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加热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9159发布日期:2018-12-21 19:4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加热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加热混合机,用于高粘度级物料的混合生产。



背景技术:

自加热混合机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设备。在混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物料接触表面积,以促进化学反应;还能够加速物理变化。

自加热混合机是一些合成物生产装置中的重要设备,在混合搅拌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高黏度物料在设备及管道中极易“架桥”、粘连,给混合、输送带来很大麻烦,自加热混合机生产效果不好,会造成原料的浪费,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同时,一些较为大块的物料还需要自加热混合机具有一定的粉碎功能。

此外,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我公司经摸索和改进国内厂家生产的自加热混合机后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适用于高粘度级物料的自加热混合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加热混合机,其特征是,包括混合筒体、电机、轴承箱、主驱动轴、螺带转轮和两根非对称螺带,所述的混合筒体上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主驱动轴驱动螺带转轮转动,电机与主驱动轴间安装有轴承箱,螺带转轮带动两根非对称螺带转动,还包括有粉碎轮、出料口混合腔、电加热环和溢流口,所述的粉碎轮安装在主驱动轴上,且位于两根非对称螺带间的空腔内;所述的混合筒体底部的出料口处设有出料口混合腔,出料口混合腔内安装有一根与主驱动轴传动连接的辅驱动轴和一根安装在辅驱动轴上的辅螺带,所述的混合筒体外安装有电加热环;所述的混合筒体上部的侧面安装有溢流口,所述的混合筒体为锥形结构。传统的自加热混合机不带有粉碎装置,因此在混合的过程中无法对大体积物料进行有效的粉碎,大体积物料容易聚合到混合筒体中间的腔体内,因此混合效果差;同时传统的自加热混合机在混合高粘度级物料时,由于高黏度物料在设备及管道中极易“架桥”,给输送带来很大麻烦,因此我们在出料口出安装了出料口混合腔 ,辅助混合,不至于堵住出料口。在混合筒体上部的侧面安装有溢流口,主要是为防止操作人员将混合机内物料位置加高,造成转动系统扭矩过大,损坏设备,因此在设备上增开了一个溢流口;本实施例的混合筒体为锥形结构,该结构使出料迅速、干净、无积料,无出料死角。

作为优选,所述的螺带转轮包括上转轮和下转轮。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筒盖,所述的混合筒体上安装有筒盖,筒盖上设有进料口。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减速机,减速机安装在混合筒体上,电机和减速机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粉碎轮包括三根弯齿状粉碎刀片。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出料阀,所述的出料口混合腔底部安装有出料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筒盖设有观察窗。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加热环有二道,且均匀分布于混合筒体上。保证物料在混合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温度调节功能,满足一些物料物理特性,以及一些内部化学反映的温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现有自加热混合机进行改造,本产品可以粉碎和混合大块的物料,使用本产品的物料混合均匀、迅速、反应充分;同时保证出料口物料不会堵塞,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可靠,达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为企业节约了资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粉碎轮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混合筒体1、电机2、轴承箱3、主驱动轴4、螺带转轮5、上转轮51、下转轮52、两根非对称螺带6、两根非对称螺带间的空腔61、粉碎轮7、粉碎刀片71、出料口混合腔8、辅驱动轴81、辅螺带82、出料阀83、筒盖9、进料口91、观察窗92、减速机10、电加热环11、溢流口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3,本产品包括混合筒体1、电机2、轴承箱3、主驱动轴4、螺带转轮5和两根非对称螺带6,混合筒体1上安装有电机2,电机2通过主驱动轴4驱动螺带转轮5转动,电机2与主驱动轴4间安装有轴承箱3,螺带转轮5包括上转轮51和下转轮52,螺带转轮5带动两根非对称螺带6转动,本实施例还包括有粉碎轮7、出料口混合腔8、电加热环11和溢流口12,粉碎轮7安装在主驱动轴4上,且位于两根非对称螺带间的空腔61内,粉碎轮7包括三根弯齿状粉碎刀片71;混合筒体1底部的出料口处设有出料口混合腔8,出料口混合腔8内安装有一根与主驱动轴4传动连接的辅驱动轴81和一根安装在辅驱动轴81上的辅螺带82。传统的自加热混合机不带有粉碎装置,因此在混合的过程中无法对大体积物料进行有效的粉碎,大体积物料容易聚合到混合筒体1中间的腔体内,因此混合效果差;同时传统的自加热混合机在混合高粘度级物料时,由于高黏度物料在设备及管道中极易“架桥”,给输送带来很大麻烦,因此我们在出料口出安装了出料口混合腔8 ,辅助混合,不至于堵住出料口。同时本实施例的混合筒体1外安装有电加热环11,电加热环11有二道,且均匀分布于混合筒体上,能够保证物料在混合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温度调节功能,满足一些物料物理特性,以及一些内部化学反映的温度要求。在混合筒体1上部的侧面安装有溢流口12,主要是为防止操作人员将混合机内物料位置加高,造成转动系统扭矩过大,损坏设备,因此在设备上增开了一个溢流口12;本实施例的混合筒体1为锥形结构,该结构使出料迅速、干净、无积料,无出料死角。

本实施例还包括有筒盖9、减速机10,混合筒体1上安装有筒盖9,筒盖9上设有进料口91和观察窗92;减速机10安装在混合筒体1上,电机2和减速机10连接。

本实施例还包括有出料阀83,出料口混合腔8底部安装有出料阀83。

由于大多数使用该设备的厂家,只是为了将物料混合均匀,在实际生产运行中都是采用向上抛料,靠物料自然沉降而达到目的;在日常的生产中,该自加热混合机的作用不仅仅是混合作用,还要考虑易于输送,因此我公司将设备的旋转方向改为向下挤压混合并输送的方式,改造中要将联轴器等的连接螺栓改为左旋,以防止其在运转中出现松动、脱落,甚至造成设备事故。

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启动自加热混合机电机2,电机2驱动主驱动轴4转动后带动两根非对称螺带6完成常规混合动作,如遇大块物料聚合,可通过主驱动轴4上的粉碎轮7打碎;同时在下端的出料口处的辅驱动轴81转动带动的辅螺带82,混合出料口混合腔8内的物料,使得出料口不至于被高粘度级物料堵塞,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下推作用,使得混合好的物料向下推送,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