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雾吸收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2557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酸雾吸收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雾吸收净化塔。



背景技术:

酸雾净化塔是废气处理工程中常用的净化设备,由于酸性气体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很大,通常这些有害气体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达到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到大气中,因此酸雾净化塔广泛地应用于学校、医院、研究中心,化工,电子、实验室等通风配套中,但是现有的酸雾吸收净化塔结构较为复杂,售价昂贵,导致学校、医院需要使用大笔资金用于酸雾吸收净化塔的采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酸雾吸收净化塔结构较为复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酸雾吸收净化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酸雾吸收净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底部一侧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与塔体内底部共同安装有沉淀槽,所述塔体一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塔体内由上至下安装有多块旋流板,所述旋流板高于进气管设置,所述旋流板上方安装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内壁环形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环形管一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塔体,所述环形管上方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环形板和圆形框架,所述环形板安装于塔体内,所述环形板内壁安装有下凸缘,所述圆形框架外壁安装有上凸缘,所述上凸缘与下凸缘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上凸缘与下凸缘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圆形框架内安装有两张钢丝网,所述钢丝网内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塔体顶部设有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铰接有箱门。

优选的,所述箱体中部设有两个可视化窗口,其中一所述可视化窗口安装于多块旋流板之间,另一所述可视化窗口与环形管平齐设置。

优选的,多个所述喷嘴均朝下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环形管通过管卡固定于塔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酸雾吸收净化塔,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只需定期的更换活性炭及抽离沉淀槽内的沉淀水即可,通过旋流板使喷嘴喷射出的水雾化,与酸雾进行碰撞,吸收酸雾中的大颗粒,汇集至沉淀槽内,酸雾中的小颗粒经过过滤装置内的活性炭吸收,最后从出气口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酸雾吸收净化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酸雾吸收净化塔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塔体1、箱体2、箱门21、沉淀槽3、进气管4、旋流板5、可视化窗口6、环形管7、喷嘴71、进水管8、过滤装置9、环形板91、下凸缘92、上凸缘93、密封圈94、圆形框架95、钢丝网96、出气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酸雾吸收净化塔,包括塔体1,塔体1内底部一侧连接有箱体2,箱体2顶部铰接有箱门21,箱体2内与塔体1内底部共同安装有沉淀槽3,沉淀槽3用于收集与酸雾产生的混合液,清理的时候,打开箱门21,将抽水管插入沉淀槽3,将沉淀槽3内的沉淀液抽出。

塔体1一侧连通有进气管4,塔体1内由上至下安装有多块旋流板5,旋流板5高于进气管4设置,旋流板5上方安装有环形管7,环形管7通过管卡固定于塔体1内,环形管7内壁环形设置有多个喷嘴71,多个喷嘴71均朝下倾斜设置,环形管7一侧连通有进水管8,进水管8贯穿塔体1,箱体2中部设有两个可视化窗口6,其中一可视化窗口6安装于多块旋流板5之间,另一可视化窗口6与环形管7平齐设置,可视化窗口6用于观察旋流板5及喷嘴71是否正常工作,倾斜设置的喷嘴71,使水雾与酸雾结合的更加均匀,在多块旋流板5的作用下,酸雾驻留的时间更长,与水雾的接触时间更久,水雾与酸雾产生碰触,吸收酸雾中的大颗粒。

环形管7上方安装有过滤装置9,过滤装置9包括环形板91和圆形框架95,环形板91安装于塔体1内,环形板91内壁安装有下凸缘92,圆形框架95外壁安装有上凸缘93,上凸缘93与下凸缘9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上凸缘93与下凸缘92之间设有密封圈94,圆形框架95内安装有两张钢丝网96,钢丝网96内填充有活性炭,塔体1顶部设有出气口10,密封圈94用于防止酸雾从上凸缘93与下凸缘92之间溢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用于吸附酸雾中的细小颗粒,后期活性炭的更换只需拆卸钢丝网96,取出活性炭即可。

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进水管8,进气管4内的酸雾进入塔体1内,向上流窜的酸雾气体,使得旋流板5旋转,酸雾与水雾充分结合,水雾吸收大颗粒之后,从塔体1内壁流入沉淀槽3内,然后酸雾进入过滤装置9,经由活性炭吸收,最后从出气口10排出,后期只需定期沉淀槽3和更换活性炭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