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维修便捷的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740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维修便捷的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维修便捷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过滤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净化处理的小型水处理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净水器、净水杯等各种净水产品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使用,现有的净水装置,结构单一,使得在维修过滤部件时带来一定不便,且普遍的净水装置过滤方式单一,从而带来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结构单一、维修不便、效果差等缺陷,提供一种高效维修便捷的净水器。所述高效维修便捷的净水器具有结构多样化、维修便捷、效果好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维修便捷的净水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箱体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箱体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远离合页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箱体顶部,所述箱体内腔设有若干个过滤仓,所述过滤仓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仓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板,若干个所述固定板分别靠近过滤仓前后两端面,所述箱体前后两端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开槽,所述开槽内腔插接有活动夹具,所述活动夹具位于箱体内腔部分设于固定板外侧,所述活动夹具靠近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橡胶块,所述活动夹具位于箱体外侧部分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与活动夹具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插孔,所述检修门顶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插孔,所述箱体靠近插孔处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孔内腔插接有插销,所述插销底端插接在插槽内腔。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操作杆和轴承,所述活动夹具外侧边缘设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靠近活动夹具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操作杆一端贯穿活动夹具,所述活动夹具与螺纹杆的贯穿处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螺纹杆之间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操作杆一端插接在轴承内腔,所述轴承固定连接在箱体上。

优选的,所述橡胶块为弧形结构,且橡胶块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排列,多个所述橡胶块组合成波纹状。

优选的,所述过滤仓的设置个数不少于两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多组过滤仓的设置,过滤仓内部装有纳米过滤材料,能够很好的过滤水中的金属离子,在更换和清洗过滤仓上的滤网时,操作人员通过移动插销,来解开检修门的固定,再通过转动操作杆来移动活动夹具,这一过程中,活动夹具在螺母的作用下,相对螺纹杆移动,待活动夹具移向过滤仓中间位置时,橡胶块远离固定板,即活动夹具对过滤仓的固定被解开,之后操作人员移动过滤仓,再对过滤仓上的滤网进行清洗或者更换,带来装置维修便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中标号:1、箱体,2、进水管,3、出水管,4、合页,5、检修门,6、固定装置,7、过滤仓,8、固定板,9、活动夹具,10、橡胶块,11、调节装置,12、插孔,13、插槽,14、插销,15、轴承,16、螺母,17、螺纹杆,18、操作杆,19、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维修便捷的净水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所述箱体1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箱体1顶部通过合页4活动连接有检修门5,所述检修门5远离合页4一端通过固定装置6固定在箱体1顶部,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插孔12,所述检修门5顶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插孔12,所述箱体1靠近插孔12处开设有插槽13,所述插孔12内腔插接有插销14,所述插销14底端插接在插槽13内腔,所述箱体1内腔设有若干个过滤仓7,所述过滤仓7的设置个数不少于两组设置,所述过滤仓7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过滤仓7内部装有纳米过滤材料,能够很好的过滤水中的金属离子,所述过滤仓7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板8,若干个所述固定板8分别靠近过滤仓7前后两端面,所述箱体1前后两端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开槽19,所述开槽19内腔插接有活动夹具9,所述活动夹具9位于箱体1内腔部分设于固定板8外侧,所述活动夹具9靠近固定板8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橡胶块10,所述橡胶块10为弧形结构,且橡胶块10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排列,多个所述橡胶块10组合成波纹状,所述活动夹具9位于箱体1外侧部分设有调节装置11,所述调节装置11与活动夹具9相互匹配,所述调节装置11包括操作杆18和轴承15,所述活动夹具9外侧边缘设有操作杆18,所述操作杆18靠近活动夹具9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7,所述螺纹杆17远离操作杆18一端贯穿活动夹具9,所述活动夹具9与螺纹杆17的贯穿处固定连接有螺母16,所述螺母16与螺纹杆17之间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7远离操作杆18一端插接在轴承15内腔,所述轴承15固定连接在箱体1上。

工作原理: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多组过滤仓7的设置,即有效的过滤水中杂质,在更换和清洗过滤仓7上的滤网时,操作人员通过移动插销14,来解开检修门5的固定,再通过转动操作杆18来移动活动夹具9,这一过程中,活动夹具9在螺母16的作用下,相对螺纹杆17移动,待活动夹具9移向过滤仓7中间位置时,橡胶块10远离固定板8,即活动夹具9对过滤仓7的固定被解开,之后操作人员移出过滤仓7,再对过滤仓7上的滤网进行清洗或者更换。

所述过滤仓7内的纳米过滤材料是以纳米硅藻土、三硅酸二镁、泼尼松龙磷酸钠、4—甲氧基丁酸、偏硅酸钠、六氟硅酸钡、三聚磷酸钠、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4—甲基水杨酸为主要原料,通过将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用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再进行有机弱酸改性制备出绿色环保的金属离子净化材料。

将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用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再进行有机弱酸改性,削弱了复合分子筛之间的结合力,使层间晶格裂开,使层间距扩大,比表面积增大大、孔隙率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改变了纳米材料表面的高极性,使层间由亲水性转变为亲油性,降低其表面能;此外,改性后的纳米硅藻土有大孔和微孔等优点,可以增大复合分子筛与金属离子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附量,强化了分子筛吸附传质过程,起到快速吸附与精密过滤净化金属离子的双重功能。

具体份制备方法如下:

实施例1

包括以下步骤:

将纳米硅藻土10份、三硅酸二镁5份和泼尼松龙磷酸钠2份加入到6份4—甲氧基丁酸中,温度升至60℃,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a;将偏硅酸钠12份、六氟硅酸钡8份和三聚磷酸钠1份加入20份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和10份4—甲基水杨酸的混合液中,温度升至40℃,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b;然后将混合物a和b依次加入到14份异丙醇中,,温度设置为80℃,静置反应20min,随后经干燥、造粒处理后即可得到所述水质净化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的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将25份na-lta沸石研磨过筛至100目,再将过筛后的na-lta沸石粉置于电炉加热装置中以1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000℃保温3h后,制得na-lta粉末;

步骤2、将10份mcm-42沸石分子筛粉末与25份得到的na-lta粉末混合,然后加入30份丙三醇融合剂搅拌均匀,于300℃下油浴2h,室温下静置1h以上,弃掉上清液,用超纯水洗净下层物质,得到复合分子筛;

步骤3、然后向35份上述复合分子筛中缓慢加入9份高锰酸钾,加入速度严格控制,以保证温度低于20℃,然后移去冰浴,使用水浴并保持温度在35℃左右,保温2小时,搅拌下缓慢开始加入120份去离子水,体系猛烈升温到98℃,后用98℃水浴保持15分钟;

步骤4、然后用80份温热60℃去离子水进一步稀释,然后加入过量30%双氧水以还原体系中剩余的高锰酸钾和为二氧化锰,趁热过滤,用体积比为1:10的盐酸溶液洗涤一次,水洗三次,在烘箱中45℃干燥。

步骤5、将上述制备的氧化复合分子筛研磨成粉末,以保证充分受热膨胀,逐步升温至200℃,装入管式炉内,加热管口处密封,热电偶与加热管底部接触以保证测温准确。热膨胀结束后,得到氧化改性na-lta/mcm-42纳米材料。

所述的纳米硅藻土制备方法如下:

将10份硅藻加入份去400份去离子水中,调节ph=12,搅拌50min,加入8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est和1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s,搅拌升温至80℃,搅拌保温2h,降温后离心分离,在100℃下烘干,冷却后粉碎过筛到插层改性硅藻土,将得到的插层改性硅藻土加入到装有6.4份偶联剂kh-560和80份丙酮的烧瓶中,加热至50℃,搅拌反应1.5h,挥发丙酮、冷却、干燥、过筛得到所述纳米硅藻土。

实施例2

将纳米硅藻土20份、三硅酸二镁15份和泼尼松龙磷酸钠6份加入到6份4—甲氧基丁酸中,温度升至60℃,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a;将偏硅酸钠12份、六氟硅酸钡8份和三聚磷酸钠1份加入10份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和10份4—甲基水杨酸的混合液中,温度升至40℃,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b;然后将混合物a和b依次加入到14份异丙醇中,,温度设置为80℃,静置反应20min,随后经干燥、造粒处理后即可得到所述水质净化纳米复合材料。其余制备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将纳米硅藻土20份、三硅酸二镁5份和泼尼松龙磷酸钠2份加入到10份4—甲氧基丁酸中,温度升至60℃,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a;将偏硅酸钠12份、六氟硅酸钡8份和三聚磷酸钠1份加入35份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和5份4—甲基水杨酸的混合液中,温度升至40℃,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b;然后将混合物a和b依次加入到14份异丙醇中,,温度设置为80℃,静置反应20min,随后经干燥、造粒处理后即可得到所述水质净化纳米复合材料。其余制备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将纳米硅藻土15份、三硅酸二镁5份和泼尼松龙磷酸钠2份加入到6份4—甲氧基丁酸中,温度升至60℃,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a;将偏硅酸钠12份、六氟硅酸钡8份和三聚磷酸钠1份加入40份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和10份4—甲基水杨酸的混合液中,温度升至40℃,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b;然后将混合物a和b依次加入到14份异丙醇中,,温度设置为80℃,静置反应20min,随后经干燥、造粒处理后即可得到所述水质净化纳米复合材料。其余制备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将纳米硅藻土10份、三硅酸二镁5份和泼尼松龙磷酸钠2份加入到6份4—甲氧基丁酸中,温度升至60℃,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a;将偏硅酸钠12份、六氟硅酸钡8份和三聚磷酸钠1份加入20份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和10份4—甲基水杨酸的混合液中,温度升至40℃,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b;然后将混合物a和b依次加入到14份异丙醇中,,温度设置为80℃,静置反应20min,随后经干燥、造粒处理后即可得到所述水质净化纳米复合材料。其余制备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将纳米硅藻土25份、三硅酸二镁5份和泼尼松龙磷酸钠6份加入到6份4—甲氧基丁酸中,温度升至60℃,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a;将偏硅酸钠12份、六氟硅酸钡8份和三聚磷酸钠1份加入15份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和25份4—甲基水杨酸的混合液中,温度升至40℃,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b;然后将混合物a和b依次加入到14份异丙醇中,,温度设置为80℃,静置反应20min,随后经干燥、造粒处理后即可得到所述水质净化纳米复合材料。其余制备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将纳米硅藻土19份、三硅酸二镁5份和泼尼松龙磷酸钠4份加入到3份4—甲氧基丁酸中,温度升至60℃,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a;将偏硅酸钠12份、六氟硅酸钡8份和三聚磷酸钠1份加入11份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和10份4—甲基水杨酸的混合液中,温度升至40℃,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b;然后将混合物a和b依次加入到14份异丙醇中,,温度设置为80℃,静置反应20min,随后经干燥、造粒处理后即可得到所述水质净化纳米复合材料。其余制备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将纳米硅藻土8份、三硅酸二镁5份和泼尼松龙磷酸钠1份加入到6份4—甲氧基丁酸中,温度升至60℃,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a;将偏硅酸钠4份、六氟硅酸钡3份和三聚磷酸钠1份加入16份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和10份4—甲基水杨酸的混合液中,温度升至40℃,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b;然后将混合物a和b依次加入到14份异丙醇中,,温度设置为80℃,静置反应20min,随后经干燥、造粒处理后即可得到所述水质净化纳米复合材料。其余制备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将纳米硅藻土28份、三硅酸二镁8份和泼尼松龙磷酸钠2份加入到2份4—甲氧基丁酸中,温度升至60℃,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a;将偏硅酸钠2份、六氟硅酸钡8份和三聚磷酸钠8份加入14份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和10份4—甲基水杨酸的混合液中,温度升至40℃,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b;然后将混合物a和b依次加入到14份异丙醇中,,温度设置为80℃,静置反应20min,随后经干燥、造粒处理后即可得到所述水质净化纳米复合材料。其余制备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

将纳米硅藻土7份、三硅酸二镁15份和泼尼松龙磷酸钠14份加入到6份4—甲氧基丁酸中,温度升至60℃,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a;将偏硅酸钠12份、六氟硅酸钡8份和三聚磷酸钠1份加入14份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和10份4—甲基水杨酸的混合液中,温度升至40℃,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b;然后将混合物a和b依次加入到14份异丙醇中,,温度设置为80℃,静置反应20min,随后经干燥、造粒处理后即可得到所述水质净化纳米复合材料。

其余制备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1

将纳米硅藻土10份、10份改性蒙脱土、三硅酸二镁5份和泼尼松龙磷酸钠2份加入到6份4—甲氧基丁酸中,温度升至60℃,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a;将偏硅酸钠12份、六氟硅酸钡8份和三聚磷酸钠1份加入20份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和10份4—甲基水杨酸的混合液中,温度升至40℃,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b;然后将混合物a和b依次加入到14份异丙醇中,,温度设置为80℃,静置反应20min,随后经干燥、造粒处理后即可得到所述水质净化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的改性蒙脱土制备方法如下:

将25份蒙脱土放入适量质量分数8%的氯化铝溶液中90℃下搅拌5小时,过滤,洗涤至中性,烘干,分散在乙醇一去离子水溶液中,加入18份十八烷基胺在60℃水浴中搅拌4小时,超声分散30分钟,抽滤,洗涤,真空干燥至恒重,研磨,过筛即得改性蒙脱土。

对照例1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制备步骤2中,将20份mcm-42沸石分子筛粉末与5份得到的na-lta粉末混合,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制备步骤2中,将5份mcm-42沸石分子筛粉末与35份得到的na-lta粉末混合,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制备步骤3中,混向35份上述复合分子筛中缓慢加入30份高锰酸钾,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制备步骤3中,混向35份上述复合分子筛中缓慢加入3份高锰酸钾,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5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制备步骤4中,用体积比为1:1的盐酸溶液洗涤一次,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6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制备步骤4中,用体积比为10:1的盐酸溶液洗涤一次,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7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纳米硅藻土制备的步骤中,加入2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est和20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s,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8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纳米硅藻土制备的步骤中,加入18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est和2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s,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9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纳米硅藻土制备的步骤中,将得到的插层改性硅藻土加入到装有13份偶联剂kh-560和80份丙酮的烧瓶中,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照例10

与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纳米硅藻土制备的步骤中,将得到的插层改性硅藻土加入到装有2份偶联剂kh-560和40份丙酮的烧瓶中,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选取制备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分别进行金属离子吸附性能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水中金属离子浓度主要是指钙离子、镁离子的浓度,单位为mg/l。

金属离子吸附测试的检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净水器的纳米过滤材料具有良好的金属离子净化效果,材料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水处理后的离子浓度越低,去除率越高,说明净化效果越好,反之,效果越差;实施例1到实施例10,钙镁离子去除率均超过了75%,分别改变净化材料中各个原料组成的配比,对材料的净化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纳米硅藻土和改性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配比为1:2,其他配料用量固定时,净化性能和金属离子去除效果最好;值得注意的是实施例11加入改性蒙脱土,净化效果明显提高,说明纳米蒙脱土对填料结构的吸附性能有更好的优化作用;对照例1至对照例4改变了两种沸石分子筛的配比和氧化剂高锰酸钾的用量,净化效果明显下降,说明混合分子筛的结构性质收到二者配比的较大影响,同时氧化剂的多少对氧化改性有重要作用;对照例5到对照例6改变sna-lta/mcm-42复合分子筛洗涤酸的浓度,效果也不好,说明洗涤液的酸度对复合分子筛的吸附改性有重要作用;对照例7和例8改变了纳米硅藻土制备阴阳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净化效果明显降低,说明表面活性剂的用量的纳米硅藻土改性影响很大;对照例9和例10,改变了偶联剂的用量,效果依然不好,说明硅烷偶联剂对硅藻土结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使用本发明制备的纳米过滤材料有良好的金属离子净化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