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0415发布日期:2018-09-07 23:5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过滤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
背景技术
: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使用的洗涤剂、污水和垃圾,废水中细菌多且有异味。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过滤网,现有的过滤网对细菌和异味吸附效果不明显。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对废水中的异味和细菌具有有效的吸附作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其主体为钢质过滤网,所述钢质过滤网在生产过程中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包括:锰矿石粉、氯化锌、硅酸镁、聚丙烯酰胺、纳米改性活性炭和薄荷酮,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18-25份、氯化锌20-28份、硅酸镁18-26份、聚丙烯酰胺6-12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1-28份和薄荷酮4-10份。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18份、氯化锌20份、硅酸镁18份、聚丙烯酰胺6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1份和薄荷酮4份。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19份、氯化锌22份、硅酸镁19份、聚丙烯酰胺7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2份和薄荷酮5份。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20份、氯化锌23份、硅酸镁21份、聚丙烯酰胺8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3份和薄荷酮6份。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22份、氯化锌25份、硅酸镁24份、聚丙烯酰胺10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4份和薄荷酮8份。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23份、氯化锌26份、硅酸镁26份、聚丙烯酰胺12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7份和薄荷酮9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对废水中的异味和细菌具有有效的吸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称取:锰矿石粉18公斤、氯化锌20公斤、硅酸镁18公斤、聚丙烯酰胺6公斤、纳米改性活性炭21公斤和薄荷酮4公斤,制得本发明的吸附剂,再经过加工制得本发明的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实施例2:称取:锰矿石粉19公斤、氯化锌22公斤、硅酸镁19公斤、聚丙烯酰胺7公斤、纳米改性活性炭22公斤和薄荷酮5公斤,制得本发明的吸附剂,再经过加工制得本发明的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实施例3:称取:锰矿石粉20公斤、氯化锌23公斤、硅酸镁21公斤、聚丙烯酰胺8公斤、纳米改性活性炭23公斤和薄荷酮6公斤,制得本发明的吸附剂,再经过加工制得本发明的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实施例4:称取:锰矿石粉22公斤、氯化锌25公斤、硅酸镁24公斤、聚丙烯酰胺10公斤、纳米改性活性炭24公斤和薄荷酮8公斤,制得本发明的吸附剂,再经过加工制得本发明的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实施例5:称取:锰矿石粉23公斤、氯化锌26公斤、硅酸镁26公斤、聚丙烯酰胺12公斤、纳米改性活性炭27公斤和薄荷酮9公斤,制得本发明的吸附剂,再经过加工制得本发明的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将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1-5中的过滤网进行过滤测试,经过滤网过滤后的水质情况,结果如表1。表1:细菌去除率(%)异味去除率(%)实施例147.876.9实施例247.676.6实施例346.975.9实施例447.476.8实施例547.776.7现有产品21.951.8综上所述,本发明指出的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对废水中的异味和细菌具有有效的吸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技术特征: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其主体为钢质过滤网,所述钢质过滤网在生产过程中填充有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包括:锰矿石粉、氯化锌、硅酸镁、聚丙烯酰胺、纳米改性活性炭和薄荷酮,所述吸附剂中各成分所占重量份数:锰矿石粉18‑25份、氯化锌20‑28份、硅酸镁18‑26份、聚丙烯酰胺6‑12份、纳米改性活性炭21‑28份和薄荷酮4‑10份。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吸附废水中细菌和异味的过滤网,对废水中的异味和细菌具有有效的吸附作用。技术研发人员:臧传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清荷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18.04.02技术公布日:2018.09.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