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5249发布日期:2018-12-01 00:5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液体净化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过滤器是化工生产、医药、食品等行业用于净化分离的设备,但是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会随着过滤的进行导致设备压差逐渐增大,直到达到压差上限值时,需停止设备对设备内过滤元件进行清洗或者更换。如果压差增涨过快,会增加滤芯清洗频率,增加人工成本,也会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过滤设备压差增长过快,滤芯更换频繁的情况而研发,具有延长滤芯运行时间、降低滤芯更换频率等优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本发明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管板将所述筒体分隔为净液区和浊液区,所述管板上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位于所述浊液区内,所述滤芯的内腔与所述净液区连通,所述浊液区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浊液区内浊液呈湍流状从而减少所述浊液区内的固体杂质附着在所述滤芯上的自清洗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设置有介质入口、介质出口和排污口,所述介质入口与所述浊液区连通,所述介质出口与所述净液区连通,所述排污口位于所述筒体的底部。

本实用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在具体使用时,含有固体杂质的液体经过介质入口进入到筒体内,首先经过自清洗装置,自清洗装置使液体的流动形态发生变化,使液体在筒体内呈剧烈的湍流状态,避免液体内的固体杂质过快附着在滤芯上形成滤饼,避免过滤装置压差增长过快。滤芯位于所述浊液区内,所述滤芯的内腔与所述净液区连通,浊液区内的液体以外进内出的方式进出滤芯,固体杂质被拦截在滤芯的外表面,滤净后的液体进入到净液区内,再经介质出口流出进入下一工序。

具体地,所述自清洗装置包括若干导流管及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上的喷头,所述导流管与所述介质入口连通,所述喷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滤芯。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反清洗口,所述反清洗口与所述净液区连通。当本发明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进行反清洗时,经反清洗口通入清洗介质对滤芯由内而外进行冲刷鼓动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正清洗口,所述正清洗口靠近所述管板,所述正清洗口与所述浊液区连通。在经反清洗口通入清洗介质之前,可先经正清洗口通入清洗介质,对滤芯的外表面的滤饼进行扰流搅动清洗,对滤芯的外表面进行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放空口,所述放空口位于所述筒体的顶部,当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需要排气时,可由放空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包括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上封头与所述下封头通过法兰连接,所述介质出口、所述反清洗口和所述放空口均位于所述上封头上,所述介质入口、排污口和正清洗口均位于所述下封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筒体上的支腿、裙座或支耳。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内设置有导流结构,具体地,所述导流结构为螺旋形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滤芯的侧壁之间形成流道。螺旋形的导流板使进入滤芯内的清洗介质均匀分布,使滤芯的所有表面均有清洗介质穿出,滤芯表面高粘度的滤饼被撕裂、松动,再就是使进入滤芯内的清洗介质充分地扰流从而使滤芯整体得以充分的反清洗,清洗效果显著且压差恢复效果明显。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自清洗装置在过滤装置正常运行时即对滤芯进行持续的清洗,避免滤芯表面滤饼快速累积导致压差增长过快,延长过滤装置的运行时间,降低了滤芯拆卸清洗、拆卸更换的频率,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为:

第一、本发明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的筒体上设置正清洗口和反清洗口,经正清洗口和反清洗口通入清洗介质可以对滤芯进行补充清洗,保证滤芯的清洗效果。

第二、本发明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的滤芯内设置有螺旋形的导流板,清洗效果显著且压差恢复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的自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筒体,11-上封头,12-下封头,101-介质入口,102-介质出口,103-排污口,104-反清洗口,105-正清洗口,106-放空口;

2-管板;

3-净液区;

4-浊液区;

5-滤芯,51-导流板;

6-自清洗装置,61-导流管,62-喷头,63-导流管板,64-导流孔;

7-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管板2将所述筒体1分隔为净液区3和浊液区4,本实施例中,所述净液区3位于所述浊液区4的上方,所述管板2上设置有滤芯5,所述滤芯5位于所述浊液区4内,所述滤芯5的内腔与所述净液区3连通,所述浊液区4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浊液区4内浊液呈湍流状从而减少所述浊液区4内的固体杂质附着在所述滤芯5上的自清洗装置6。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介质入口101、介质出口102和排污口103,所述介质入口101与所述浊液区4连通,所述介质出口102与所述净液区3连通,所述排污口103位于所述筒体1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在具体使用时,含有固体杂质的液体经过介质入口101进入到筒体1内,自清洗装置6使液体的流动形态发生变化,使液体在筒体1内呈剧烈的湍流状态并对滤芯5进行持续的扰动清洗,使浊液区4内液体中所含的固体固体杂质更多地分散悬浮在浊液中,避免液体内的固体杂质过快附着在滤芯5上导致压差快速增长。滤芯5位于所述浊液区4内,所述滤芯5的内腔与所述净液区3连通,浊液区4内的液体以外进内出的方式进出滤芯5,固体杂质被拦截在滤芯5的外表面,滤净后的液体进入到净液区3内,再经介质出口102流出进入下一工序。

具体地,所述自清洗装置6包括若干导流管61及设置在所述导流管61上的喷头62,所述导流管61与所述介质入口101连通,所述喷头62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滤芯5,所述导流管61与所述介质入口101连通,当待滤液介质经介质入口101进入到导流管61后,经喷头62喷出形成剧烈的湍流状态,对滤芯5表面进行扰动清洗,避免液体内的固体杂质过快附着在滤芯5上。所述导流管61可选择性地设置在所述浊液区4的上部、所述浊液区4的中部、所述浊液区4的下部或相邻滤芯5之间的间隙,只要能实现使进入浊液区内的待滤液呈湍流状对滤芯5进行扰流自清洗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所述导流管61位于所述浊液区4的上部或所述导流管61位于所述浊液区4的中部时,所述导流管61在所述筒体1内呈环形,所述喷头62位于所述导流管61的内侧且所述喷头62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滤芯5。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导流管61位于所述滤芯5的下方,喷头62喷射方向朝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1上还设置有反清洗口104,所述反清洗口104与所述净液区3连通。当本实施例的滤芯5在长时间使用后,滤芯5上已经附着有较多的滤饼使压差过大,滤芯5不能正常工作时,当本实施例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进行反清洗,经反清洗口104通入清洗介质对滤芯5由内而外进行冲刷鼓动清洗。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1上还设置有正清洗口105,所述正清洗口105与所述浊液区4连通,所述正清洗口105靠近所述管板2。在经反清洗口104通入清洗介质之前,可先经正清洗口105通入清洗介质,对滤芯5的外表面的滤饼进行扰流搅动清洗,对滤芯5的外表面进行预处理。

当本实施例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需要停车检修或反清洗结束时,筒体1内的残留液体及固体杂质通过排污口103排出。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1上还设置有放空口106,所述放空口106位于所述筒体1的顶部。当本实施例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需要排气时,可由放空口106排出。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1包括上封头11和下封头12,所述上封头11与所述下封头12通过法兰连接,所述介质出口102、所述反清洗口104和所述放空口106均位于所述上封头11上,所述介质入口101、排污口103和正清洗口105均位于所述下封头12上。

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筒体1上的支腿7、裙座或支耳。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结构为设置在所述下封头12上的支腿7。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芯5内设置有导流结构。具体地,所述导流结构为螺旋形的导流板51。

所述螺旋形的导流板51的上端靠近所述滤芯5的上端,所述导流板51的下端靠近所述滤芯5的下端,螺旋形的导流板51使进入滤芯5内的清洗介质均匀分布,使滤芯5的所有表面均有清洗介质穿出,滤芯5表面高粘度的滤饼被撕裂、松动,再就是使进入滤芯5内的清洗介质充分地扰流从而使滤芯5整体得以充分的反清洗,清洗效果显著且压差恢复效果明显。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芯5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可适应大流通量的工况条件。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的自清洗装置的滤芯5的表面光滑处理,使滤饼、滤渣不易在附着在滤芯5上,也使在清洗时易于去除滤芯5上的滤饼。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本实施例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在正常过滤时,自清洗装置6扰动待滤液形成湍流对滤芯5进行持续清洗,避免滤芯5表面滤饼快速累积导致压差增长过快,延长过滤装置的运行时间,降低了滤芯5拆卸清洗、拆卸更换的频率,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二、本实施例的滤芯自清洗装置在反清洗时,先通过正清洗口105通入清洗介质对滤芯5表面进行预清洗,再通过反清洗口104通入清洗介质对滤芯5进行由内至外的冲刷清洗,使滤芯5上的滤饼撕裂、松动、脱落,滤芯5脱落的滤渣沉积在筒体1的底部,再经筒体1底部的排污口104排出,保证了滤芯的清洗效果。

第三、本实施例的滤芯自清洗过滤装置的滤芯5内设置有导流结构使经反清洗口104进入滤芯5内的清洗介质均匀分布,使滤芯5的所有表面均有清洗介质穿出,使滤芯5的各处均能被清洗。

第四、本实施例的自清洗装置的滤芯5的表面光滑处理,使滤饼、滤渣不易在附着在滤芯5上,也使在清洗时易于去除滤芯5上的滤饼。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结构:

所述自清洗装置6包括导流管板63,所述导流管板63上设置有若干导流孔64,所述导流孔64的孔径大于所述滤芯5的外径,所述滤芯5穿设在所述导流孔64内,每个所述滤芯5对应一个所述导流孔64。如图2所示,所述导流管板63靠近所述管板2,所述介质入口101位于管板2与导流管板63之间,当向介质入口101通入待滤液时,待滤液进入到管板2与导流管板63之间的间隙内,并通过导流孔64流出形成至上而下的湍流,可针对性地对每根所述滤芯5进行至上而下的冲刷清洗,减少杂质附着在滤芯5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