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中药加工生产用稀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5169发布日期:2018-08-28 22:53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液态中药加工生产用稀释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中药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中药(tc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中药从剂型分类可以分为液态、半固体剂型、固体剂型、气雾剂四种剂型,而液态剂型不论在生产和使用的时候都离不开稀释,目前中药的稀释操作非常简单,导致稀释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影响了中药的药性和质量,因此对于中药生产时需要对稀释操作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中药加工生产用稀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态中药加工生产用稀释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基座,所述装置本体下部连接固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部连接有总管道,所述出水管外侧安装有分水阀,所述总管道外侧安装有总水阀,所述出水管上部通过分水板进行固定,所述分水板上部设置有导流盘,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渡仓,所述过渡仓的顶部设置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与过渡仓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设置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过渡仓之间固定连接,安装架上设置进液口,所述装置本体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结构上,所述过渡层仓的内部设置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转动轴、除渣板和搅拌器,所述搅拌结构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段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之间通过联轴器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与转动轴之间焊接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底部设置除渣板,所述除渣板与转动轴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过渡仓的内部设置滤网,所述滤网与过渡仓的内壁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除渣板设置在滤网的正上方,所述总管道远离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混合仓,所述混合仓与基座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混合仓的右侧端部设置药液出口,所述药液出口与混合仓的内部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盘的外沿焊接有防护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水板设置有六组出水口,每组出水口距离分水板的中心相同,且每组出水口下部连接有一组出水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渡仓的外壁设置支撑架,过渡仓架设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基座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架的上端面上中间位置设置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安装架之间通过胶水的作用粘贴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垫的四周设置安装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液口设置四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仓一侧设置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支架的作用与基座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仓的内部设置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中部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搅拌桨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转动轴的端部通过联轴器的作用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液出口上设置护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搅拌结构的作用加快药液在中的过滤,经过滤网的过滤后的药液进入导流盘,并通过分水板上的六组出水口进入出水管,此时,打开分水阀和总水阀,药液经六组出水管汇流到连通的总管道中,被运送到混合仓的内部进一步混合,混合后的稀释液通过药液出口排出被运送到生产线的下一步流程中或是直接流出等待使用,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多个出水口,加快了药液的下流速度,通过导流盘的作用提高了药液和稀释液的流通效率,通过在过渡仓内腔架设过滤网,提高了药液的纯度,且避免了药液中依然夹杂着杂质,而且通过装置本体的作用使得药液稀释的更加彻底,提高了药液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液态中药加工生产用稀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液态中药加工生产用稀释装置中安装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液态中药加工生产用稀释装置中搅拌结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液态中药加工生产用稀释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基座14,所述基座14是钢构材质,所述装置本体1下部连接固定有出水管2,所述出水管2下部连接有总管道3,所述出水管2外侧安装有分水阀4,所述总管道3外侧安装有总水阀5,所述出水管2上部通过分水板6进行固定,所述分水板6上部设置有导流盘7,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设置有过渡仓9,所述过渡仓9的外壁设置支撑架17,过渡仓9架设在支撑架17上,所述支撑架17的底部与基座14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过渡仓9的顶部设置安装结构18,所述安装结构18与过渡仓9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18主要是由安装架20、橡胶垫21、安装孔22和进液口23构成,所述安装结构18设置安装架20,所述安装架20与过渡仓9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20的上端面上中间位置设置橡胶垫21,所述橡胶垫21与安装架20之间通过胶水的作用粘贴连接,所述橡胶垫21的四周设置安装孔22,安装架20上设置进液口23,所述进液口23设置四个,所述装置本体1设置驱动电机19,所述驱动电机19安装在安装结构18上,所述过渡层仓9的内部设置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转动轴25、除渣板26和搅拌器27,所述搅拌结构设置转动轴25,所述转动轴25的上段部与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之间通过联轴器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25上设置搅拌器27,所述搅拌器27与转动轴25之间焊接连接,所述转动轴25的底部设置除渣板26,所述除渣板26与转动轴25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过渡仓9的内部设置滤网24,所述滤网24与过渡仓9的内壁之间通过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除渣板26设置在滤网24的正上方,所述总管道3远离出水管2的一端设置混合仓12,所述混合仓12与基座14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混合仓12一侧设置步进电机(图中未画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支架的作用与基座1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混合仓12的内部设置搅拌桨16,所述搅拌桨16的中部设置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与搅拌桨16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转动轴16的端部通过联轴器的作用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通过步进电机的作用带动搅拌桨16的转动,所述混合仓12的右侧端部设置药液出口13,所述药液出口13与混合仓1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药液出口13上设置护盖,通过护盖将药液出口13封住。

所述导流盘7的外沿焊接有防护板8。

所述分水板6设置有六组出水口,每组出水口距离分水板6的中心相同,且每组出水口下部连接有一组出水管2,可以使得药液顺利的下流,有利于提高下流速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含有药液通入过渡仓9中,启动驱动电机19,通过驱动电机19的作用带动搅拌结构转动,通过搅拌结构的作用加快药液在9中的过滤,经过滤网24的过滤后的药液进入导流盘7,并通过分水板6上的六组出水口进入出水管2,此时,打开分水阀4和总水阀5,药液经六组出水管2汇流到连通的总管道3中,被运送到混合仓12的内部进一步混合,混合后的稀释液通过药液出口13排出被运送到生产线的下一步流程中或是直接流出等待使用,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多个出水口,加快了药液的下流速度,通过导流盘7的作用提高了药液和稀释液的流通效率,通过在过渡仓9内腔架设过滤网11,提高了药液的纯度,且避免了药液中依然夹杂着杂质,而且通过装置本体的作用使得药液稀释的更加彻底,提高了药液的生产质量。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