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聚氯氰凝华结晶尾气资源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4637发布日期:2018-07-24 20:5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聚氯氰凝华结晶尾气资源化工艺。



背景技术:

三聚氯氰生产工艺中,氯氰单体在聚合炉中高温自聚得到三聚氯氰,在结晶器中加入冷风凝华结晶分离三聚氯氰后,其尾气中含有未反应氯氰单体、未凝华结晶的三聚氯氰、氯气等有害组份,直接排放大气对环境危害极大。

传统三聚氯氰生产工艺是用碱液对尾气中的有害组份进行多级吸收,使其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后排放,但此工艺只是将污染物中大气中转移至水体,吸收产生的废液还需进行无害化处理才能排放,且无害化处理难度极大。现有工艺中存在以下不足:

(1)液碱洗涤吸收造成尾气中可利用资源三聚氯氰、氯气、氯氰单体浪费;

(2)消耗碱液多、处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三聚氯氰凝华结晶尾气资源化工艺。由于氯气和氯化氰的液化温度与空气的液化温度相差较大,本发明利用这一原理,将凝华结晶尾气经过预处理后加压冷却,液化温度高的气体首先被冷凝,从而实现气体中各组分的分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三聚氯氰凝华结晶尾气资源化工艺,步骤如下:

从凝华结晶器v08出来的三聚氯氰凝华结晶尾气直接进入干燥塔t01中,在干燥塔t01中采用多种混合干燥介质进行深度干燥,除去水分,得到露点低于-100℃的干燥尾气;干燥尾气进入空气冷却器e02中,冷却到15℃,充分凝华结晶尾气中的三聚氯氰;空气冷却器e02中的已充分凝华结晶尾气中的三聚氯氰后,进入气固分离器f03,将凝华下来的三聚氯氰固体分离,得到含氯气和氯化氰的预处理尾气;

预处理尾气进入至压缩机c04,经压缩机c04增压至1.9mpa,再次进入一级高压冷却器e05冷却至0℃,进一步经过二级高压冷却器e06冷却至-25℃,最后进入气液分离罐v07,将液化的氯气和氯化氰分离;液相输送至氯化氰合成工段回收利用;气相经调节阀节流至20kpa,温度降低至-35℃后返回凝华结晶器v08,继续冷却凝华三聚氯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处理三聚氯氰尾气,与原有的液碱洗涤工艺相比,每生产一吨三聚氯氰可节省0.5吨30%的液碱,同时回收约20kg的氯气、5kg的氯化氰和15kg的三聚氯氰,实现三聚氯氰尾气的资源化全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示意图。

图中:t01干燥塔;e02冷却器;f03气固分离器;c04压缩机;e05一级高压冷却器;e06二级高压冷却器;v07气液分离罐;v08凝华结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一种三聚氯氰凝华结晶尾气资源化工艺,步骤如下:

从凝华结晶器v08出来的三聚氯氰凝华结晶尾气直接进入干燥塔t01中,在干燥塔t01中采用多种混合干燥介质进行深度干燥,除去水分,得到露点低于-100℃的干燥尾气;干燥尾气进入空气冷却器e02中,冷却到15℃,充分凝华结晶尾气中的三聚氯氰;空气冷却器e02中的已充分凝华结晶尾气中的三聚氯氰后,进入气固分离器f03,将凝华下来的三聚氯氰固体分离,得到含氯气和氯化氰的预处理尾气;

预处理尾气进入至压缩机c04,经压缩机c04增压至1.9mpa,再次进入一级高压冷却器e05冷却至0℃,进一步经过二级高压冷却器e06冷却至-25℃,最后进入气液分离罐v07,将液化的氯气和氯化氰分离;液相输送至氯化氰合成工段回收利用;气相经调节阀节流至20kpa,温度降低至-35℃后返回凝华结晶器v08,继续冷却凝华三聚氯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三聚氯氰凝华结晶尾气资源化工艺,从三聚氯氰凝华结晶尾气进入干燥塔中,经多种混合干燥介质深度干燥除去水分,得到露点低于‑100℃的干燥尾气;干燥尾气进入空气冷却器中,冷却到15℃,充分凝华结晶尾气中的三聚氯氰,再进入气固分离器,得到含氯气和氯化氰的预处理尾气;预处理尾气经压缩机增压至1.9Mpa,进入一级高压冷却器冷却至0℃,再经过二级高压冷却器冷却至‑25℃,进入气液分离罐,将液化的氯气和氯化氰分离;液相输送至氯化氰合成工段回收利用;气相经调节阀节流至20Kpa,温度降低至‑35℃后返回凝华结晶器V08,继续冷却凝华三聚氯氰。采用本发明处理三聚氯氰尾气,实现三聚氯氰尾气的资源化全循环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至寻;张佳兴;陈光强;李洪刚;冯天瀚;尹政清;杨金宝;刘进波;吴丹;梁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紫光英力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2.05
技术公布日:2018.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