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糁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754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麦糁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中国北方有很多人喜欢喝麦糁粥,麦糁(音shēn),也有的地方叫麦仁或麦扁,民间传统的生产方法是,小麦颗粒中加入适量水拌匀,放在石碾子上反复压,小麦颗粒在搓、揉、擦、撕等综合作用下麸皮很容易脱落,小麦颗粒被压扁,然后使用簸箕把脱落的麸皮分离出去,剩下的就是麦糁。把它在太阳下晾晒干,贮存起来长时间食用。干小麦又硬又脆,受挤压后容易断裂破碎,麸皮与内部结构结合紧密,不会脱落下来;加水后内部结构变得有韧性,受挤压后会发生弹性变形,麸皮大片大片的脱落,容易分离。相比从市场上买到的小麦粉,麦糁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小麦籽粒由胚乳、麦胚和皮层三部分组成。胚乳中绝大部分是淀粉,还有部分蛋白质;麦胚是雏形的植物体,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是小麦籽粒中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非常高。天然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它可以延缓人体衰老,改善人脑细胞的功能,增强记忆力。所以它有着特殊的保健功能。然而,面粉生产商家为了追求更好的观感和口感,往往把麦胚作为副产品分离出去,很多营养成份也随着分离出去,不能进入面粉中,实在是可惜。但是在麦糁中却能完好地保留这些成份。麦皮分为六层,其中外几层粗纤维含量较高,口感粗糙,人体难以消化吸收,在制粉过程中应该将其分离剔出,而紧贴胚乳那一层最厚,约占皮层总量的42%,含有较多的粗蛋白和维生素,是人类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天然营养成分,可惜在制粉中也全部进入了副产品,但是在制麦糁时却能保留下来。如果能把外几层麦皮剥掉,保留糊粉层和麦胚,就不仅彻底去除了小麦颗粒表面沾染的泥灰、病害污染、农药残留,还分出了小麦颗粒中人体不易消化吸收、口感粗糙的部分,保留了小麦本身固有的、人体可以消化利用的全部营养成分。这样的要求在制粉过程中做不到,但是在做麦糁的过程中却能做到,麦糁称得上是“天然绿色营养保健食品”。然而,现在麦糁的生产工艺仍然是最原始的生产工艺,靠经验往小麦颗粒里面加水,水量不稳定,导致最终的产品品质不稳定,靠人力或畜力拖动石碾辊不停地转动,小麦颗粒在搓、揉、擦、撕等综合作用下麸皮脱落,使用簸箕分离麸皮,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一小时生产约8公斤,处于碾盘边缘的与中部的小麦受挤压的程度不同,各处的品质不同。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研制相应的机械化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靠电机驱动、省力省时的麦糁生产设备。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麦糁生产设备,包括壳体、机架、小径辊、齿轮I、轴I、大径辊、齿轮II、轴II、传动装置和电机,壳体上方有进料口,下方有出料口;小径辊与齿轮I分别和轴I固定连接,大径辊与齿轮II分别和轴II固定连接,轴I和轴II分别与壳体通过旋转副连接,小径辊和大径辊平行设置,之间留有缝隙,齿轮I和齿轮II啮合,电机的连接法兰与机架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轴I或轴II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转动,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轴II转动,带动大径辊和齿轮II转动,带动齿轮I转动,带动轴I转动,带动小径辊转动,从一端看过去,大径辊和小径辊转向相反,一个顺时针,另一个就逆时针,小径辊和大径辊相邻近的位置向下运动,把小麦颗粒放在大径辊和小径辊之间、缝隙以上的空间,则小麦颗粒会随着大径辊和小径辊的转动通过缝隙,小麦颗粒在这个过程中被挤压。以上所述的大径辊和小径辊的圆柱形表面线速度并不相等,而是有一个线速度差,一般相差5%至10%。这样,小麦颗粒在通过缝隙时不仅仅只受到挤压力,而是受到搓、揉、擦、撕等综合作用,麸皮很容易脱落,这个过程更接近于在石碾上加工麦糁的过程,使加工成的麦糁保留民间传统的风味。以上所述的麦糁生产设备还包括挡料板,与壳体固定连接,位于小径辊或大径辊的一端,上面有内圆弧面,内圆弧面靠近小径辊或大径辊外圆柱面的一端,在生产过程中,小径辊或大径辊之间放物料,即小麦,挡料板能挡住物料不会从小径辊或大径辊端面处流动下来。以上所述的挡料板材质是木材,木材材质较软,与小径辊或大径辊摩擦时小径辊或大径辊不会受到损坏,即使木材有少量碎屑落入物料中,最终进入麦糁,人们食用后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相对于使用金属或工程塑料安全性更好。以上所述的小径辊的圆柱形表面可以是光滑表面,也可以设有细小的凸纹,这样可以增大表面的摩擦力,小麦颗粒与小径辊接触时不容易打滑,而小径辊与大径辊的转动又有速度差,所以更增强了搓和揉的效果,有利于麸皮的脱落。大径辊的圆柱形表面也同样设有细小的凸纹,具有同样的功能和有益效果。我国北方产的小麦颗粒最小处的尺寸在2.4与3.4毫米之间,加水湿润后会增大,为了充分挤压小麦颗粒,缝隙的大小要小于小麦颗粒的最小处尺寸,一般要小于2毫米。对小麦颗粒不同的挤压程度,会得到不同口感的麦糁。挤压较重,小麦颗粒被压扁,煮成粥后比较粘稠、比较软,更容易咬碎,适合于牙齿不好的老年人食用;挤压较轻,小麦颗粒仅仅是脱掉了麸皮,还保持着完整的外形,煮成粥后形成的颗粒也比较大、比较硬,咬起来有劲道,食用时还需要用力充分的咀嚼才能下咽,适合于牙齿健全的年轻人食用。不同的挤压程度需要不同大小的缝隙,为了便于调整缝隙的大小,大径辊与壳体组成的旋转副并不是位置固定的,而是通过一个活动轴承组件连接,壳体上有导向槽和光孔,活动轴承组件包括丝杠和轴承座,轴承座里面安装有轴承,轴承座上有导向面,轴承和轴II安装组成旋转副,轴承座的导向面与导向槽配合组成移动副,丝杠一端带有外螺纹,轴承座上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组成螺纹副;丝杠另一端有光轴头,与光孔组成旋转副。当旋转丝杠时,就能通过螺纹副驱动轴承座沿导向槽平移,轴承座就带动着轴承和轴II移动,缝隙的大小就会随着改变。在壳体的出料口正下面设有筛网,筛网倾斜放置,小麦颗粒经过缝隙后落下来变成了麸皮和麦糁的混合物,麦糁在筛网上朝低处滚动,而麸皮的体积较小,从筛网的网孔中落下,达到了初步分离麸皮和麦糁的目的。为了便于旋转丝杠,在丝杠的末端设置了手轮,手轮与丝杠固定连接,这样旋转手轮时就方便又省力,旋转手轮,丝杠随着旋转,缝隙的大小随着改变。为了便于放料,在壳体上方设置有料斗,料斗的上口大、下口小,上口和下口相连通,下口与壳体的进料口相连,料斗有一定大小的容积,除了便于放料,还可以暂时储存物料。以上所述的传动装置,可以是皮带轮-V带的组合,一个皮带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联接,另一个皮带轮与轴II固定连接,V带连接两个皮带轮;也可以是链轮-链条的组合,一个链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联接,另一个链轮与轴II固定连接,链条连接两个链轮;也可以是齿轮的组合,一个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联接,另一个齿轮与轴II固定连接,两个齿轮啮合;也可以是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和轴II。优先选用皮带轮-V带的组合,因为该组合传动平稳,当过载时能打滑,保护电机不受破坏,安装和维护非常方便。不限于上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与轴II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也可以电机的输出轴与轴I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有同样的使用效果。当调整手轮时,相互啮合的齿轮I和齿轮II的中心距会有所改变,根据齿轮传动的可分性特性,齿轮机构的中心距略有变动时,仍能保证其瞬时传动比不变,但是变动也是有一定范围的,否则如果齿轮齿高度太小,调整距离过大时,齿轮传动就会出现异响,甚至断齿。根据GB/T1356-2001的规定,齿高和模数成正比,模数决定了齿高的大小,齿高的大小决定了可以调整的范围,本发明的调整范围一般在二毫米以内,取模数4或大于4时,齿高是10或者大于10,就可以满足调整的要求。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小麦颗粒中加入14%至17%的水,拌匀,小麦颗粒变得湿润,放置5至10分钟;加入14%至17%的水,既能保证充分湿润小麦,又不会沥水,是比较合适的比例;2)闭合电机的电源,则大径辊和小径辊开始转动;3)把湿润的小麦颗粒倒入料斗,则小麦颗粒经过大径辊和小径辊搓、揉、擦、撕等综合作用分离成麸皮和麦糁;4)麸皮和麦糁落在筛网上,麦糁颗粒沿筛网朝低处滚落,使用容器在筛网较低的一端接住麦糁,麸皮从筛网的网孔中落下,在筛网的正下面使用另一个容器接住麸皮。5)观察麦糁被挤压的程度,根据需要旋转两个手轮,调整缝隙的大小,直到麦糁的品质符合要求为止,使本发明设备继续连续工作;6)根据挤压的程度和用户的需要,接收到的麦糁还可以重新倒入料斗,重复步骤3)至5),再挤压一次或多次;7)接收到的麦糁表面还粘有很多麸皮,放在水中淘洗分离,然后取出;8)把淘洗完的麦糁烘干或放在太阳下晒干;9)包装,变成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靠电机驱动,省时省力,生产效率较高,使用3KW的电机驱动,一小时可以生产500公斤麦糁,是传统生产效率的62.5倍,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可以方便地调整产品的规格,产品的品质比较稳定,生产的产品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小麦颗粒的营养成份,还可以保留民间生产工艺的风味。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另一个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是图3中A向视图;图5是图3中沿B-B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3中C向视图;图7是图3中D向视图;图8是图3中沿E-E线的剖视图;图9是小径辊21的端面图;图10是挡料板5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11是活动轴承组件7的正视图;图12是图11中沿F-F线的剖视图;图中所示:1.料斗;21.小径辊;211.凸纹;22.齿轮I;23.轴I;31.大径辊;32.齿轮II;33.轴II;34.被动皮带轮;35.缝隙;4.筛网;5.挡料板;51.内圆弧面;6.壳体;61.导向槽;62.光孔;7.活动轴承组件;71.丝杠;711.光轴头;712.外螺纹;72.手轮;73.轴承座;731.导向面;732.内螺纹;74.轴承;8.机架;91.电机;92.驱动皮带轮;10.V带;G.大径辊31与小径辊21之间缝隙35的尺寸;K.小径辊21的旋转方向;L.大径辊31的旋转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12。一种麦糁生产设备,包括壳体6、机架8、小径辊21、齿轮I22、轴I23、大径辊31、齿轮II32、轴II33、被动皮带轮34、驱动皮带轮92、V带10和电机91,壳体6上方有进料口,下方有出料口;小径辊21和齿轮22分别与轴I23固定连接,大径辊31、齿轮II32和被动皮带轮34分别和轴II33连接,轴I23和轴II33分别与壳体6通过旋转副连接,小径辊21和大径辊31平行设置,之间留有缝隙35,齿轮I22和齿轮II32啮合,电机91的连接法兰与机架8固定连接,驱动皮带轮92与电机9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皮带轮92与被动皮带轮34通过V带10连接。电机9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驱动皮带轮92转动,通过V带10和被动皮带轮34带动轴II33转动,带动大径辊31和齿轮II32转动,带动齿轮I22转动,带动轴I23转动,带动小径辊21转动,从一端看过去,大径辊31和小径辊21转向相反,一个顺时针,另一个就逆时针,如图8所示,箭头K所指示的方向是小径辊21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箭头L所指示的方向是大径辊31的旋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把小麦颗粒放在大径辊31和小径辊21之间、缝隙35以上的空间,则小麦颗粒会随着大径辊31和小径辊21的转动通过缝隙35,小麦颗粒在这个过程中会被挤压。以上所述的大径辊31和小径辊21的圆柱形表面线速度并不相等,而是有一个线速度差,小径辊21线速度是7米/秒,大径辊31的线速度是7.5米/秒,比小径辊21高7%。这样,小麦颗粒在通过缝隙35时不仅仅只受到挤压力,而是受到搓、揉、擦、撕等综合作用,麸皮很容易脱落,这个过程更接近于在石碾上加工麦糁的过程,使加工成的麦糁保留民间传统的风味。以上所述的麦糁生产设备还包括挡料板5,与壳体6固定连接,位于小径辊21或大径辊31的一端,上面有内圆弧面51,内圆弧面51靠近小径辊21或大径辊31的一端的外圆柱面,在生产过程中,小径辊21或大径辊31之间放物料,挡料板5能挡住物料不会从小径辊21或大径辊31端面处流动下来。以上所述的挡料板5材质是木材,木材材质较软,与小径辊21或大径辊31摩擦时小径辊21或大径辊31不会受到损坏,即使木材有少量碎屑落入物料中,最终进入麦糁,人们食用后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相对于使用金属或工程塑料安全性更好。以上所述的小径辊21的圆柱形表面可以是光滑表面,也可以设有细小的凸纹211,这样可以增大表面的摩擦力,小麦颗粒与小径辊21接触时不容易打滑,而小径辊21与大径辊31的转动又有速度差,所以更增强了搓和揉的效果,有利于麸皮的脱落。大径辊31的圆柱形表面也同样设有细小的凸纹,具有同样的功能和有益效果。我国北方产的小麦颗粒最小处的尺寸在2.4与3.4毫米之间,加水湿润后会增大,为了充分挤压小麦颗粒,缝隙35的大小要小于小麦颗粒的最小处尺寸,一般要小于2毫米。对小麦颗粒不同的挤压程度,会得到不同口感的麦糁。挤压较重,小麦颗粒被压扁,煮成粥后比较粘稠、比较软,更容易咬碎,适合于牙齿不好的老年人食用;挤压较轻,小麦颗粒仅仅是脱掉了麸皮,还保持着完整的外形,煮成粥后形成的颗粒也比较大、比较硬,咬起来有劲道,食用时还需要用力充分的咀嚼才能下咽,适合于牙齿健全的年轻人食用。不同的挤压程度需要不同大小的缝隙35,为了便于调整缝隙35的大小,大径辊31与壳体6组成的旋转副并不是位置固定的,而是通过一个活动轴承组件7连接,壳体6上有导向槽61和光孔62,活动轴承组件7包括丝杠71和轴承座73,轴承座73里面安装有轴承74,轴承座73上有导向面731,轴承74和轴II33安装组成旋转副,轴承座73的导向面731与导向槽61配合组成移动副,丝杠71一端带有外螺纹712,轴承座73上有内螺纹732,外螺纹712与内螺纹732配合组成螺纹副;丝杠71另一端有光轴头,与光孔62组成旋转副。当旋转丝杠71时,就能通过螺纹副驱动轴承座73沿导向槽61平移,轴承座73就带动着轴承74和轴II33移动,缝隙35的大小就会随着改变。在壳体6的出料口正下面设有筛网4,筛网4倾斜放置,小麦颗粒经过缝隙35后落下来变成了麸皮和麦糁的混合物,麦糁在筛网4上朝低处滚动,而麸皮的体积较小,从筛网4的网孔中落下,达到了初步分离麸皮和麦糁的目的。为了便于旋转丝杠71,在丝杠71的末端设置了手轮72,手轮72与丝杠71固定连接,这样旋转手轮72时就方便又省力,旋转手轮72,丝杠71随着旋转,缝隙35的大小随着改变。为了便于放料,在壳体6上方设置有料斗1,料斗1的上口大、下口小,上口和下口相连通,下口与壳体6的进料口相连,料斗1有一定大小的容积,除了便于放料,还可以暂时储存物料。当调整手轮72时,相互啮合的齿轮I22和齿轮II32的中心距会有所改变,根据齿轮传动的可分性特性,齿轮机构的中心距略有变动时,仍能保证其瞬时传动比不变,但是变动也是有一定范围的,否则如果齿轮齿高度太小,调整距离过大时,齿轮传动就会出现异响,甚至断齿。根据GB/T1356-2001的规定,齿高和模数成正比,模数决定了齿高的大小,齿高的大小决定了可以调整的范围,本发明的调整范围一般在二毫米以内,本实施例取模数4,齿高是,就可以满足调整的要求。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小麦颗粒中加入15%的水,拌匀,小麦颗粒变得湿润,放置5至10分钟;2)闭合电机91的电源,则大径辊31和小径辊21开始转动;3)把湿润的小麦颗粒倒入料斗1,则小麦颗粒经过大径辊31和小径辊21搓、揉、擦、撕等综合作用分离成麸皮和麦糁;4)麸皮和麦糁落在筛网4上,麦糁颗粒沿筛网4朝低处滚落,使用容器在筛网4较低的一端接住麦糁,麸皮从筛网4的网孔中落下,在筛网4的正下面使用另一个容器接住麸皮。5)观察麦糁被挤压的程度,根据需要旋转两个手轮72,调整缝隙35的大小,直到麦糁的品质符合要求为止,使本发明设备继续连续工作;6)接收到的麦糁重新倒入料斗1于挤压一次;7)接收到的麦糁重新倒入料斗1于挤压一次;8)接收到的麦糁表面还粘有很多麸皮,放在水中淘洗分离,然后取出;9)把淘洗完的麦糁烘干或放在太阳下晒干;10)包装,变成成品。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靠电机驱动,省时省力,生产效率较高,使用3KW的电机驱动,一小时可以生产500公斤麦糁,是传统生产效率的62.5倍,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可以方便地调整产品的规格,产品的品质比较稳定,生产的产品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小麦颗粒的营养成份,还可以保留民间生产工艺的风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