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排污深层砂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303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排污深层砂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液分离、缓释调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排污深层砂缸。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环保概念深入人心,各种环保设备层出不穷,在固液分离、污水处理、调节水质领域人们广泛采用过滤砂缸,参照图1,砂缸内设有上布水器3、下布水器5各一套,中间填充滤料,工作时打开第一阀门1和第四阀门7,并关闭第二阀门9和第三阀门6,污水或待调质的水通过第一阀门1进入上布水器3,均匀流入砂缸,通过滤料后再经过下布水器5,从第四阀门7流出洁净或者调质过的水;使用一段时间后,滤缸内会积累较多的污物,堵塞滤料,必须进行排放,才能保证过滤效果,排放时,关闭第一阀门1和第四阀门7,同时打开第二阀门9和第三阀门6,净水通过第三阀门6和下布水器5进入,从下往上通过滤层,将污物带动到滤料上层并经上布水器3和第二阀门9排出。在实际反冲过程中,比重轻的污水污物通过上布水器3溢流排掉,比重大的污水污物则无法通过上布水器3排出,长时间使用后就会在滤料上层形成板结层,造成滤水效果变差或完全失效,只能打开排砂口8,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人工更换滤料,换下的滤料只能成为废料,不单造成了造成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增加了环保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排出滤料上层比重不同的各种污水污物,滤料使用时间成倍增加,使用成本明显下降的高效排污深层砂缸。

本实用新型的目标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排污深层砂缸,包括缸体组件、上布水组件、下布水组件和滤料层,所述的缸体组件包括缸体、上布水器入口和下布水器入口,所述的上布水组件包括上布水器主管和上布水器支管,所述的下布水器组件包括下布水器支管和下布水主管,其特点是在缸体内下设有用于排放缸体内污物的排污装置,所述的排污装置包括排污总管、排污支管和安装有阀门的排污管,环状排污总管上间隔设有竖直设置的排污支管,排污支管上设有污水进口,带有阀门的排污管连接连通排污总管,排污总管和排污支管的下部埋于滤料层中且排污支管上部穿过重质污水层、中间污水层和轻质污水层,排污管的阀门设置在缸体外。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污水进口的孔径由上而下逐渐变小。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除了设置了上、下布水器,还增加设置了排污装置,原来上布水器的布水和排污功能只采用布水功能,排污功能交由排污装置承担,排污支管竖直布置于环形排污总管上,排污支管接触滤料的下端埋入滤料中一部分,这样可以使比重不同的污水污物同时接触排污支管,从而彻底排除所有污水污物;污物由环形排污管汇总到排污总管,排污总管是一种倒虹吸管,与水体的自身压力相结合使排污支管表面形成负压,从而高效、彻底、全方位的排除污物;当砂缸反冲时,关闭上布水器,打开反冲泵,通过控制下布水器和排污总管阀门,达到彻底排除滤料上层污水污物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污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缸体组件,200、上布水器组件,300、下布水器组件,400、滤料层,500、排污装置,101、上布水器入口,102、缸体,103、下布水器入口,201、上布水器主管,202、上布水器支管,301、下布水器主管,302、下布水器支管,501、排污总管,502排污支管,503、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透洗防堵塞深层砂缸,参照图2、图3,包括安装在缸体组件100内的上布水组件200、下布水组件300和滤料层400,所述的缸体组件100包括上布水器入口101、缸体102和下布水器入口103,上布水器入口101设置在缸体102的顶部,下布水器入口104设置在缸体102的底部,为了排放滤料,可以在缸体102底部安装带有阀门的排沙管(图中未示出),缸体102内中下部设有滤料层400;所述的上布水组件200用于从缸体102内上部布撒污水,包括上布水器主管201和上布水器支管202,多根上布水器支管202安装在上布水器主管201上,污水进入上布水器主管201后分散进入上布水器支管202,然后通过上布水器支管202上的小孔均匀布洒污水到滤料层400上,上布水器主管201通过缸体102上部的上布水器入口101穿出缸体102与外部设备连接,如接驳于污水泵等;所述的下布水器组件300安装在缸体102的底部,包括下布水器支管302和下布水器主管301,下布水器主管301通过缸体102上部的下布水器入口103穿出缸体102与外部设备连接,如接驳于反冲泵、滤后水回收设备等;在缸体102内设有用于排放缸体内污物的排污装置500,所述的排污装置500包括排污总管501、排污支管502和安装有阀门的排污管503,环状排污总管501上间隔设有竖直设置的排污支管502,排污支管502上设有污水进口,带有阀门的排污管503连接连通排污总管501,排污管503的阀门设置在缸体102外,排污总管501和排污支管502的下部埋于滤料层400中且排污支管502上部穿过重质污水层、中间污水层和轻质污水层,这样的设计便于同时排出不同比重的污水污物;打开排污管503上的阀门,通过虹吸作用和水重力的作用,在排污支管502周围形成负压,周围的不同比重的污水污物被负压高效吸入排污总管501、并经排污管503排出,从而解决了传统砂缸的排污不彻底的缺陷。反冲时,关闭下布水器主管301的排水阀门,联通反冲泵,反冲水通过下布水器支管302进入滤料层400,松散冲洗滤料,并将污物带到滤料层400上层,通过排污装置500排出缸体102。

为了更好地排放污物,所述的排污支管502的污水进口孔径由上而下逐渐变小,下部采用小孔径污水进口便于阻挡滤料排出缸体102,上部大孔径便于排出结块的污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