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标式气动测量仪的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3113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过滤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浮标式气动测量仪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浮标式气动测量仪对气体的清洁度要求很高,气体过滤的质量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所以高精度的气体过滤设备就是必要的。现阶段市场上的气体过滤器并不能及时的将水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标式气动测量仪的过滤器,该过滤器可在不影响过滤器壳体内气压的情况下及时将水排出。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浮标式气动测量仪的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滤芯、接水槽和排水活塞,所述过滤器壳体的内壁上形成有螺旋状的凹槽,所述过滤器壳体上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与所述过滤器的进气源连通;所述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与浮标式气动测量仪的稳压器连通,在所述过滤器壳体中安装有所述滤芯,用于使进气口排入的气体需经过滤芯过滤后从出气口排出;在所述过滤器壳体外侧的下部固装有接水槽,在与所述接水槽相对应的过滤器壳体上形成有一第一排水口,在所述接水槽上与所述第一排水口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一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口上安装有所述排水活塞;

其中,所述排水活塞包括:第一排水口盖体、连接杆和活动盖,所述第一排水口盖体的下表面与所述活动盖通过连接杆固装,所述活动盖由上板、下板和上大下小的第二排水口盖体组成,所述第二排水口盖体竖向可活动的嵌设于所述第二排水口内,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二排水口,所述上板与第二排水口盖体的上端面连接,所述下板与第二排水口盖体的下端面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排水口盖体进行纵向限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板与所述接水槽的下端面之间安装有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旋风桨,所述旋风桨安装在进气口处,用于使高压气体在过滤器壳体中做高速旋转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纵向安装的视水管,用于观察所述过滤器壳体内液体的高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螺旋状的凹槽可增大液体与过滤器壳体内壁的摩擦力,排水活塞可在不影响过滤器壳体内气压的情况下及时将水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接水槽 2:视水管 3:滤芯 4:出气管道

5:过滤器壳体 6:进气管道 7:螺旋状的凹槽 8:旋风桨

9:第一排水口 10:第一排水口盖体 11:第二排水口盖体

12:弹簧 13:下板 14:上板 1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浮标式气动测量仪的过滤器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包括:密封的过滤器壳体5、滤芯3、接水槽1、旋风桨、纵向安装的视水管和排水活塞,过滤器壳体的内壁上形成有螺旋状的凹槽7,过滤器壳体上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螺旋状的凹槽通入过滤器壳体内的下部,进气口通过进气管道6与过滤器的进气源连通。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4与浮标式气动测量仪的稳压器连通,在过滤器壳体中安装有滤芯,用于使进气口排入的气体需经过滤芯过滤后从出气口排出。在过滤器壳体外侧的下部固装有密封的接水槽,在与接水槽相对应的过滤器壳体上形成有一第一排水口9,在接水槽上与第一排水口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一第二排水口(图中未示出,第二排水口位于第一排水口的正下方),第二排水口上安装有排水活塞。其中,排水活塞包括:第一排水口盖体11、连接杆15和活动盖,第一排水口盖体的下表面与活动盖通过连接杆固装,活动盖由上板14、下板13和上大下小的第二排水口盖体10组成,第二排水口盖体竖向可活动的嵌设于第二排水口内,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二排水口;上板与第二排水口盖体的上端面连接,下板与第二排水口盖体的下端面连接,用于对第二排水口盖体进行纵向限位。旋风桨8安装在进气口处,用于使高压气体在过滤器壳体中做高速旋转运动。视水管2的两端口均与过滤器壳体连通,用于观察过滤器壳体内液体的高度。下板与接水槽的下端面之间安装有弹簧12,可使第一排水口盖体回位至第一排水口内。

当第一排水口盖体位于第一排水口内时,第二排水口盖体的下部位于第二排水口内,由于第二排水口盖体下部较小,第二排水口与第二排水口盖体之间形成有缝隙;当第一排水口盖体位于第一排水口的下方时,第二排水口盖体的上部位于第二排水口内,由于第二排水口盖体上部与第二排水口相适(第二排水口盖体的圆周面可安装有密封圈),第二排水口与第二排水口盖体之间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的工作过程为:当高压气体从进气管道进入后,旋风桨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旋转并使高压气体在过滤器壳体中做高速旋转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高压气体中的液体被甩到过滤器壳体的内壁上,并顺着过滤器壳体的内壁上的螺旋状的凹槽流到过滤器壳体的底部,螺旋状的凹槽可防止高压气体将液体带走,通过视水管可观察到液体的高度,随着底部液体的增多,可下拉下板,第一排水口打开,过滤器壳体内的液体流入至接水槽内;上推下板,由于第二排水口盖体上大下小,当第二排水口盖体向上运动时,第二排水口盖体与第二排水口盖之间形成有缝隙,接水槽内的液体从第二排水口排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