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表皮的调质软化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98969发布日期:2018-09-21 22:12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小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表皮的调质软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的水分调节,就是通常所说的“着水”和“润麦”。即利用水、热作用和一定的润麦时间,使小麦的水分重新调整,改善其物理、生物化学和制粉工艺性能,以便获得更好的工艺效果。将适量生活用水加入原料小麦中的工艺手段称为着水,着水后的小麦在密闭的仓内静置一定的时间,称为润麦。

在小麦加工的前处理工序中,引起微生物数量增加的主要过程就是小麦调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时间久(普遍为20-30 h),且湿度较大(水分含量15%),为微生物的增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会造成小麦及小麦粉发热霉变,甚至产生真菌毒素,进而对小麦的品质和食用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小麦调质方法有:常温调质、加温调质和压裂调质。这些调质方法在小麦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调质时间长、均匀性差、仓容占用多和微生物滋生繁衍难以控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表皮的调质软化处理方法,提高调质效率,降低了小麦表面微生物滋生和繁衍,调质软化小麦表皮后有利于剥刮和研磨,制粉过程中出粉率高、灰分低,实现高效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麦表皮的调质软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清洗后小麦进行蒸汽软化处理;

(2)采用微波技术对小麦进行微膨化干燥处理;

(3)再对微膨化后的小麦进行真空着水处理,完成对小麦的调质软化处理,使小麦处于适合的制粉状态。

其中,所述蒸汽软化处理时间在10-20min,温度在45-55℃。

其中,所述蒸汽软化处理工序采用食用酒精的水溶液,酒精浓度在25-50%。

其中,所述蒸汽软化处理工序后与微膨化干燥之前还包括一次润麦处理,所述润麦条件为温度25-30℃,时间10-25min。

其中,所述微膨化干燥处理时间在3-8min,微波功率在0.8-1.3kW,微波温度在85-92℃。

其中,所述真空着水处理具体方法为:对小麦表面进行喷雾加水,混合均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真空度在-0.04~-0.07MPa,时间在10-15min。

其中,所述调质完成后的小麦含水量在12-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食用酒精的水蒸汽对小麦进行蒸汽软化处理,利用热-化学的方法处理,加快了水分对小麦的渗透速度,在短时间内实现润麦处理,利用小麦各组织结构层吸水能力和吸水速度的差异,使小麦各结构层之间发生分离,从而有利于小麦粉的剥刮,提高制粉效率,同时食用酒精的使用不仅达到杀菌效果,而且可赋予小麦一定的酒香味;再经微波加热处理产生的微膨化作用,促进小麦皮层与胚乳理化分离,同时可进一步提高对小麦的杀菌效果,再经真空调质处理,完成对小麦的调质软化处理,提高了小麦皮层韧性,使小麦处于适合的制粉状态,有效提高出粉率,降低面粉中灰分,降低调质过程中微生物的滋生和繁衍,从而改善面粉的工艺特性和食用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小麦表皮的调质软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浓度在30%的食用酒精水溶液对清洗后小麦进行蒸汽软化处理,蒸汽软化处理时间在15min,温度在50℃;

(2)蒸汽软化完成后在25-30℃温度条件下进行一次润麦处理,润麦时间在15min;

(3)采用微波技术对小麦进行微膨化干燥处理,处理时间在6min,微波功率在1.0kW,微波温度在90℃;

(4)再对微膨化后的小麦进行真空着水处理,对小麦表面进行喷雾加水,混合均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真空度在-0.07MPa,时间在10min,完成对小麦的调质软化处理,小麦满足制粉标准。

实施例2

一种小麦表皮的调质软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浓度在45%的食用酒精水溶液对清洗后小麦进行蒸汽软化处理,蒸汽软化处理时间在12min,温度在46℃;

(2)蒸汽软化完成后在25-30℃温度条件下进行一次润麦处理,润麦时间在20min;

(3)采用微波技术对小麦进行微膨化干燥处理,处理时间在6min,微波功率在1.0kW,微波温度在90℃;

(4)再对微膨化后的小麦进行真空着水处理,对小麦表面进行喷雾加水,混合均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真空度在-0.07MPa,时间在10min,完成对小麦的调质软化处理,小麦满足制粉标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