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齿轮的浸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2616发布日期:2018-09-14 22:5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齿轮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齿轮的浸油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作为一种传动机械的器件,不仅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经常浸油,以增加使用时的润滑功能,减少磨损;在加工配装或出厂前也都需要经过一道浸油工序,现有技术中的齿轮通常都使用机械式的浸油方式对齿轮进行浸油。但是在冬天,气温较低,冬天在进行对齿轮的浸油时,浸润油会发生凝固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浸油槽或浸油箱的内侧的底部上安装加热件,虽然解决了冬天在进行对齿轮的浸油时,浸润油会发生凝固的现象,但是由于加热件大多安装在底部,无法对浸油箱的中部的浸润油进行加热,使浸润油受热不均匀,浸油箱的中部的浸润油无法完全被溶解,影响齿轮的浸油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方案意在提供一种用于齿轮的浸油装置,以解决无法对浸油箱的中部的浸润油进行加热,使浸润油受热不均匀,浸油箱的中部的浸润油无法完全被溶解,影响齿轮浸油效果的问题。

2.本方案中的端滑动连接有用于传送机械手的齿条传送架,包括支架、动力机构、机械手和浸油箱,所述支架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用于传送机械手的齿条传送架,支架的右上端转动连接有与齿条传送架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齿条传送架的左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机械手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气缸、气压杆和机械爪,所述机械手通过气缸和连接块可拆卸连接,所述气缸与气压杆固定连接,所述气压杆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浸油箱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用于加热的浸润油的加热件,浸油箱的内部侧面的中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竖直放置,第一转动杆的自由端通过弹簧与浸油箱的左侧壁活动连接,转轴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水平放置,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平台,第一转动平台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四磁铁和第五磁铁,第四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对面磁极为异极,第五磁铁上端面的磁极与第一磁铁的相对面磁极为异极,所述第一转动平台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自由活动安装有加热件。

启动动力机构,使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条传送架带动机械手可以移动至其他加工或检测装置传送过来的待浸油工件上方,比如齿轮,随后气压腔室调节机械手中气压杆的长度,使机械爪下移,然后开启机械爪抓取工件。随后再启动动力机构使机械爪连同待浸油的工件移动至浸油箱的上方,随后再次调节气压杆的长度可以使机械爪连同待浸油的工件一同进入浸油箱,此时气压杆也在下移,气压杆上的第二磁铁会移动至第四磁铁处,此时由于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相对面的磁极互为异极,根据异性相吸的原理,两者之间会产生吸引的磁场,当第二磁铁随着气压杆下移的过程中,两者之间产生的磁场会使第四磁铁不断向第二磁铁靠近;此时第一转动平台在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相互之间的磁力作用下会轻微向上转动;此时第五磁铁与第四磁铁为向气压杆方向倾斜,随着气压杆的继续下移,此时位于第二磁铁上方的第一磁铁会逐渐移动至第一转动平台处,此时第五磁铁处于倾斜状态,第五磁铁的上端面会与第一磁铁的端面相对,由于第五磁铁上端面的磁极为与第一磁铁自由端的磁性相反,异形相吸,两者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场,在磁力的作用下,第五磁铁会逐渐向第一磁铁反向靠近,从而使第一转动平台完全从水平状态转动为垂直状态。

当第一转动平台转动为垂直状态时,第一转动杆会从垂直状态顺时针转动成为水平状态,此时第一转动杆带动转轴顺时针运动,转轴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会使第二转动杆顺时针旋转,此时第二转动杆呈水平状态,此时横向布置的电加热管也会从水平状态变为垂直状态,当机械爪连同待浸油的工件一同进入浸油箱后,待浸油的工件不会与电加热管发生触碰,电加热管不会影响工件的浸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在浸油箱内部中部安装加热件,解决无法对浸油箱的中部的浸润油进行加热,使浸润油受热不均匀,浸油箱的中部的浸润油无法完全被溶解,影响齿轮的浸油效果的问题。

3.动力机构和机械爪的设置,可以自动抓取工件进行浸油,实现了机械化的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4.通过转轴,磁铁以及转动杆的设置,可以使中部的加热件在工件浸油的工程中可以自动旋转,避免工件与加热件发生触碰接触而损坏工件。

5.气缸控制机械手工作。

进一步,第二磁铁下方安装有第三磁铁,所述浸油箱的后侧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滑移槽,滑移槽内滑动安装有第六磁铁,所述第六磁铁与第三磁铁相对面的磁极为同极,所述中空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填满浸润油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的上端连通有单向进油管,所述单向进油管通过中空管上端的开口穿过并放置在浸油箱内,所述弹性气囊下端设有单向出油管,所述单向出油管通过中空管的下端开口放置于浸油箱的内部。

气压杆的在下移时,当气压杆的最下端的第三磁铁会移动至第六磁铁处时,两者相对面的磁极相同,会发生排斥,此时第六磁铁会在滑移槽内向弹性气囊的方向移动,并且会挤压弹性气囊,此时第六磁铁会挤压弹性气囊,弹性气囊在收到挤压后,此时弹性气囊内的浸润油会从单向出油管流入浸油箱内,而单向进油管会抽动浸油箱内的浸润油,此时浸油箱内的浸润油呈流动的状态,相当于在浸油箱进行流动搅拌,使浸油箱内的浸润油加热更加均匀同时不会发生沉淀分层,更有利于工件进行浸油。

进一步,动力机构包括驱动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一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可以控制齿轮正反旋转,有利于带动齿条传送架左右移动传送工件,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机械爪设置为两组,每组机械爪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组机械爪平行设置。

使机械手抓取工件更为灵活。

进一步,所述机械爪的下端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大小与所要加工的齿轮部件的直径相适应。

凹槽的设置可以与工件等部件吻合,提高工件浸油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浸油箱浸油箱为顶部敞口的长方体的箱体。

进一步,加热件为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棒与第二电机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齿轮的浸油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齿轮的浸油装置中中空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齿条传送架1、浸油箱2、支架3、驱动齿轮4、连接块5、气缸6、气压杆7、第一磁铁8、第二磁铁9、第三磁铁10、机械爪11、第四磁铁12、第五磁铁13、弹簧14、第一转动杆15、转轴16、第二转动杆17、第一支撑杆18、电加热棒19、第二支撑杆20、单向进油管21、单向出油管22、第六磁铁23、弹性气囊24、中空管2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用于齿轮的浸油装置,包括支架3和动力机构和机械手,支架3的上端滑动连接有用于传送机械手的齿条传送架1,支架3的右上端转动连接有与齿条传送架1的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4;齿条传送架1的左端焊接有一连接块5,连接块5的下方通过卡扣可拆卸的连接有机械手。动力机构包括用于启动驱动齿轮4转动的第一正反转电机(未图示)。

机械手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气缸6、气压杆7和机械爪11,机械手通过气缸6和连接块5通过可拆卸连接,气压腔室6的下方焊接有气压杆7,气压杆7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磁铁8、第二磁铁9和第三磁铁10。气压杆7的下端焊接有两组共四个机械爪11,每组机械爪11为相对设置的两个,两组机械爪11平行设置,与相应的待加工的齿轮部件相适应。

第一磁铁8和第二磁铁9的自由端一面的磁极为“n”极,第三磁铁10自由端一面的磁极为“n”极。

每个机械爪11的下端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凹槽,凹槽大小与所要加工的齿轮部件的直径相适应,以一组机械爪11闭合起来后能将相应齿轮工件夹紧为准。

机械手的下方放置有浸油箱2,浸油箱2外形为顶部敞口的长方体形的箱体,机械手中气压杆7在气缸6的控制下伸长,使气压杆7下端连接的机械爪11可伸入浸油箱2内。

浸油箱2的内侧壁上均安装有用于加热的浸润油的电加热棒19,浸油箱2的内部侧面的中部转动安装有一转轴16,转轴16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转动杆15,第一转动杆15竖直放置,第一转动杆15的上端通过弹簧14与浸油箱2的左侧壁活动连接,转轴16的下侧动安装有第二转动杆17,第二转动杆17水平放置,第一转动杆15的下端与第二转动杆17的左端焊接形成“l”形,此时转轴16位于两者的连接处。第一转动杆15的上端焊接有第一转动平台,第一转动平台的上端面焊接有第四磁铁12,第四磁铁12上装有第五磁铁13,第四磁铁12相对于第二磁铁9一面的磁极为“s”极,第五磁铁13上端面的磁极为“s”极;第一转动平台水平放置。第二转动杆17的右端焊接有用于支撑电加热棒19的第一支撑杆18,第一支撑杆18的右端同样安装有电加热棒19,电加热棒19为四根并且水平设置。

电加热棒19与第二电机连接(未图示)。

浸油箱2的后侧面的上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杆20,第二支撑杆20上焊接有一中空管25中空管25的左侧壁上开设有滑移槽,滑移槽内滑动安装有第六磁铁23,第六磁铁23与第三磁铁10相对面的磁极为“s”级;中空管25的内部粘接有弹性气囊24,弹性气囊24的上端连通有单向进油管21,单向进油管21通过中空管25上端的开口穿过并放置在浸油箱2内,弹性气囊24下端设有单向出油管22,单向出油管22穿过中空管25的下端开口,并位于浸油箱2的内部,初始状态时,弹性气囊24的内部填满有浸润油。

具体实施时,首先打开与电加热棒19连接的第二电机的开关,使浸油箱2内的电加热棒19对浸润油进行加热,由于电加热棒19安装在浸油箱2的内侧壁上以及浸油箱2的中部,此时可以对浸油箱2内的浸润油进行均匀的加热,使浸油箱2中部的浸润油也受到加热,提高了加热的速度。

随后,打开第一正反转电机的开关,此时与第一正反转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驱动齿轮4顺时针旋转,此时与驱动齿轮4啮合的齿条传送架1向左移动,随后启动气缸6调节机械手中气压杆7的长度,使机械爪11下移,然后开启机械爪11抓取在左侧的其他加工或检测装置传送过来的齿轮。抓取之后再次通过气缸6调节气压杆7的长度,使机械爪11移动,随后再次打开第一正反转电机的开关,此时驱动齿轮4逆时针旋转,使齿条传送架1向右移动,当机械手移动到浸油箱2正上方的位置时,关闭第一正反转电机的开关,使齿条传送架1不再移动。

此时第三次通过气缸6调节气压杆7的长度,使机械爪11以及机械爪11上抓取的工件缓慢下移至浸油箱2的开口处,在机械手下移的过程中,气压杆7的在下移时,当气压杆7的最下端的第三磁铁10会移动至第六磁铁23处时,两者相对面的磁极相同,会发生排斥,此时第六磁铁23会在滑移槽内向弹性气囊24的方向移动,并且会挤压弹性气囊24,弹性气囊24在受到挤压后,此时弹性气囊24内的浸润油会从单向出油管22流入浸油箱2内,当气压杆7继续下移时,第三磁铁10院里远离第六磁铁23,第六磁铁23不会再挤压弹性气囊24,弹性气囊24复位,单向进油管21会抽动浸油箱2中的浸润油。此时浸油箱2内的浸润油呈流动的状态,相当于在浸油箱2进行流动搅拌,使浸油箱2内的浸润油加热更加均匀同时不会发生沉淀分层,更有利于工件进行浸油。

当机械爪11连同待浸油的工件一同进入浸油箱2的时候,此时气压杆7也在下移,此时气压杆7上的第二磁铁9会移动至第四磁铁12处,此时由于第二磁铁9与第四磁铁12相对面的磁极互为异极,根据异性相吸的原理,两者之间会产生吸引的磁力,当第二磁铁9随着气压杆7下移的过程中,两者之间产生的磁场会使第四磁铁12不断向第二磁铁9靠近;此时第一转动平台在第二磁铁9与第四磁铁12相互之间的磁力作用下会轻微向上转动;此时第五磁铁13与第四磁铁12为向气压杆7方向倾斜,随着气压杆7的继续下移,此时位于第二磁铁9上方的第一磁铁8会逐渐移动至第一转动平台处,此时第五磁铁13处于倾斜状态,第五磁铁13的上端面会与第一磁铁8的端面相对,由于第五磁铁13上端面的磁极为“s”极,与第一磁铁8自由端的磁性相反,异性相吸,两者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场,在磁力的作用下,第五磁铁13会逐渐向第一磁铁8反向靠近,从而使第一转动平台完全从水平状态转动为垂直状态。

当第一转动平台转动为垂直状态时,第一转动杆15会从垂直状态顺时针转动成为水平状态,此时第一转动杆15带动转轴16顺时针运动,转轴16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会使第二转动杆17顺时针旋转,此时第二转动杆17呈竖直状态,此时横向布置的电加热棒19也会从水平状态变为垂直状态,当机械爪11连同待浸油的工件一同进入浸油箱2后,待浸油的工件不会与电加热棒19发生触碰,电加热棒19不会影响工件的浸油。

当工件浸过油之后,调节气缸,使整个机械手往上移动离开浸油箱2,随后再次停止移动,控制气缸让机械爪11连同浸油之后的工件在浸油箱2上方反复上下运动两至三次,然后再停顿两秒至秒,以保住浸油之后的工件不再有油滴滴落。此时的气压杆7的最下端的第三磁铁10会在第六磁铁23处进行上下运动,使第六磁铁23间歇的挤压弹性气囊24,让浸油箱2内的浸润油不断的进行循环流动。有利于浸润油的均匀受热同时浸润油自身的流动形成搅拌,使浸润油不会分层沉淀。

最后,再次打开第一正反转电机的开关,使第一正反转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驱动齿轮4逆时针旋转,此时与驱动齿轮4啮合的齿条传送架1向右移动,将工件放入在右侧的传出装置上传出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