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机组用给水管末端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5062发布日期:2018-11-27 22:1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电机组用给水管末端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机组用给水管末端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机组是由反应堆及其配套的汽轮发电机组以及为维持它们正常运行和保证安全所需的系统和设施组成的基本发电单元。我国的核电发展技术路线规划是以国产化为主,统一组织消化吸收,再创新后实现自主化,追赶世界核电先进水平。在三代核电技术还未完全消化吸收掌握前,以现有改进型核电技术为基础,自主建设适当规模核电站。目前我国自主二代半核电技术cpr1000的国产化率为70%左右,未来还将提高。而三代核电技术将是我国未来20年内核电发展的主导,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核电站共4台机组已实施对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自主化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建设,预计到2013年左右将建成三代技术核电站,三代核电技术ap1000机组的国产化率将逐步提高。

但是随着核电机组发电机单机容量的增大,其冷却条件、散热强度和文星条件也随着提高,其冷却步骤为泵→换热器→网格过滤器→定子绕组→水箱→泵,所用的冷却水多为循环水,因此,循环水在多次使用后,水体中的杂质会逐渐增加,在冷却定子绕组、即发电机,杂质会附在发电机上,长时间积累会导致发电机散热不稳定,进而影响发电效率,现有的网格过滤器组最简单的过滤器,虽然能够短时间内过滤水体杂质,但是依旧存在以下缺点:1.若网格过小,长时间使用,杂质堆积会堵塞网格,影响过滤效果,若网格过大,则过滤效果不明显,从而出现杂质会附在发电机上,长时间积累会导致发电机散热不稳定,进而影响发电效率;2.过滤后的水分散不均匀,只对发电机的单一部位进行冷却散热,导致散热效果差。综上所述,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发电机发电效率、运行更加稳定的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核电站现场安全可靠性的、提高发电机发电效率的核电机组用给水管末端过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采用的技术以及方法如下:

一种核电机组用给水管末端过滤装置,包括分水装置,及设置在分水装置外侧的、且与分水装置固定连通的、用于除杂的滤水装置;所述分水装置包括呈圆柱状设置的分水座,及设置在分水座上方的、且与分水座固定的、呈圆锥形设置的顶盖,所述分水座为中空设置,且与顶盖连通;所述滤水装置包括与分水座连接的进水箱,及设置在进水箱下方的、且与进水箱连接的、用于滤水的外管体,及设置在外管体内部的、且与外管体固定的、用于除杂的滤芯。

进一步的,所述分水座的四周设置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一端与分水座固定连通,另一端与滤水装置固定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水管设置有四根,并绕分水座环形阵列分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上端设置有与外接水管连通的、且与顶盖一体成型的驳接座。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箱内部为中空、无结构的腔体,所述进水箱的顶部设置有与进水箱配合固定的封盖,所述进水箱外侧的中部焊接有水管卡接座,所述进水箱的底部设置有与进水箱固定的、用于固定外管体的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卡接座与分水管固定连通,所述水管卡接座与分水管固定处设置有内凹的、且半径与分水管半径相同的、用于与分水管配合固定的内阶梯槽。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体的下端设置有与外管体一体成型的、用于排出过滤后净水的锥形漏斗。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漏斗的表面设置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且贯穿锥形漏斗的、用于提高排水速度的漏孔。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包括半径与外管体内圈半径相同的滤芯本体,及设置在滤芯本体顶部的、且同于与外管体上端贴合的固定环,能够将滤芯本体卡持在外管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与滤芯本体固定,另一端与固定环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过滤装置通过以分水装置为轴心,呈环形整列设置有四个滤水装置,能够分散由高压输入的水流,同时也提高了过滤水的速度以及流量,另外水体中的杂质经过过滤装置处理,进一步提高核电站现场安全可靠性能,同时提高发电机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核电机组用给水管末端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过滤装置正视图;

图3为图1中的过滤装置侧视图;

图4为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滤芯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核电机组用给水管末端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分水装置1,及设置在分水装置1外侧的、且与分水装置1固定连通的、用于除杂的滤水装置2;所述分水装置1包括呈圆柱状设置的分水座11,及设置在分水座11上方的、且与分水座11固定的、呈圆锥形设置的顶盖12,所述分水座11为中空设置,且与顶盖12连通所述分水座11的四周设置有分水管111,所述分水管111的一端与分水座11通过焊接固定连通,另一端与滤水装置2通过胶水驳接固定后连通。所述分水管111设置有四根,并绕分水座11环形阵列分布设置,即对应四根分水管111,所述滤水装置2也设置有四个。所述顶盖12的上端设置有与外接水管连通的、且与顶盖12一体成型的驳接座121。

如图2-3所示,所述滤水装置2包括与分水座11连接的进水箱21,及设置在进水箱21下方的、且与进水箱21连接的、用于滤水的外管体22,及设置在外管体22内部的、且与外管体22固定的、用于除杂的滤芯23(未图示)。所述进水箱21内部为中空、无结构的腔体,所述进水箱21的顶部设置有与进水箱21通过螺钉配合固定的封盖211,通过封盖211防止冷却用水溅出,所述进水箱21外侧的中部焊接有水管卡接座212,所述进水箱21的底部设置有与进水箱21通过螺钉固定的、用于固定外管体22的底座213。所述水管卡接座212与分水管111固定连通,所述水管卡接座212与分水管111固定处设置有内凹的、且半径与分水管111半径相同的、用于与分水管111配合固定的内阶梯槽2121。所述外管体22的下端设置有与外管体22一体成型的、用于排出过滤后净水的锥形漏斗221。所述锥形漏斗221的表面设置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且贯穿锥形漏斗221的、用于提高排水速度的漏孔2211。

如图4-5所示,所述滤芯23包括半径与外管体22内圈半径相同的滤芯本体231,及设置在滤芯本体231顶部的、且同于与外管体211上端贴合的固定环232,能够将滤芯本体231卡持在外管体22的内部,用于过滤水。所述滤芯本体23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条2311,所述支撑条2311的一端与滤芯本体231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固定环232焊接固定。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分水座11边侧的分水管111根据核电机组的大小进行调整数量,且分水管111的长度不同,使得核电机组得到全面冷却,水体中的杂质经过分水管111输送到滤水装置2内进行过滤处理,能够避免叶轮磨损,进一步稳定泵的汽蚀能力和泵的振动温度,同时也保证了泵组稳定运行,使得核电站现场安全可靠。

在安装时,将分水座11固定在核电机组的水箱上方,然后再将过滤装置2通过与分水管111配合固定安装在分水座11上,且在安装后检测过滤装置2与分水座11的连通状况,若无连通,则拆卸后重新安装。

在使用时,外接的压力泵将水由水箱内抽出并输送到分水座11内,通过分水座11平均分配到过滤装置2内,在过滤装置2内进行杂质过滤后,排出并洒向核电机组,对核电机座进行冷却,同时,冷却后的水经由核电机组的排水装置再次引流到水箱内,通过分水座11分水、过滤装置2对杂质过滤进行循环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过滤装置通过以分水装置为轴心,呈环形整列设置有四个滤水装置,能够分散由高压输入的水流,同时也提高了过滤水的速度以及流量,另外水体中的杂质经过过滤装置处理,进一步提高核电站现场安全可靠性能,同时提高发电机发电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