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卧、带式过滤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349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立、卧、带式过滤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立、卧、带式过滤布。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卧、带式过滤布两端合拢由线条缝制,承受张力有限,线条容易崩断,且过滤布展开清洗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卧、带式过滤布,采用连接扣连接,拆装方便,能承受更大张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卧、带式过滤布,包括布体,布体的两端均轴向间隔连接有连接扣,连接扣的根部固定在布体上、头部形成有轴向的通孔,布体同一端相邻的两个连接扣之间的间隙形成布体另一端对应连接扣的插入槽;布体两端的连接扣的头部相互扣接后由连接扣的通孔形成的连接孔内插设有不锈钢条。

优选的,所述布体是纳纶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扣为将U型体的一个侧壁端部一体成型有长弯钩、另一个侧壁端部一体成型有短弯钩,长弯钩和短弯钩形成连接扣的尾部并分别刺穿布体并勾在布体的另一面,U型体的两个侧壁之间形成所述轴向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长弯钩和短弯钩上下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布体同一端的所有连接扣的长弯钩侧的相邻连接扣的中部一体成型有固定条形成连接扣条。

优选的,所述布体两侧面的连接扣处设有覆盖长弯钩和短弯钩的胶水层。

优选的,所述连接扣由哈斯合金制成。

优选的,所述布体一端的内侧面或外侧面的连接扣以内固定有用于遮挡所述布体两端连接扣连接部位的遮挡布,遮挡布头部设置的魔术贴与布体另一端上的魔术贴连接,遮挡布上的魔术贴与布体上的魔术贴位于布体的同一侧面。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只要将布体两端的连接扣插入另一端的插入槽中,再由不锈钢条轴向插入通孔中将各连接扣串在一起,就实现了布体的合拢。

2、长、短弯钩,错位排布,避免对布体同一处或同一直线造成过多刺孔,影响强度。

3、固定条提高了连接扣之间的整体性。

4、胶水层起到防漏作用。

5、遮挡布避免了连接扣外露,保护连接扣以及避免污水从连接扣配合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布体两端连接扣的配合图。

附图标记:1、布体;2、连接扣;3、遮挡布;4、魔术贴;5、插入槽;6、通孔;7、短弯钩;8、长弯钩;9、固定条;10、胶水层;11、不锈钢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一种立、卧、带式过滤布(滤布的三种形态,立式、卧式、带式),包括布体1,布体1的两端均轴向间隔连接有连接扣2,连接扣2的根部固定在布体1上、头部形成有轴向的通孔6,布体1同一端相邻的两个连接扣2之间的间隙形成布体1另一端对应连接扣2的插入槽5;布体1两端的连接扣2的头部相互扣接后由连接扣2的通孔6形成的连接孔内插设有不锈钢条11。

优选的,所述布体1是纳纶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扣2为将U型体的一个侧壁端部一体成型有长弯钩8、另一个侧壁端部一体成型有短弯钩7,长弯钩8和短弯钩7形成连接扣2的尾部并分别刺穿布体1并勾在布体1的另一面,U型体的两个侧壁之间形成所述轴向的通孔6。

优选的,所述长弯钩8和短弯钩7上下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布体1同一端的所有连接扣2的长弯钩8侧的相邻连接扣2的中部一体成型有固定条9形成连接扣2条。

优选的,所述布体1两侧面的连接扣2处设有覆盖长弯钩8和短弯钩7的胶水层10。

优选的,所述连接扣2由哈斯合金制成。

优选的,所述布体1一端的内侧面或外侧面的连接扣2以内固定有用于遮挡所述布体1两端连接扣2连接部位的遮挡布3,遮挡布3头部设置的魔术贴4与布体1另一端上的魔术贴4连接,遮挡布3上的魔术贴4与布体1上的魔术贴4位于布体1的同一侧面。

所述纳纶布是由聚丙烯、氯纶、锦纶66三种材料组成的混合物,每种材料中至少含有10%重量份数的纳米级的同种材料,混合物经过拉丝、平织机织布形成所述纳纶布。所述聚丙烯占混合物的总重量的三分之一。所述氯纶占混合物的总重量的三分之一。所述锦纶66占混合物的总重量的三分之一。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