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92067发布日期:2019-01-22 18:5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油水分离材料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含油污水来源广泛,诸如石油化工、石油开采、交通运输、机械加工、皮革、纺织、食品、医药等等。每年世界上有500~1000万吨油类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海洋。由于含油污水的化学耗氧量(cod)高,含油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无论是环境治理、油类回收及水的再利用都要求对含油污水进行有效分离,因此油水分离技术及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热点课题。

含油污水的传统处理方法通常有重力分离法,刮渣法,浮选法,破乳法和絮凝法等。这些传统的处理方法,有的分离效率不高,有的添加过多化学药剂造成二次污染,还有的能耗过高,费用高昂。近年来,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分离稳定的乳化油,适用范围广泛。分离过程中,物料流量变化虽然会影响产量,但不影响分离的质量,不添加或只需添加极少化学剂,油的回收相对容易。分离过程在常温下进行且无相变,装置小,能耗低,分离过程可高度自动化,因而广受欢迎。

油水分离膜按照膜表面的疏水程度,将其分为两类:常规疏水性分离膜、高度疏水/超亲油分离(即超疏水分离膜)。其中应用较广的为超疏水分离膜,除了表面能极低的特殊情况,处于油-水体系中的大多数疏水性表面,将呈现超亲油特征,可有效实现油水分离。目前用于超疏水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模板技术、刻蚀技术、层层组装技术、溶胶凝胶法、静电纺丝法等,而新型的制备技术方法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0232770.8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水分离的超疏水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发明是首先用砂纸在清洁干净的低密度聚乙烯薄片表面进行打磨,得到超疏水的低密度聚乙烯薄片;然后将该聚乙烯薄片进行固定,再使用不锈钢针在该聚乙烯薄片上进行阵列化的打孔,即可得到用于浓酸、浓碱、高盐环境下的油水分离的超疏水多孔膜。超疏水表面对水的接触角在150°以上、对油的接触角在10°以下,多孔阵列结构中孔径大小及间距均为百微米尺度。该发明存在的缺陷是制备过程较复杂,成本较高。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710565096.x公开了一种超疏水超亲油油水分离软木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原料干燥、表面氧化以及表面改性,制备的软木滤膜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与油的接触角为0°,水的滚动角小于10°,制备的软木滤膜用于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处理,软木原料取材方便、可再生,制备的滤膜具有分离效率高的优点。该发明虽然取材方便,但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同时所得滤膜的油水分离效率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制备疏水性能优异的油水分离膜材的方法,通常需要复杂的机械设备,制备过程复杂且能耗高,导致超疏水膜的综合成本高,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且高效率的超疏水油水分离膜,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可见,现有技术中,为了制得疏水性能优异的油水分离膜材,通常需要复杂的机械设备,制备过程复杂且能耗高,导致超疏水膜的综合成本高。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提出一种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可有效降低制备成本,并且超疏水性能好,油水分离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油水分离膜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成纺丝液,然后进行静电纺丝,制得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

(2)将步骤(1)制得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平铺于玻璃基板上,待用;

(3)将聚α-甲基苯乙烯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形成均一的溶液,然后滴加不良溶剂,再将溶液流延到基板上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表面,由于溶液逐渐分相,聚α-甲基苯乙烯的分子链在聚丙烯腈纤维外壁上卷曲成无规线团,并逐渐变大形成串珠状,干燥成膜,制得pan/pams复合膜;

(4)采用硬脂酸对氧化锌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加入四氢呋喃中,搅拌得到均匀分散液,再涂覆于步骤(3)制得的pan/pams复合膜的表面,加热除去四氢呋喃,同时氧化锌沉积于聚α-甲基苯乙烯串珠的表面,制得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

优选的,步骤(1)所述纺丝液中,聚丙烯腈4~8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92~96重量份。

优选的,步骤(1)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电压为10~15kv,接收距离为10~15cm,纺丝孔孔径为300~500nm。

优选的,步骤(3)所述流延溶液中,聚α-甲基苯乙烯10~20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40~60重量份、不良溶剂30~40重量份。

优选的,步骤(3)所述不良溶剂为蒸馏水、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中的一种。

优选的,步骤(4)所述分散液中,硬脂酸2~4重量份、氧化锌20~30重量份、四氢呋喃66~78重量份。

优选的,步骤(4)所述加热温度为70~80℃,时间为60~90min。

优选的,所述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中,聚丙烯腈40~60重量份、聚α-甲基苯乙烯30~40重量份、氧化锌10~20重量份。

本发明通过在pan纳米纤维膜的表面流延含有不良溶剂的pams溶液,使pams在pan纤维的外壁上卷曲形成串珠,主要过程及原理在于:未加入不良溶剂时,pams的分子链在溶液中呈现舒展状态;加入不良溶剂后,为达到新的平衡,pams的分子链逐渐卷曲,并包覆于pan纤维的外壁上形成无规线团;随着不良溶剂加入量的增加及溶剂的挥发,溶液的相分离程度增加,线团的团缩程度更紧,并且越来越大,最后在pan纤维上形成串珠状结构。该结构可赋予纤维膜粗糙的表面,使疏水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进一步的,将zno的分散液涂覆于pan/pams复合膜的表面,使zno沉积于pams串珠的表面,进一步增加了膜材表面的粗糙度,得到的pan/pams/zno复合膜具有更强的超疏水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异的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制备的油水分离膜,具有多层粗糙结构,水接触角大,用于油水分离时的分离效率高。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无需采用复杂的设备,制备过程简单且能耗低,综合成本较低,适合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得的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方法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1)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成纺丝液,然后进行静电纺丝,制得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电压为13kv,接收距离为13cm,纺丝孔孔径为380nm;纺丝液中,聚丙烯腈5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95重量份;

(2)将步骤(1)制得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平铺于玻璃基板上,待用;

(3)将聚α-甲基苯乙烯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形成均一的溶液,然后滴加不良溶剂,再将溶液流延到基板上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表面,由于溶液逐渐分相,聚α-甲基苯乙烯的分子链在聚丙烯腈纤维外壁上卷曲成无规线团,并逐渐变大形成串珠状,干燥成膜,制得pan/pams复合膜;不良溶剂为蒸馏水;流延溶液中,聚α-甲基苯乙烯12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33重量份、不良溶剂33重量份;

(4)采用硬脂酸对氧化锌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加入四氢呋喃中,搅拌得到均匀分散液,再涂覆于步骤(3)制得的pan/pams复合膜的表面,加热除去四氢呋喃,同时氧化锌沉积于聚α-甲基苯乙烯串珠的表面,制得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加热温度为74℃,时间为70min;分散液中,硬脂酸3重量份、氧化锌24重量份、四氢呋喃73重量份;

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中,聚丙烯腈52重量份、聚α-甲基苯乙烯34重量份、氧化锌14重量份。

实施例2

(1)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成纺丝液,然后进行静电纺丝,制得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电压为11kv,接收距离为11cm,纺丝孔孔径为450nm;纺丝液中,聚丙烯腈5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95重量份;

(2)将步骤(1)制得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平铺于玻璃基板上,待用;

(3)将聚α-甲基苯乙烯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形成均一的溶液,然后滴加不良溶剂,再将溶液流延到基板上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表面,由于溶液逐渐分相,聚α-甲基苯乙烯的分子链在聚丙烯腈纤维外壁上卷曲成无规线团,并逐渐变大形成串珠状,干燥成膜,制得pan/pams复合膜;不良溶剂为甲醇;流延溶液中,聚α-甲基苯乙烯12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56重量份、不良溶剂32重量份;

(4)采用硬脂酸对氧化锌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加入四氢呋喃中,搅拌得到均匀分散液,再涂覆于步骤(3)制得的pan/pams复合膜的表面,加热除去四氢呋喃,同时氧化锌沉积于聚α-甲基苯乙烯串珠的表面,制得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加热温度为72℃,时间为80min;分散液中,硬脂酸2重量份、氧化锌23重量份、四氢呋喃75重量份;

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中,聚丙烯腈56重量份、聚α-甲基苯乙烯32重量份、氧化锌12重量份。

实施例3

(1)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成纺丝液,然后进行静电纺丝,制得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电压为14kv,接收距离为14cm,纺丝孔孔径为450nm;纺丝液中,聚丙烯腈7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93重量份;

(2)将步骤(1)制得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平铺于玻璃基板上,待用;

(3)将聚α-甲基苯乙烯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形成均一的溶液,然后滴加不良溶剂,再将溶液流延到基板上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表面,由于溶液逐渐分相,聚α-甲基苯乙烯的分子链在聚丙烯腈纤维外壁上卷曲成无规线团,并逐渐变大形成串珠状,干燥成膜,制得pan/pams复合膜;不良溶剂为乙醇;流延溶液中,聚α-甲基苯乙烯17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46重量份、不良溶剂37重量份;

(4)采用硬脂酸对氧化锌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加入四氢呋喃中,搅拌得到均匀分散液,再涂覆于步骤(3)制得的pan/pams复合膜的表面,加热除去四氢呋喃,同时氧化锌沉积于聚α-甲基苯乙烯串珠的表面,制得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加热温度为78℃,时间为70min;分散液中,硬脂酸4重量份、氧化锌26重量份、四氢呋喃70量份;

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中,聚丙烯腈44重量份、聚α-甲基苯乙烯38重量份、氧化锌18重量份。

实施例4

(1)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成纺丝液,然后进行静电纺丝,制得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电压为10kv,接收距离为10cm,纺丝孔孔径为300nm;纺丝液中,聚丙烯腈4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96重量份;

(2)将步骤(1)制得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平铺于玻璃基板上,待用;

(3)将聚α-甲基苯乙烯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形成均一的溶液,然后滴加不良溶剂,再将溶液流延到基板上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表面,由于溶液逐渐分相,聚α-甲基苯乙烯的分子链在聚丙烯腈纤维外壁上卷曲成无规线团,并逐渐变大形成串珠状,干燥成膜,制得pan/pams复合膜;不良溶剂为正丙醇;流延溶液中,聚α-甲基苯乙烯10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60重量份、不良溶剂30重量份;

(4)采用硬脂酸对氧化锌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加入四氢呋喃中,搅拌得到均匀分散液,再涂覆于步骤(3)制得的pan/pams复合膜的表面,加热除去四氢呋喃,同时氧化锌沉积于聚α-甲基苯乙烯串珠的表面,制得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加热温度为70℃,时间为90min;分散液中,硬脂酸2重量份、氧化锌20重量份、四氢呋喃78重量份;

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中,聚丙烯腈60重量份、聚α-甲基苯乙烯30重量份、氧化锌10重量份。

实施例5

(1)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成纺丝液,然后进行静电纺丝,制得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电压为15kv,接收距离为15cm,纺丝孔孔径为500nm;纺丝液中,聚丙烯腈8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92重量份;

(2)将步骤(1)制得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平铺于玻璃基板上,待用;

(3)将聚α-甲基苯乙烯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形成均一的溶液,然后滴加不良溶剂,再将溶液流延到基板上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表面,由于溶液逐渐分相,聚α-甲基苯乙烯的分子链在聚丙烯腈纤维外壁上卷曲成无规线团,并逐渐变大形成串珠状,干燥成膜,制得pan/pams复合膜;不良溶剂为异丙醇;流延溶液中,聚α-甲基苯乙烯20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40重量份、不良溶剂40重量份;

(4)采用硬脂酸对氧化锌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加入四氢呋喃中,搅拌得到均匀分散液,再涂覆于步骤(3)制得的pan/pams复合膜的表面,加热除去四氢呋喃,同时氧化锌沉积于聚α-甲基苯乙烯串珠的表面,制得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加热温度为80℃,时间为60min;分散液中,硬脂酸4重量份、氧化锌30重量份、四氢呋喃66重量份;

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中,聚丙烯腈40重量份、聚α-甲基苯乙烯40重量份、氧化锌20重量份。

实施例6

(1)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成纺丝液,然后进行静电纺丝,制得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静电纺丝的纺丝电压为12kv,接收距离为12cm,纺丝孔孔径为400nm;纺丝液中,聚丙烯腈6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94重量份;

(2)将步骤(1)制得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平铺于玻璃基板上,待用;

(3)将聚α-甲基苯乙烯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形成均一的溶液,然后滴加不良溶剂,再将溶液流延到基板上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表面,由于溶液逐渐分相,聚α-甲基苯乙烯的分子链在聚丙烯腈纤维外壁上卷曲成无规线团,并逐渐变大形成串珠状,干燥成膜,制得pan/pams复合膜;不良溶剂为正丁醇;流延溶液中,聚α-甲基苯乙烯15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50重量份、不良溶剂35重量份;

(4)采用硬脂酸对氧化锌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加入四氢呋喃中,搅拌得到均匀分散液,再涂覆于步骤(3)制得的pan/pams复合膜的表面,加热除去四氢呋喃,同时氧化锌沉积于聚α-甲基苯乙烯串珠的表面,制得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加热温度为75℃,时间为75min;分散液中,硬脂酸3重量份、氧化锌25重量份、四氢呋喃72重量份;

pan/pams/zno油水分离膜中,聚丙烯腈50重量份、聚α-甲基苯乙烯35重量份、氧化锌15重量份。

对比例1

制备过程中,未使用聚α-甲基苯乙烯形成串珠状结构,其他制备条件与实施例6一致。

对比例2

制备过程中,未使用氧化锌进行沉积,其他制备条件与实施例6一致。

性能测试:

(1)接触角:取任意形状的本发明制得的油水分离膜,采用oca20视频光学接触角测定仪表面疏水性能的测试,测试在室温下进行,所用水滴大小为5μl,分别在5个以上不同的位置测量并计算平均值;

(2)除油率:将本发明制得的油水分离膜组装成油水分离器,以柴油为模拟油与水混合自制得到油水混合液样品,利用正己烷为萃取剂萃取水中的柴油,采用uv11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萃取液的吸光度,根据柴油在正己烷中不同浓度对应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得到柴油浓度,分别测试油水混合液样品在经过油水分离膜前后的含油量,计算初始含油量为500mg/l时经油水分离膜分离4级时除油率:η=(c0-cn)/c0×100%,其中c0为初始含油量,cn为油水分离膜分离n级后的含油量;

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