水流进入水平段的配水支管后更加平稳。
[0021]参见图2、3,配水支管6、7内设置挡流板20、21,挡流板20、21为栅栏结构,包括至少两根横板201或竖板202。挡流板20、21的设置可以使得进水更加平稳。
[0022]参见图1,虹吸管道包括与过滤池3、4顶部相连通的虹吸上升管10、与虹吸上升管10顶端连接的虹吸反冲管11、与虹吸反冲管11连接的虹吸下降管12,虹吸下降管12下端连接排水槽17,排水槽17设置排水口 18。虹吸反冲管11上方设置倒置U型管13,虹吸反冲管11与倒置U型管13相对的下侧连接虹吸辅助管14,虹吸辅助管14通过强制反冲管15与倒置U型管13 —端连接,倒置U型管13另一端伸入清水池2内部与虹吸破坏斗16连接,虹吸破坏斗16与第一过滤池3顶部之间留有缝隙,保证清水池2底部始终有水。
[0023]过滤池3、4顶部为喇叭形,其纵截面为梯形。喇叭形顶部在发生反冲洗虹吸时可以增大虹吸面积,加快虹吸速度。
[0024]参见图1,本过滤器的过滤工作过程为:当原水从配水箱I进入过滤池3、4,由于L型配水管和挡流板的设置,原水平稳进入过滤池3、4,自上而下的渗过滤层8、9,水体中的悬浮物被截留在滤层表面,清水经过滤后通过出水管23从下上升到上部的清水池2,经出水口 19流出清水池2的外部。
[0025]随着过滤的持续进行,滤层中截留和吸附的悬浮物等浊质逐渐增多,浊质也陆续穿透过滤层进入清水池2,同时滤层过滤的阻力逐渐增大,过滤速度逐渐减小,原水在虹吸上升管10内的液面也逐渐上升,当达到最高水面时,也就是允许阻力最大时,如果继续过滤产水,滤后水的浊度将不合格,此时无阀过滤器随即自动进入反冲洗过程。
[0026]参见图4,本过滤器的反冲洗工作过程为:原水不断进入虹吸上升管10,在虹吸辅助管14的上管口处,进入虹吸辅助管14并沿该管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通过强制冲洗水管15,并带走管内的空气,而强制冲洗水管15是连接倒置U型管13的,虹吸辅助管14是连接虹吸反冲管11的,这样,就抽吸了虹吸反冲管11、倒置U型管13和虹吸下降管12内的空气,由于虹吸下降管12的下部管口在排水槽17内被水封住管口,于是倒置U型管13及虹吸下降管12内逐渐形成负压,并且真空度逐渐增大,原水在虹吸上升管10的液面从“反洗前,管内最高水面”继续迅速上升,并越过倒置U型管13,沿虹吸下降管12下落,于是反冲洗开始了,清水自清水池2沿出水管23由上而下进入过滤池,又从过滤池自下而上反冲滤层,使过滤池处于膨胀,滤料相互磨擦、碰撞,被截留和吸附在过滤层内的悬浮物等污物随水流通过过滤池,进入虹吸上升管10、沿虹吸反冲管11、虹吸下降管12并通过排水槽17排出去。
[0027]在反冲洗过程中,清水池2内的水面迅速下降,当清水池2内的水面降至虹吸破坏斗16管口时,空气自虹吸破坏斗16管口进入倒置U型管13,于是虹吸被破坏,虹吸反冲管11内的反冲洗水断流,反冲洗结束。同时,处于膨胀状态的过滤层的滤料下落,原水仍进入过滤池,于是又开始了一个周期的过滤。
[0028]通过L型配水总管和配水支管的设置,避免了 U型管的存水弯部,配水支管的直径大于配水总管的直径,且设置挡流板,避免了进水时的跌水落差,从而稳定了进水水流,避免了滤池内水中夹杂空气,从而使得设备可以自动运行,减小磨损,提高了过滤效率,且通过真空原理进行反冲洗运作,节省了能源;同时,本设备设置至少两层上下过滤池,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不需要两台设备并联使用。
[0029]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未经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重力式无阀过滤器,包括配水系统、过滤系统和虹吸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水系统包括配水箱、与配水箱连接的配水总管及与配水总管连接的配水支管,所述配水支管与配水总管构成L型; 所述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池和设置于过滤池上方的清水池,所述过滤池包括至少两个且上下设置,过滤池内设置滤层,相邻两个过滤池之间设置连通管,所述过滤池与清水池之间设置出水管,所述清水池侧壁设置出水口 ; 所述虹吸系统包括与过滤池顶部相连通的虹吸上升管、与虹吸上升管顶端连接的虹吸反冲管、与虹吸反冲管连接的虹吸下降管及与虹吸下降管下端连接的排水槽,所述虹吸反冲管上方设置倒置U型管,所述虹吸反冲管与倒置U型管相对的下侧连接虹吸辅助管,所述虹吸辅助管通过强制反冲管与倒置U型管一端连接,所述倒置U型管另一端伸入清水池内部与虹吸破坏斗连接,所述虹吸破坏斗与过滤池顶部之间留有缝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无阀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顶部为喇叭形,其纵截面为梯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式无阀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支管为水平管,所述配水总管为竖直管,所述配水支管的直径大于配水总管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式无阀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支管内设置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为栅栏结构,包括至少两根横板或竖板。
【文档编号】B01D24/46GK204073538SQ20142055244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刘健, 何晓春, 王庆球, 黄冬寅 申请人:滁州友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