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通风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199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通风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通风实验台。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实验室越来越多,实验台是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实验中存在大量的化学反应,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不及时排出会对实验人员产生危害,现有技术中的实验台采用万象排气罩,距离过远,气流紊乱,排风方向不稳定,操作复杂,浪费能源。

因此,现有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智能通风实验台,旨在解决通风实验台距离过远,气流紊乱,排风方向不稳定,操作复杂而且浪费能源的问题。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通风实验台,包括用于存放试剂的试剂柜和紧靠试剂柜设置的仪器台,试剂柜位于仪器台台面之上的部分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试剂柜上部连接通风管道,试剂柜内设置走风支管连通通风管道和通风孔。

通风管道设置于试剂柜上方,试剂柜与通风管道之间通过用于走风的悬柱连接。

多个通风孔设置高度一致。

每一通风孔处设置有用于形成定向排风的导流叶片。

试剂柜位于仪器台台面之上的部分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试剂柜内走风支管处依次设置有风机和静压箱,风机将从通风孔抽入的气体排入静压箱,并进一步经走风支管排入通风管道。

智能通风实验台包括控制中心,红外传感器与风机分别与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仪器台包括台面和设置于台面下的多种柜体,该多种柜体包括用于内置垃圾桶的垃圾桶柜、用于内嵌废液桶的废液桶柜和电脑机箱柜。

垃圾桶柜通过走风支管连通通风管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智能通风实验台,增加了红外传感器,解决人体坐姿下有害气体从人最远端排出,形成对流,保证了人员安全,达到了智能排风的效果,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智能通风实验台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智能通风实验台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智能通风实验台,包括用于存放试剂的试剂柜100和紧靠试剂柜100设置的仪器台200,试剂柜100位于仪器台200台面之上的部分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300和红外传感器500,智能通风实验台还包括控制中心,红外传感器500与风机分别与控制中心通信连接。实现了智能化,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试剂柜100上部连接通风管道900,试剂柜内设置走风支管910连通通风管道900和通风孔300。多个通风孔300设置高度一致。每一通风孔300处设置有导流叶片,能够形成定向排风。通风管道900设置于试剂柜100上方,试剂柜100与通风管道900之间通过用于走风的悬柱400连接。

试剂柜100内走风支管910处依次设置有风机和静压箱,风机将从通风孔300抽入的气体排入静压箱,并进一步经走风支管910排入通风管道900。

仪器台包括台面和设置于台面下的多种柜体,该多种柜体包括用于内置垃圾桶的垃圾桶柜600、用于内嵌废液桶的废液桶柜700和电脑机箱柜800。垃圾桶柜600通过走风支管910连通通风管道900。

具体的,当实验人员在仪器台上操作时,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智能通风实验台达到智能排风的效果,试剂柜100内产生的有害气体,风机将从通风孔300抽入的气体排入静压箱,气体再通过走风支管910到达红外传感器500,红外传感器500感知信号后,通过控制中心打开通风管道900,对相应位置进行排风。该方案所述的智能通风实验台,可以让有害气体在人体的最远端排出,形成对流,加大了对实验人员的安全保护,节省了能源。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