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竹芯长香的上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7747阅读:8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作竹芯长香的上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粉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制作竹芯长香的上粉机。



背景技术:

竹芯香是由香料粉剂附着于竹制的芯杆上后经晾晒而制成。目前的竹芯香上粉工序基本上是手工操作完成,手工操作存在效率低、上粉均匀性较差和需要耗费大量体力的不足。另外,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成束的竹芯杆沾湿后多次在粉池内滚动,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体表(贴别是手臂和头部)会因为劳动而产生汗液,飞扬的香料粉就会不断附着在体表上,如同竹芯杆上粉过程一般,由此可见,附着于体表的香料粉会对工作人员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而粉料飞扬的工作环境也会对工作人员身体的呼吸系统造成很大影响,也存在遇到明火而发生爆炸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竹芯长香的上粉机,以克服现有的竹芯香上粉工序存在的效率低、上粉均匀性差、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很大不利影响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作竹芯长香的上粉机,包括机架、上粉池、接粉斗和摇摆机构,上粉池的上沿通过两个轴承座架设于所述机架上,上粉池设有若干个漏粉通孔,上粉池铰接有封盖其池口的防尘盖,该防尘盖为实心防尘盖,或者由边框和固定于边框内的透气网布。接粉斗用于承接该漏粉通孔流出的粉料;摇摆机构用于驱动该上粉池作定轴的摇摆运动。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摇摆机构包括电机、摆轮、传动轴和连接杆,传动轴通过两个轴承座架设于机架上,电机驱动该传动轴定向旋转,摆轮固定装配于传动轴的外端端部,摆轮的外沿固定连接有凸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凸杆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上述上粉池的外沿铰接。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接粉斗的两侧斗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向上延伸并封盖机架对应的侧部。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上粉池呈两端封闭的半圆筒形结构,上述漏粉通孔均匀分布于上粉池的半圆筒周面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上粉机能够有效辅助人工对竹芯杆进行上粉操作,上粉速度快且均匀,有效提高上粉效率;另外,上粉池的防尘盖的配置既能够有效减少粉剂飞扬,也能够防止上粉中的竹芯香和粉剂被甩出,有效改善设备的周围空气环境,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此外,上粉过程中,人员只需要作竹芯杆的沾湿和倒入粉料的操作,上粉机运行上粉时,工作人员可不在场,上粉机定时工作,如此可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少其出汗量,从而有效减少工作人员体表附着粉料的数量,使得工作人员工作更为舒适,也有利于其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粉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粉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粉池的剖视结构及其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一种制作竹芯长香的上粉机,它包括机架1、上粉池2、接粉斗3和摇摆机构4。参照图3,上粉池2的上沿通过两个轴承座21架设于上述机架1上,上粉池2铰接有封盖其池口的防尘盖5,该防尘盖5为实心防尘盖,或者由边框和固定于边框内的透气网布。防尘盖5的配置既能够有效减少粉剂飞扬,也能够防止上粉中的竹芯香和粉剂被甩出,有效改善设备的周围空气环境,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上粉池2设有若干个漏粉通孔20,上粉池2呈两端封闭的半圆筒形结构,上述漏粉通孔20均匀分布于上粉池2的半圆筒周面上。进一步地,参照图3,上粉池2的半圆筒周面由若干个横截面呈弧线(或者呈齿状的折角结构)的线槽22依次连接构成,该漏粉通孔20设于线槽22内;线槽22的结构设置能够有效改善竹芯杆于上粉池2池底聚集的情况,有效增加竹芯杆和上粉池2的周面、粉料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提高竹芯杆的上粉效率和上粉均匀性。接粉斗3用于承接该漏粉通孔20流出的粉料;接粉斗3的两侧斗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31,挡板31向上延伸并封盖机架1对应的侧部。继续参照图1、图2,摇摆机构4用于驱动该上粉池2作定轴的摇摆运动;摇摆机构4包括电机41、摆轮42、传动轴43和连接杆44,传动轴43通过两个轴承座21架设于机架1上,电机41驱动该传动轴43定向旋转,摆轮42固定装配于传动轴43的外端端部,摆轮42的外沿固定连接有凸杆421,连接杆44的一端与凸杆421铰接,连接杆44的另一端与上述上粉池2的外沿铰接。

参照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上粉机能够有效辅助人工对竹芯杆进行上粉操作,上粉速度快且均匀,有效提高上粉效率;另外,上粉过程中,人员只需要作竹芯杆的沾湿和倒入粉料的操作,上粉机运行上粉时,工作人员可不在场,上粉机定时工作,如此可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减少其出汗量,从而有效减少工作人员体表附着粉料的数量,使得工作人员工作更为舒适,也有利于其身体健康。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