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煤生产抗静电剂专用注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6979发布日期:2018-11-27 22:33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煤生产抗静电剂专用注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煤生产抗静电剂专用注入系统。



背景技术:

航煤的主要成分是烃类化合物,绝缘性强,近年来由于环保的需要,硫氮等物质被精制脱除后,其导电性进一步下降,这就导致航煤在生产、储存、运输、尤其是高速加油时,由于介质间的摩擦,电荷分离,若聚集到一定程度,可能会酿成起火、爆炸等严重的安全事故。航煤中加入抗静电剂可以使电荷快速逸散、防止聚集,防止出现高电压,是保证使用安全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航煤用抗静电剂,根据化学结构中活性部分所带的电荷可以分成两性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

两性离子型抗静电剂是指在抗静电剂分子结构的活性部分同时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离子性质,虽然此类抗静电剂获得了不少专利,但目前有关抗静电剂如何在航煤中注入以及其在航煤中规模应用的报道并不是很多。

抗静电剂可显著提高航煤的电导率,降低航煤的安全风险。航空燃料和馏分燃料系绝缘介质,在生产、存储、运输、使用诸工序中,极易产生并积聚电荷,当积聚了足够的静电荷后,就会形成相当高的静电位,并会发生静电放电。在航煤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抗静电剂,抗静电剂的主要作用为在燃料中加入微量的有机金属盐,提高燃料的导电率,消除静电危害,保证燃料的使用安全。导电率是直接标志燃料绝缘程度、积聚静电荷及存在静电危害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是航煤燃料的重要技术指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抗静电剂和航煤组份的原因,使航煤调合中存在导电率不稳定,影响航煤的调合生产的问题。提高航煤的使用安全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之一。

抗静电剂是用以提高航煤油品的电导率,在高速泵输送及过滤时防止因摩擦起电造成火灾,但目前航煤生产中抗静电剂注入方式均为直管注入,使得注入效果大打折扣,注入的抗静电剂不能有效分散,导致注入的抗静电剂在航煤管道中局部地区集聚,不能完全分散到内部,从而影响了航煤产品质量,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为对抗静电剂本身的成分进行改进从而改进抗静电剂的性质,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010248186.4中公开了一种无灰型高效抗静电剂及其使用方法,其由砜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和磷酸酯类化合物组成,该申请克服了有灰型抗静电剂向环境中排放重金属的缺点,能够有效提高油品的电导率,消除静电给油品储存和运输带来的危害,但其未关注抗静电剂在航煤管道中分散不均匀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1610555763.1中公开了一种疏水型聚季铵盐油品抗静电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也是针对抗静电剂本身的制备进行了记载,但同样未关注抗静电剂在航煤生产管道中注入时的方式,未关注抗静电剂在航煤管道中是否能分散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煤生产抗静电剂专用注入系统,达到可以提高航煤油品的电导率,同时在高速泵输送及过滤时可以防止因摩擦起电造成火灾的目的,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达到使得注入的抗静电剂能够有效分散,保证抗静电剂均匀分布,防止注入的抗静电剂在航煤管道中局部地区集聚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航煤产品质量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航煤生产抗静电剂专用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入系统包括:喷头、抗静电剂接管、控制阀门、法兰和弯头;所述的喷头与抗静电剂接管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喷头置于航煤产品管道内,所述的喷头的喷孔方向与航煤产品管道内的航煤流向相反,所述的抗静电剂接管上装配有法兰,所述的法兰固定在航煤管道外壁设置的开口上,实现了抗静电剂接管与航煤管道的连接,所述的抗静电剂接管与弯头焊接后连接控制阀门,所述的控制阀门与药剂撬装加药设施出口法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喷头的形状为先扩径后缩径的圆锥体结构,其远离抗静电剂接管一侧的圆面上设置有小孔,用于均匀喷射抗静电剂,使得与喷头流向相对的航煤可以与抗静电剂均匀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喷头的材质为pvc或有机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的抗静电剂接管根据现场航煤管道管径,其插入深度应使喷头的中心位于航煤管道中心位置,以保证药剂逆向喷入后均匀分布,所述的抗静电剂接管的插入位置确定后与法兰焊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法兰在与抗静电剂接管装配时应保持与法兰端面垂直。

上述航煤生产抗静电剂专用注入系统工作时的具体过程如下:

抗静电剂罐内的药剂,通过一定精度的计量泵加压后,经所述的控制阀门和弯头,沿抗静电剂接管进入到航煤管道内,自喷头上均匀分布的筛孔,逆航煤流向均匀喷射抗静电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药剂注入的压力应与航煤物料压力保持一定压差,以确保药剂的分散均匀,防止注入的抗静电剂在航煤管道中局部地区集聚现象的发生,提高航煤产品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煤生产抗静电剂专用注入系统,可以提高航煤油品的电导率,同时在高速泵输送及过滤时可以防止因摩擦起电造成火灾,并且使得注入的抗静电剂能够有效分散,保证了抗静电剂的均匀分布,防止注入的抗静电剂在航煤管道中局部地区集聚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航煤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航煤生产抗静电剂专用注入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航煤生产抗静电剂专用注入系统,包括:喷头1、抗静电剂接管2、控制阀门3、法兰4和弯头5;所述的喷头1与抗静电剂接管2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喷头1置于航煤产品管道内,所述的喷头1的喷孔方向与航煤产品管道内的航煤流向相反,所述的抗静电剂接管2上装配有法兰4,所述的法兰4固定在航煤管道外壁设置的开口上,所述的抗静电剂接管2与弯头5焊接后连接控制阀门3,所述的控制阀门3与药剂撬装加药设施出口法兰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喷头1的形状为先扩径后缩径的圆锥体结构,其远离抗静电剂接管一侧的圆面上设置有小孔,用于均匀喷射抗静电剂,使得与喷头1流向相对的航煤可以与抗静电剂均匀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喷头1的材质为pvc。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抗静电剂接管2根据现场航煤管道管径,其插入深度应使喷头1的中心位于航煤管道中心位置,以保证药剂逆向喷入后均匀分布,所述的抗静电剂接管2的插入位置确定后与法兰4焊接。所述的法兰4在与抗静电剂接管2装配时应保持与法兰4端面垂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航煤生产抗静电剂专用注入系统工作时的具体过程如下:

抗静电剂罐内的药剂,通过一定精度的计量泵加压后,经所述的控制阀门3和弯头5,沿抗静电剂接管2进入到航煤管道内,自喷头1上均匀分布的筛孔,逆航煤流向均匀喷射抗静电剂。

所述的药剂注入的压力应与航煤物料压力保持一定压差,以确保药剂的分散均匀,防止注入的抗静电剂在航煤管道中局部地区集聚现象的发生,提高航煤产品质量。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发明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煤生产抗静电剂专用注入系统,其具体构成包括:喷头(1)、抗静电剂接管(2)、控制阀门(3)、法兰(4)和弯头(5);所述的喷头(1)与抗静电剂接管(2)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喷头(1)的开口方向与航煤管道内的航煤流向相反,所述的抗静电剂接管(2)上装配有法兰(4),所述的法兰(4)固定在航煤管道外壁设置的开口上,所述的抗静电剂接管(2)通过弯头(5)与抗静电剂入口连接,抗静电剂入口上设有控制阀门(3)。本发明提供的注入系统,使得注入的抗静电剂能够有效分散,保证了抗静电剂的均匀分布,防止注入的抗静电剂在航煤管道中局部地区集聚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航煤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唐治钫;黄武生;王建伟;郭立;孙秀丽;王晓辉;孙伟;陆兰超;周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31
技术公布日:2018.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