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煮器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0534发布日期:2018-08-21 17:24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器皿,具体的说是一种蒸煮器皿。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常需要一些密封性能较高的器皿对样品进行高温加热,现有的技术中,在加热过程中,盖子与加热装置之间会出现松动、漏气等现象产生,导致加工出来的产品不合格,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蒸煮器皿。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蒸煮器皿,包括:器皿本体1、螺纹柱2和安装在器皿本体的上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上设置有螺纹孔31,所述上盖3内开设有活塞腔32,所述螺纹柱2的一端穿过螺纹孔31与活塞4固定连接且螺纹柱2的一端贯穿活塞4,所述活塞4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41;所述器皿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环形凸台41相配合的阶梯沉孔11,所述器皿本体1内设置有蒸煮腔12;所述蒸煮腔12的顶部设置有1号通风口13,所述活塞4上设置有通风通道42,所述通风通道42一端与1号通风口13连通,所述器皿本体1上设置有通风通道42另一端相通的2号通风口14。

优选的,所述蒸煮腔12的顶部由上向下开设有沉孔15,所述沉孔15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柱2上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环形凸台41与阶梯沉孔11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密封圈5。

优选的,所述螺纹柱2与活塞4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垫圈6。

优选的,所述螺纹柱2的上端安装有旋转把手7。

优选的,所述活塞腔32的内径大于活塞4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上盖安装在器皿本体上,旋转螺纹柱,通过螺纹柱带动活塞与器皿本体上的阶梯沉孔密封接触,直至螺纹柱旋进沉孔内,使活塞与器皿本体充分接触,保证了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螺柱带动活塞将器皿密封,并且使螺纹柱旋进器皿本体上的沉孔内,固定了活塞的稳定性;通过密封圈和垫圈进一步使器皿在使用过程达到密封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煮器皿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器皿本体,11-阶梯沉孔,12-蒸煮腔,13-1号通风口,14-2号通风口,15-沉孔;

2-螺纹柱;

3-上盖,31-螺纹孔,32-活塞腔;

4-活塞,41-环形凸台,42-通风通道;

5-密封圈;6-垫圈;7-旋转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例。

如图1所示,一种蒸煮器皿,包括:器皿本体1、螺纹柱2和安装在器皿本体的上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上设置有螺纹孔31,所述上盖3内开设有活塞腔32,所述螺纹柱2的一端穿过螺纹孔31与活塞4固定连接且螺纹柱2的一端贯穿活塞4,所述活塞4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41;所述器皿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环形凸台41相配合的阶梯沉孔11,所述器皿本体1内设置有蒸煮腔12;所述蒸煮腔12的顶部设置有1号通风口13,所述活塞4上设置有通风通道42,所述通风通道42一端与1号通风口13连通,所述器皿本体1上设置有通风通道42另一端相通的2号通风口14。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蒸煮腔12的顶部由上向下开设有沉孔15,所述沉孔15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柱2上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环形凸台41与阶梯沉孔11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密封圈5。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螺纹柱2与活塞4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垫圈6。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螺纹柱2的上端安装有旋转把手7。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活塞腔32的内径大于活塞4的直径;不工作时,活塞可以处于上盖的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