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路切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553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路切换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路切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水路切换器通常只具备水路切换的功能,只能连接水管。并且,阀芯主要采用球阀,其材料为金属件或塑料件,塑料球阀的承压能力不够,因此,使用寿命不长,但金属球阀在使用时容易磨损,给水质带来影响,特别是净水设备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路切换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路切换器,包括:设有阀体腔的本体,设于阀体腔内的阀芯,与阀芯固定连接的手柄,所述本体设有与阀体腔连通的进水通道,与阀体腔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阀芯为柱状,其用于切换进水通道与第一出水通道或第二出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出水端设有旋转卡接槽,及缺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水路切换器还包括切换接头;所述切换接头设有进水管道,其头部设有与旋转卡接槽相配合的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穿过缺口与卡接槽卡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进水管道的尾部设有用于与净水器进水口卡接的上凹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切换接头还设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的尾部设有与净水器出水口卡接的下凹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切换接头还包括设于出水管道出水端的起泡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水路切换器还包括转接头,及用于将转换头锁紧固定于本体的锁紧盖;所述转接头与进水通道之间设有滤网。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阀体腔与第二出水通道之间设有过渡通道。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阀芯的材料为陶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一种水路切换器,其采用柱状阀芯来切换水路,且阀芯的材料采用陶瓷,提高了承压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使用时,不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并且,在第一出水通道设置有旋转卡接槽,可以连接滤芯,也可以通过切换接头与净水器连接,实现多功能的水路切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可大力推广应用于市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路切换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路切换器与滤芯的组装图。

附图标记

10 水路切换器 1 本体

11 阀体腔 12 进水通道

13 第一出水通道 131 卡接槽

14 第二出水通道 15 过渡通道

2 阀芯 3 手柄

4 切换接头 41 进水管道

42 卡接凸起 43 上凹槽

44 出水管道 45 下凹槽

46 起泡器 6 转接头

7 锁紧盖 8 滤网

9 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水路切换器10,包括:设有阀体腔11的本体1,设于阀体腔11内的阀芯2,与阀芯2固定连接的手柄3。本体1设有与阀体腔11连通的进水通道12,与阀体腔11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13和第二出水通道14。第一出水通道13的出水端设有旋转卡接槽131,及缺口。

阀芯2为柱状,其材料采用陶瓷,提高了承压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使用时,不会对水质产生影响。阀芯2用于切换进水通道12与第一出水通道13或第二出水通道14连通。

水路切换器10还包括切换接头4,切换接头4设有进水管道41,其头部设有与卡接槽131相配合的卡接凸起42。卡接凸起42穿过缺口并旋转90°与卡接槽卡紧,切换接头4的拆装非常方便。进水管道41的尾部设有用于与净水器进水口卡接的上凹槽43,切换接头4还设有出水管道44,出水管道44的尾部设有与净水器出水口卡接的下凹槽45。因此,水路切换器10可以实现净水器的水路切换,且安装快速。切换接头4还包括设于出水管道44出水端的起泡器46。

阀体腔11与第二出水通道14之间设有过渡通道15,水路切换器10还包括转接头6,及用于将转换头锁紧固定于本体1的锁紧盖7,转接头6与进水通道12之间设有滤网8。

如图3所示,当水路切换器10不连接切换接头时,第一出水通道13出水端的旋转卡接槽131与滤芯9相配合,形成过滤设备。因此,水路切换器10即可以与净水器连接也可以与滤芯9连接,以实现多功能的水路切换。当阀芯2将水路切换至进水通道12与第二出水通道14连通时,水由上端的进水通道12进入,从下端的第二出水通道14流出。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