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素乳膏用真空乳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5607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化机,具体是一种新型尿素乳膏用真空乳化机。



背景技术:

乳化机是一种常用的搅拌、乳化、溶解的设备,它是一种使油、水两相混合均匀的乳化设备。但是目前市场的真空乳化机均是通过搅拌棒进行搅拌,且搅拌速度较为缓慢,使得油水混合物不能充分混合均匀。此外,乳化机在长期连续运作后产生的机器公差增大,导致生产能力逐步下降,原料乳化不充分、乳化效果差,最终影响加工物料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尿素乳膏用真空乳化机,使原料充分混合,并且乳化效果好,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尿素乳膏用真空乳化机,包括真空泵、电机、底座和固定于底座上的乳化罐,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管与乳化罐的顶部连接,所述乳化罐的顶部还设有电机、视窗和进料管,所述乳化罐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上转子和下转子,下转子设于上转子内部,所述上转子通过电机轴与电机连接,所述下转子上设有槽孔,下转子的下部通过转轴连接驱动机构,所述乳化罐底部还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连接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上端与乳化罐的上部连通,所述出料管与循环管上均设有截止阀。

所述乳化罐的内侧壁上设有剪切板,所述剪切板的侧边设有若干齿状突起。

所述视窗底部设有遮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乳化混合,避免物料在乳化过程中掺入过多空气影响产品质量;采用上下转子共同剪切乳化,提高了乳化效果;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乳化罐,2、电机,3、视窗,4、进料管,5、真空泵,6、真空管,7、循环管,8、剪切板,9、出料管,10、转轴,11、遮挡板,12、上转子,13、下转子,14、槽孔,15、驱动机构,1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尿素乳膏用真空乳化机,包括真空泵5、电机2、底座16和固定于底座上的乳化罐1,真空泵5通过真空管6与乳化罐1的顶部连接,乳化罐1的顶部还设有电机2、视窗3和进料管4,乳化罐1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上转子12和下转子13,下转子13设于上转子12内部,上转子12通过电机轴与电机2连接,下转子13上设有槽孔14,下转子13的下部通过转轴10连接驱动机构15。下转子上的槽孔使得物料经过数次循环,最终完成分散、乳化、均质过程,改善乳化效果。根据乳化的物料的具体性质,调节下转子的高度,使得上下转子的相对位置调整到最佳,从而保证原料乳化充分,进一步提高乳化效果。上转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其转动或不转动,转动时方向与下转子的转动方向相反,进一步提高乳化效果,不转动时可以当做定子用。

乳化罐1底部还设有出料管9,出料管9上连接循环管7,循环管7的上端与乳化罐1的上部连通,出料管9与循环管7上均设有截止阀,使乳化罐内的物料经过多次循环后乳化更充分。

乳化罐1的内侧壁上设有剪切板8,所述剪切板的侧边设有若干齿状突起。物料被切割,迅速破碎成更细致的颗粒,乳化均质效果更好。

当物料较多时,在乳化过程中物料飞溅到视窗上,容易导致视窗变模糊,看不清乳化罐内部乳化情况,影响工作人员的观察。为了保持视窗的可见度,方便工作人员观察乳化罐内部工作情况,以便及时进行维护和机台操作,在视窗3底部设有可旋转遮挡板11,不观察时,将遮挡板旋转遮住视窗,飞溅的物料不会影响视窗的可见度,观察时,将遮挡板旋转移开从视窗观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