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碳捕捉技术净化排污管道废气的空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1821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碳捕捉技术净化排污管道废气的空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利用碳捕捉技术净化排污管道废气的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在路上行走时,每当路经街道排污管道的排气口时,总会闻到一股恶臭,其中的主要有害气体为CO2、H2S,以及NO、NO2等氮氧化物,其长期散发于大气中,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此外,排污管道内的臭气还往往沿水池的下水管道往室内反臭味,污染室内环境,因此,研制一种适合于街道排污管道用的空气净化系统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碳捕捉技术净化排污管道废气的空气净化系统,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净化排污管道内的空气,还能够解决水池下水道向上反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碳捕捉技术净化排污管道废气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排污管道,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上的排气口,与所述排气口通过通气管道相连通的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盛放有包含碳捕捉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净化溶液的空气净化池,所述空气净化池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开口,侧壁上设置有废液排出口和至少一个循环水出口;所述废液排出口设置有废液排出管,所述废液排出管上设置有开启或闭合所述废液排出口的阀门;所述循环水出口处设置有循环水管路,所述循环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出口相连通,另一端沿空气净化池向上延伸至空气净化池的顶部开口的上方,然后从顶部开口向下插入净化溶液的液面以下,所述循环水管路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离心水泵和水喷射真空泵,所述水喷射真空泵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吸气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循环水管路相连通,所述吸气口与所述排污管道上的排气口通过通气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的顶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为1个或多个,相邻排气口之间的间隔为50~60米。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道沿街道地势铺设,所述排气口设置于地势较低处的排污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空气净化池一体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净空气出口和与所述循环水出口数量相等的循环水入口;所述循环水管路一端与所述循环水出口相连通,另一端沿空气净化池向上延伸至相对应的循环水入口的上方、并从相对应的循环水入口向下插入到净化溶液的液面以下。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还设置有净化溶液投放口,所述净化溶液投放口处设置有开启/关闭所述净化溶液投放口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水喷射真空泵产生的极强的负压作用下,将排污管道内的发酵臭气与由碳捕捉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净化溶液混合,并与净化溶液发生物理和/或化学反应,从而使废气中的有害气体、油滴和粉尘除去,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且在水喷射真空泵产生的极强的负压作用下,使排污管道内也处于负压状态,解决了臭气沿水池下水管道反臭味的现象;此外,由于CO2的分子量为44,空气的分子量为29,CO2的比重大于空气的比重,易在路面上低洼处积聚,因此,将排污管道上的排气口设置于地势较低处的排污管道上净化效果更好;且将排气口设置于排污管道的上方,可以避免污水从排气口进入通气管道而影响使用。本实用新型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净化排污管道内的空气,还能够解决水池下水道向上反味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1、排污管道,2、空气净化装置,3、空气净化池,4、顶部开口,5、废液排出口;6、循环水出口,7、循环水管路,8、离心水泵;9、水喷射真空泵;10、进水口;11、出水口;13、通气管道;14、顶盖,15、净空气出口;16、循环水入口;17、单向阀;18、排气口;20、废液排出管;2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2所示,一种街道排污管道用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排污管道1,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1上的排气口18,与所述排气口18通过通气管道13相连通的空气净化装置2,所述空气净化装置2包括盛放有包含碳捕捉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净化溶液的空气净化池3,所述空气净化池3的顶部设置有顶部开口4,侧壁上设置有废液排出口5和至少一个循环水出口6;所述废液排出口5设置有废液排出管20,所述废液排出管20上设置有开启或闭合所述废液排出口5的阀门21;所述循环水出口6处设置有循环水管路7,所述循环水管路7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出口6相连通,另一端沿空气净化池3向上延伸至空气净化池3的顶部开口4的上方,然后从顶部开口4向下插入净化溶液的液面以下,所述循环水管路7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离心水泵8和水喷射真空泵9,所述水喷射真空泵9包括进水口10、出水口11和吸气口,所述进水口10和出水口11分别与所述循环水管路7相连通,所述吸气口与所述排污管道1上的排气口18通过通气管道13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在水喷射真空泵9产生的极强的负压作用下,将排污管道1内的发酵臭气与由碳捕捉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净化溶液混合,并与净化溶液发生物理变化和/或化学反应,从而使废气中的有害气体、油滴和粉尘除去,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且在水喷射真空泵9产生的极强的负压作用下,使排污管道1内也处于负压状态,解决了臭气沿水池下水管道反臭味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水喷射真空泵9设置于所述空气净化池3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18设置于所述排污管道1的顶壁上;将排污管道1上的排气口18设置于地势较低处的排污管道1上净化效果更好;且将排气口18设置于排污管道1的上方,可以避免污水从排气口18进入通气管道13而影响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18为1个或多个,相邻排气口18之间的间隔为50~60米。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道1沿街道地势铺设,所述排气口18设置于地势较低处的排污管道1上;由于CO2的分子量为44,空气的分子量为29,CO2的比重大于空气的比重,易在路面上低洼处积聚,因此,将排污管道1上的排气口18设置于地势较低处的排污管道1上净化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道13上设置有单向阀17;防止废气的逆流。

进一步的,所述碳捕捉试剂为氢氧化钠。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溶液中还包含发泡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街道排污管道用空气净化系统的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顶部开口4处设置有与所述空气净化池3一体连接的顶盖14,所述顶盖14上设置有净空气出口15和与所述循环水出口6数量相等的循环水入口16;所述循环水管路7一端与所述循环水出口6相连通,另一端沿空气净化池3向上延伸至相对应的循环水入口16的上方、并从相对应的循环水入口16向下插入到净化溶液的液面以下。将空气净化池3设置顶盖14,并在顶盖14上设置净空气出口15,所述净空气出口还可以用作净化溶液的投放口,此外从净空气出口15排出的空气还可以进入其他净化设备进行进一步净化。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还设置有净化溶液投放口,所述净化溶液投放口处设置有开启/关闭所述净化溶液投放口的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街道排污管道用空气净化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循环水出口6、循环水管路7、离心水泵8、水喷射真空泵9和循环水入口16均为两个。当臭气中污染物较多可以加大空气净化池3的体积,并增加循环水管路7、离心水泵8、水喷射真空泵9的数量,从而增大空气的承载量,增大净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空气净化池3内的净化溶液在离心水泵8的作用下,从循环水出口6流出,沿循环水管路流经至水喷射真空泵9,水喷射真空泵9产生极强的负压,从而使颗粒沉降池内处于负压状态,废气在负压的作用下,从排污管道1的排气口18排出,进入水喷射真空泵9,与净化溶液混合除去一部分CO2等有害气体后,从水喷射真空泵9出水口11流出,然后进入空气净化池3,剩余的有害气体与净化溶液在空气净化池内进一步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从而将CO2、SO2等有害气体以及油滴、颗粒粉尘留在空气净化池3内,而净化后的气体则排入大气中;

当空气净化池3内的净化溶液达到饱和、失去净化能力时,将净化溶液从废液排出口排出,重新加入新配置的净化溶液即可。

空气净化的反应原理:利用负压系统将空气引入到碱性液体环境中形成气泡,气泡中的气体分子运动速度很高,会很快运动到液体界面上,空气中的酸性气体CO2、SO2等会与水反应生产弱酸H2CO3、H2SO3等,弱酸会与强碱反应,使化学平衡向右移动最终生成盐CO32+、SO32+等而留在空气净化池内,而空气中的颗粒物或油性液滴通过表面活性剂的润湿而留在空气净化池内,空气中的氧气、氮气、惰性气体因不与净化溶液反应,从而逸出液面进入大气中,使空气得到净化;

主要涉及到的化学反应:CO2+2NaOH→Na2CO3+H2O。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