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车上的废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8148发布日期:2018-07-24 19:1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餐厨垃圾车。



背景技术:

目前,餐厨垃圾车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由于餐厨垃圾车设有一用于盛装餐厨垃圾的箱体,绝大部分箱体是铁制的,由于餐厨垃圾的含水比例高,餐厨垃圾中的水分很容易侵蚀箱体的底板,如果不及时排出餐厨垃圾中的水分,底板会锈迹斑斑,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餐厨垃圾车上的废液处理装置,以免餐厨垃圾中的水分积留在底板上造成底板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餐厨垃圾车上的废液处理装置,包括用于盛装餐厨垃圾的箱体,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底侧的底板,还包括安装在箱体底部外壁的废水箱,所述底板上均布有多片筛网状的过滤网板,所述废水箱上端通过过滤网板与箱体内腔相连通,所述废水箱一侧连通有用于排出废水箱内废水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排水端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密封排水管的管盖,所述废水箱底部外壁安装有给废水箱底部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便于排出箱体内的废液,餐厨垃圾中的水分通过过滤网板流入废水箱中,当需要排出废水箱中的废液时,可打开管盖,在排水管上外接抽吸装置,利用抽吸装置将废水箱中的废液抽吸出来;其二,能够适应寒冬环境下的工况,由于设置了加热部件,可对废水箱底部外壁进行加热以融化废水箱内的冰块,使得废水箱内不会结冰,由于过滤网板处于废水箱上端位置,加热时热气上升使得过滤网板变热,可以使得过滤网板上不会产生冰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盛满清水的、固定在废水箱底部外壁上的热水箱,还包括固定安装在热水箱外壁上的加热器,还包括安装在加热器的能量输出端的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处于热水箱内腔中。热水箱可以将热量传递给废水箱,而且,电阻丝处于热水箱内腔中,不会烤坏废水箱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废水箱内壁底部上与过滤网板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倾斜的斜底面,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与斜底面最低端相接,所述斜底面最高端设有用于冲洗斜底面的冲洗部件。斜底面的设置则便于废液流动到排水管的进水端,以便排出废水箱内的废液,冲洗部件的设置则加快了废液排出的进程,也防止废液积留在斜底面上,冲洗部件可定期对斜底面进行清洗,以保证斜底面的清洁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冲洗部件包括喷嘴、水泵,所述喷嘴的出水端与废水箱内腔相连通并斜对废水箱的斜底面,所述喷嘴的进水端与水泵的泵出端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吸水端与热水箱相连通。可合理运用水资源,不用专门外接水箱来冲洗斜底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图。

图2为箱体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1a底板,1b过滤网板,2废水箱,2a斜底面,2b排水管,2c管盖,3热水箱,4加热器,5电阻丝,6水泵,7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餐厨垃圾车上的废液处理装置,包括用于盛装餐厨垃圾的箱体1,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底侧的底板1a,还包括安装在箱体1底部外壁的废水箱2,底板1a上均布有多片筛网状的过滤网板1b,废水箱2上端通过过滤网板1b与箱体1内腔相连通,废水箱2一侧连通有用于排出废水箱2内废水的排水管2b,排水管2b的排水端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密封排水管2b的管盖2c,废水箱2底部外壁安装有给废水箱2底部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

当餐厨垃圾堆积在箱体1的底板1a上时,餐厨垃圾中的水分通过过滤网板1b流入废水箱2中,当需要排出废水箱2中的废液时,可打开管盖2c,在排水管2b上外接抽吸装置,利用抽吸装置将废水箱2中的废液抽吸出来;由于设置了加热部件,可对废水箱2底部外壁进行加热以融化废水箱2内的冰块,使得废水箱2内不会结冰,由于过滤网板1b处于废水箱2上端位置,加热时热气上升使得过滤网板1b变热,可以使得过滤网板1b上不会产生冰渣。

上述加热部件包括盛满清水的、固定在废水箱2底部外壁上的热水箱3,还包括固定安装在热水箱3外壁上的加热器4,还包括安装在加热器4的能量输出端的电阻丝5,电阻丝5处于热水箱3内腔中。不会烤坏废水箱2底部。

上述废水箱2内壁底部上与过滤网板1b相对应的部分设置有倾斜的斜底面2a,排水管2b的进水端与斜底面2a最低端相接,斜底面2a最高端设有用于冲洗斜底面2a的冲洗部件;冲洗部件包括喷嘴7、水泵6,喷嘴7的出水端与废水箱2内腔相连通并斜对废水箱2的斜底面2a,喷嘴7的进水端与水泵6的泵出端相连通,水泵6的吸水端与热水箱3相连通。

斜底面2a的设置则便于废液流动到排水管2b的进水端,以便排出废水箱2内的废液,冲洗部件的设置则加快了废液排出的进程,也防止废液积留在斜底面2a上;可合理运用水资源,不用专门外接水箱来冲洗斜底面2a。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