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涂料生产用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8045发布日期:2018-06-05 17:5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涂料生产用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涂料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涂料生产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涂料是一种能牢固覆盖在物体表面,起保护、装饰、标志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学混合物涂料。涂料为粘稠油性颜料,未干情况下易燃,不溶于水,微溶于脂肪,可溶于醇、醛、醚、苯、烷,易溶于汽油、煤油、柴油。现阶段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在不断的提升,对于环保涂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生产有环保涂料时,不同的原料都会通过各自固定的输料管道输送环保涂料反应釜中,然后在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但是目前应用于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结构简单,混合不充分,影响涂料的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涂料生产用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涂料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一搅拌部和第二搅拌部,其中第一搅拌部置于箱体的中部内腔,第二搅拌部置于箱体的内腔外圈,所述箱体的底部通过多个减震降噪组件架设在地面上;所述减震降噪组件包括支撑滑杆、支撑套筒、滑块、缓冲弹簧和海绵球,其中支撑套筒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滑块上下滑动设于支撑套筒内,支撑滑杆的顶端与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滑杆的底部滑动贯穿于支撑套筒的顶板后与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部包括第一搅拌杆、第一转动杆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多个第一搅拌杆均布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杆的外圆周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部包括第二转动杆、第二搅拌杆、以及用于驱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其中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横杆驱动连接,支撑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支撑竖杆,支撑竖杆的底端与第二转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置于支撑套筒的下部内腔中,海绵球填充设于缓冲弹簧的间隙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第一搅拌部对箱体内腔中部进行搅拌作业,利用第二搅拌部对箱体的内墙外圈进行搅拌,对箱体内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进一步提高了环保涂料的生产效率,且设置的减震降噪组件起到良好的缓冲和降噪效果,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环保涂料生产用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保涂料生产用混合装置中减震降噪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第一搅拌部,3-第二搅拌部,4-排料管,5-进料管,6-减震降噪组件,21-第一搅拌杆,22-第一转动杆,23-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转动杆,32-第二搅拌杆,33-支撑竖杆,34-支撑横杆,35-第二驱动电机,61-支撑滑杆,62-支撑套筒,63-滑块,64-缓冲弹簧,65-海绵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环保涂料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第一搅拌部2和第二搅拌部3,其中第一搅拌部2置于箱体1的中部内腔,第二搅拌部3置于箱体1的内腔外圈,所述第一搅拌部2包括第一搅拌杆21、第一转动杆2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转动杆22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23,多个第一搅拌杆21均布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杆22的外圆周表面,所述第二搅拌部3包括第二转动杆31、第二搅拌杆32、以及用于驱动第二转动杆31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35,其中第二驱动电机35的输出轴与支撑横杆34驱动连接,支撑横杆34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支撑竖杆33,支撑竖杆33的底端与第二转动杆31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1的底部通过多个减震降噪组件6架设在地面上;所述减震降噪组件6包括支撑滑杆61、支撑套筒62、滑块63、缓冲弹簧64和海绵球65,其中支撑套筒62固定安装在底座9的顶部,滑块63上下滑动设于支撑套筒62内,支撑滑杆61的顶端与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滑杆61的底部滑动贯穿于支撑套筒62的顶板后与滑块63固定连接,缓冲弹簧64置于支撑套筒62的下部内腔中,海绵球65填充设于缓冲弹簧64的间隙内,设置的缓冲弹簧64使得减震降噪组件6对整个装置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缓冲弹簧64伸缩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被海绵球65吸收,达到降噪的目的。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第一搅拌部2对箱体1内腔中部进行搅拌作业,利用第二搅拌部3对箱体1的内墙外圈进行搅拌,对箱体1内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进一步提高了环保涂料的生产效率,且设置的减震降噪组件6起到良好的缓冲和降噪效果,安全性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