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污水池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6133发布日期:2018-07-13 16:5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污水池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污水过滤中,其中有个工序时污水的沉淀,沉淀放置于沉淀池中实现,沉淀后,沉淀池底面会积累厚厚的一层污泥,然后污水在排入下一工序进行过滤,但是如果污泥过厚不排出,那么在上层过滤后的污水在流动时会带动底部的污泥,使得水体再次出现浑浊。另外,现有技术中都是污水排光后再排出这些污泥,不能在污水还存在于污水池的时候进行排污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污水池处理系统,用来解决现有的污水池结构缺陷导致的池底淤泥无法在污水池中存在污水的情况下排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污水池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沉淀池,所述污水沉淀池从上到下包括方形区、缓冲区和弧形区,所述弧形区内横向设有第一绞龙,所述污水沉淀池右侧外壁于第一绞龙对应位置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穿过污水沉淀池侧壁与第一绞龙传动连接,所述污水沉淀池左侧外壁设有与污水沉淀池内部相连通的第一容纳管,所述第一容纳管左端密封,所述第一容纳管右侧内部上端面设有支撑架,所述第一绞龙左端套设在支撑架内,所述污水沉淀池左方倾斜设置有与第一容纳管相互垂直的并且向前倾斜的第二容纳管,所述第二容纳管与第一容纳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容纳管内设有第二绞龙,所述第二容纳管下方设有轴承座,所述第二绞龙下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二容纳管上端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套设在第二绞龙上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内径尺寸大于第二容纳管的外径尺寸,所述内筒外壁设有过滤孔,所述内筒上端面设有挡板,所述外筒前端面于挡板上方设有缺口,所述外筒上端面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动力输出轴穿过外筒上壁与第二绞龙传动连接,所述外筒下端面于内筒外侧设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自由端位于污水沉淀池内,所述过滤装置前方设有收集筒,所述收集筒上端端口位置与外筒的缺口位置向对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污水在污水沉淀池内沉淀,沉淀物在重力的作用下集中于污水沉淀池的弧形区内,第一绞龙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转动,推动沉淀物向左移动至第一容纳管内,再由第二电机带动着转动的第二绞龙的推动下向上移动至过滤装置中,此时,第二绞龙带入到过滤装置中的水经过内套的过滤后,从过滤孔进入外筒内,再经由回水管进入污水沉淀池,而沉淀物继续上升至挡板上端面,然后从缺口离开外筒进入收集筒。这样的结构设计,可在污水沉淀池中存在污水的情况下,把沉淀物排出。

进一步限定,所述污水沉淀池内横向设有多个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由两块条形板构成上窄下宽的三角形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污水在污水沉淀池内部沉淀时,三角板上方的沉淀物从两个相邻三角板之间的间隙掉落在污水沉淀池底部,沉淀物在第一绞龙的带动下向左移动时,此时,由于三角板下部面积更大,可把三角板下方的沉淀物遮挡住,减少三角板下方的沉淀物到达三角板上方的数量。

进一步限定,所述三角板内侧设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通过轴承套设在污水沉淀池的左右两侧侧壁上,所述翻转轴右端穿过污水沉淀池右侧侧壁,所述翻转轴于污水沉淀池右侧侧壁外侧设有传动齿轮,所述污水沉淀池右侧外壁于翻转轴上方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设有同步齿形带,所述主动齿轮通过同步齿形带带动传动齿轮,所述污水沉淀池右侧侧壁外侧还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轴传动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三角板上方积累了过多的沉淀物以后,可通过第三电机带动主动轴转动的方式,使三角板在同步齿形带的带动下围绕各自翻转轴转动,从而把三角板上积累的沉淀物甩落,防止三角板上端面的沉淀物过多,导致沉淀物无法进入弧形区的问题。

进一步限定,所述污水沉淀池外壁设有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信号接收器、单片机和执行电路,所述信号接收器、单片机和执行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与执行电路电连接,所述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污水池处理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中心,所述远程控制中心与主机信号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远程控制中心发送信号至主机内的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传输给主机的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执行电路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工作,通过远程控制中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工作,实现污水厂处理系统的远程控制。

进一步限定,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MCS-51,51系列的单片机。这样的结构设计,可简化结构,节约成本。

进一步限定,所述同步齿形带正反两面均设有齿,所述同步齿形带交叉绕设在多个传动齿轮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三角板在第三电机的带动下,相邻两个三角板的翻转方向相反,能更加轻易地把三角板上积累的沉淀物甩落,并且可在只使用张紧轮,不使用支撑轮的情况下保证主动轴的动力更加高效地传递到传动齿轮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污水池处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污水池处理系统实施例的系统方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污水沉淀池1、方形区11、缓冲区12、弧形区13、第一绞龙2、第一电机21、第一容纳管3、支撑架31、第二容纳管4、第二绞龙41、轴承座42、外筒51、内筒52、挡板521、第二电机53、回水管54、收集筒6、三角板7、翻转轴71、传动齿轮72、主动轴8、主动齿轮81、同步齿形带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污水池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沉淀池1,污水沉淀池1从上到下包括方形区11、缓冲区12和弧形区13,弧形区13内横向设有第一绞龙2,污水沉淀池1右侧外壁于第一绞龙2对应位置设有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的动力输出轴穿过污水沉淀池1侧壁与第一绞龙2传动连接,污水沉淀池1左侧外壁设有与污水沉淀池1内部相连通的第一容纳管3,第一容纳管3左端密封,第一容纳管3右侧内部上端面设有支撑架31,第一绞龙2左端套设在支撑架31内,污水沉淀池1左方倾斜设置有与第一容纳管3相互垂直的并且向前倾斜的第二容纳管4,第二容纳管4与第一容纳管3相互连通,第二容纳管4内设有第二绞龙41,第二容纳管4下方设有轴承座42,第二绞龙41下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42连接,第二容纳管4上端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套设在第二绞龙41上端,过滤装置包括外筒51和内筒52,外筒51内径尺寸大于第二容纳管4的外径尺寸,内筒52外壁设有过滤孔,内筒52上端面设有挡板521,外筒51前端面于挡板521上方设有缺口,外筒51上端面设有第二电机53,第二电机53动力输出轴穿过外筒51上壁与第二绞龙41传动连接,外筒51下端面于内筒52外侧设有回水管54,回水管54自由端位于污水沉淀池1内,过滤装置前方设有收集筒6,收集筒6上端端口位置与外筒51的缺口位置向对应。

本实施例中,污水在污水沉淀池1内沉淀,沉淀物在重力的作用下集中于污水沉淀池1的弧形区13内,第一绞龙2在第一电机21的作用下转动,推动沉淀物向左移动至第一容纳管3内,再由第二电机53带动着转动的第二绞龙41的推动下向上移动至过滤装置中,此时,第二绞龙41带入到过滤装置中的水经过内套52的过滤后,从过滤孔进入外筒51内,再经由回水管54进入污水沉淀池1,而沉淀物继续上升至挡板521上端面,然后从缺口离开外筒51进入收集筒6。这样的结构设计,可在污水沉淀池1中存在污水的情况下,把沉淀物排出。

优选,污水沉淀池1内横向设有多个三角板7,三角板7由两块条形板构成上窄下宽的三角形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污水在污水沉淀池1内部沉淀时,三角板7上方的沉淀物从两个相邻三角板7之间的间隙掉落在污水沉淀池1底部,沉淀物在第一绞龙2的带动下向左移动时,此时,由于三角板7下部面积更大,可把三角板7下方的沉淀物遮挡住,减少三角板7下方的沉淀物到达三角板7上方的数量。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他遮挡的结构设计。

优选,三角板7内侧设有翻转轴71,翻转轴71通过轴承套设在污水沉淀池1的左右两侧侧壁上,翻转轴71右端穿过污水沉淀池1右侧侧壁,翻转轴71于污水沉淀池1右侧侧壁外侧设有传动齿轮72,污水沉淀池1右侧外壁于翻转轴71上方设有主动轴8,主动轴8上设有主动齿轮81,主动齿轮81上设有同步齿形带82,主动齿轮81通过同步齿形带82带动传动齿轮72,污水沉淀池1右侧侧壁外侧还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轴8传动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三角板7上方积累了过多的沉淀物以后,可通过第三电机带动主动轴8转动的方式,使三角板7在同步齿形带82的带动下围绕各自翻转轴71转动,从而把三角板7上积累的沉淀物甩落,防止三角板7上端面的沉淀物过多,导致沉淀物无法进入弧形区13的问题。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他可清理三角板7上端面沉淀物的结构设计。

优选,污水沉淀池1外壁设有主机,主机包括信号接收器、单片机和执行电路,信号接收器、单片机和执行电路依次电连接,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53和第三电机均与执行电路电连接,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污水池处理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中心,远程控制中心与主机信号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远程控制中心发送信号至主机内的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传输给主机的单片机,单片机通过执行电路控制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53和第三电机工作,通过远程控制中心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53和第三电机工作,实现污水厂处理系统的远程控制。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

优选,单片机的型号为MCS-51,51系列的单片机。这样的结构设计,可简化结构,节约成本。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单片机的型号。

优选,同步齿形带82正反两面均设有齿,同步齿形带82交叉绕设在多个传动齿轮72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三角板7在第三电机的带动下,相邻两个三角板7的翻转方向相反,能更加轻易地把三角板7上积累的沉淀物甩落,并且可在只使用张紧轮,不使用支撑轮的情况下保证主动轴8的动力更加高效地传递到传动齿轮72上。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污水池处理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