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4014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液、溶脂的过滤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过滤溶剂、溶脂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在的液体过滤器很多,但是一般的过滤装置需要外力进行搅拌来提高过滤效率,同时只有单一的过滤功能,不利于过滤的高效展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器,它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上部侧向设有进液口,进液口的位置位于壳体所呈的圆形的切线延长线上,在壳体上方的上盖上装配有排气阀,上盖上设有压力测量孔,压力测量孔内装配有压力表,在壳体的中心位置设有滤芯,在滤芯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的排气阀的结构是:阀体的下部设有通气管,通气管的长度为3-6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提升过滤效率,且过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上盖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上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

一种过滤器,它包括壳体1,在壳体的上部侧向设有进液口4,进液口的位置位于圆形壳体所呈的圆形剖面线的切线延长线上,在壳体上方的上盖上装配有排气阀2,上盖上设有压力测量孔,压力测量孔内装配有压力表3,在壳体的中心位置设有滤芯5,在滤芯的底部设有出液口6;本实施例所述的排气阀的结构是:阀体的下部设有通气管7,通气管的长度为3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保证了液体从进液口进入时是利用切线角度进入且进料口为锥度型,其外口大、内口小,进料口切线原内壁的位置,液体进入后可自行形成推力起到自搅拌作用,保证了液体在壳体内是形成自旋转,进而达到了液体搅拌的效果,保证了液体内的颗粒不会由于静止不动而沉淀;排气管下面的3厘米,使过滤器内形成3cm高的空气层面,利用了气体可以压缩的原理可以消减供料泵送料时所形成的脉冲,起到了缓冲作用,同时又起到消除气泡的作用。壳体所配的上盖上设有排气阀,可以有效的进行排出气泡,保证了过滤的高效,且实现了排泡和缓冲消泡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分散锅和静置锅之间。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