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排液罐的排液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5159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排液罐的排液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过滤机是以真空负压为推动力实现固液分离的设备,在结构上,过滤区段沿水平长度方向布置,可以连续完成过滤、洗涤、吸干、滤布再生等作业。橡胶带式过滤机具有过滤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洗涤效果好、滤饼水分低、操作灵活,维修费用低等优点。

物料经过真空过滤机的过滤后,产生的滤液需要通过真空排液罐进行排放,常用的真空排液罐在罐内液体较多时,需要停止工作将罐内的滤液排出,因而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排液罐的排液切换装置,无需停止设备的运行,实现不停地排液,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排液罐的排液切换装置,包括排液罐,所述排液罐内设置有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的顶部为真空入口,上方侧部为滤液入口,所述上腔的下方侧部开设有上腔排液口,所述上腔排液口设置有上腔活动封门,所述下腔的上方侧部开设有下腔进液口,所述的下腔进液口与上腔排液口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下腔的上方侧部设置有大气切换阀,所述的上腔与下腔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真空切换阀,所述下腔的底部开设有下腔排液口,所述的下腔排液口设置有下腔活动封门。

作为优选,所述上腔活动封门的顶部与上腔排液口铰接,所述下腔活动封门的顶部与下腔排液口铰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侧部设置有视窗观察口,所述的视窗观察口通过玻璃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无需停止设备的运行,实现不停地排液,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液罐,2.上腔,3.下腔,4.真空入口,5.滤液入口,6.上腔排液口,7.上腔活动封门,8.下腔进液口,9.第一连接管,10.大气切换阀,11.第二连接管,12.真空切换阀,13.下腔排液口,14.下腔活动封门,15.视窗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真空排液罐的排液切换装置,包括排液罐1,所述排液罐1内设置有上腔2和下腔3,所述上腔2的顶部为真空入口4,上方侧部为滤液入口5,所述上腔2的下方侧部开设有上腔排液口6,所述上腔排液口6设置有上腔活动封门7,所述下腔3的上方侧部开设有下腔进液口8,所述的下腔进液口8与上腔排液口6通过第一连接管9相连,所述下腔3的上方侧部设置有大气切换阀10,大气切换阀10将下腔3与外界大气相连,所述的上腔2与下腔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11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1上设置有真空切换阀12,所述下腔3的底部开设有下腔排液口13,所述的下腔排液口13设置有下腔活动封门14。

所述上腔活动封门7的顶部与上腔排液口6铰接,所述下腔活动封门14的顶部与下腔排液口13铰接,所述第一连接管9的侧部设置有视窗观察口15,所述的视窗观察口15通过玻璃进行密封。

本实用新型进行排液时,真空切换阀12打开,大气切换阀10关闭,下腔活动封门14依靠负压封闭下腔排液口13,上腔2与下腔3在排液时压力相同,滤液从滤液入口5进入上腔2和下腔3中,当从视窗观察口15观察到下腔3内的滤液较多时,关闭真空切换阀12,打开大气切换阀10,此时,上腔活动封门7依靠负压封闭上腔排液口6,下腔3内由于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滤液依靠自身重力从下腔排液口13排出,当下腔3中的滤液排完后,关闭大气切换阀10,打开真空切换阀12,如此往复循环切换,从而实现设备的不间断运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