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96000发布日期:2019-02-01 19:52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避雷器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除锈领域,具体为一种避雷器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在乡下自己盖的楼房需要安装避雷针,避雷针在日常使用中风吹雨打容易生锈掉漆,重新更换一更避雷针成本太高,所以制作一种能给避雷针自动除锈的装置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的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雷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设有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的下端设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二工作腔与所述第一工作腔之间连接有通槽通槽,所述第二工作腔的左下端设有第六工作腔,所述第六工作腔的上端对称设有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所述第六工作腔的右端设有第四工作腔,所述第四工作腔的右端设有第五工作腔,所述第五工作腔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工作腔相通,所述第一工作腔中前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皮带轮轴,所述第一皮带轮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轴的右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工作腔前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皮带轮轴,所述第二皮带轮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皮带轮相对的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第一工作腔的下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下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动力连接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螺纹配合连接有工作器,所述工作器与所述通槽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工作器中端设有左右两端与所述第二工作腔相通的夹腔,所述夹腔的上端壁设有长滑槽,所述长滑槽中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长滑槽的左端壁设有第一电磁装置,包括第一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槽的下端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弹簧槽中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向右延伸与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铁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弹簧槽的上端壁中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长滑槽的右端壁对称设有与所述第一电磁装置一样的第二电磁装置,所述夹腔左右两端的前后端壁分别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的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轴上还设有夹杆,所述夹杆的下端设有夹头,所述第二工作腔的后端壁设有连通的第三齿轮腔与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三齿轮腔与所述第一齿轮腔中的左右端壁分别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三齿轮轴与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三齿轮轴上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分别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导体与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的上端设有第二电线,所述第一导体的上端还是设有第一电线,所述第四工作腔中设有擦除装置,所述第五工作腔中设有喷漆装置,所述机体中还设有传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擦除装置包括第五皮带轮轴,所述第五皮带轮轴与所述第四工作腔的上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皮带轮轴的左端设有与所述第四工作腔上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轴,所述第五皮带轮轴和所述第一锥齿轮轴上分别设有对称设有第五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五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轴的下端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四工作腔的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轴,所述第二锥齿轮轴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轴与所述第五皮带轮轴分别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第四工作腔的上端壁进入到所述第二工作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工作腔的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皮带轮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轴的上端分别设有清洁棉布。

作为优选,所述喷漆装置包括喷气块,所述喷气块与所述第五工作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颜料槽中设有第三工作腔,所述第三工作腔的下端设有颜料腔,所述颜料腔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喷头装置,所述喷头装置包括泵,所述泵的上端设有颜料槽,所述第三工作腔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颜料槽之间分别设有贯通的喷槽,所述喷气块的下端设有第三皮带轮轴,所述第三皮带轮轴与所述第五工作腔的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轴上设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五工作腔的后端壁设有贯穿腔。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线槽,所述电线槽中设有左端设有一个定滑轮,所述电线槽中的下端壁设有两个所述定滑轮,所述电线槽的右端设有一个所述定滑轮,所述电线槽的上端设有第七工作腔,所述第二电线向后延伸贯穿所述第二滑槽进入到所述电线槽中,所述第二电线通过所述电线槽设有两个所述定滑轮和右端设有一个所述定滑轮进入到所述第七工作腔中,所述第一电线向后延伸贯穿所述第一滑槽进入到所述电线槽中,通过左端的所述定滑轮进入到所述第七工作腔中,所述第七工作腔的前端壁分别与所述第三齿轮腔和所述第一齿轮腔相通,所述第七工作腔左右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齿轮轴,所述第四齿轮轴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六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轴的中端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轴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七工作腔左右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七齿轮轴,所述第七齿轮轴的中端设有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七齿轮,所述第七齿轮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设有第二接线块和所述第一接线块,所述第二接线块与所述第一接线块分别与所述第七工作腔的后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七工作腔的下端设有电池,所述电池上设有负极接头和正极接头,所述第一电线进入所述第七工作腔后与所述第二接线块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接线块的右端与所述负极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线进入所述第七工作腔后与所述第一接线块固定连接,然后穿过所述第一接线块另一端所述正极接头固定连接,其中第二接线块右端的所述第一电线始终处于放松状态左端的所述第一电线始终为绷紧状态,其中第一接线块左端的所述第二电线始终处于放松状态右端的所述第二电线始终为绷紧状态,所述第七工作腔的右端设有驱动空间,所述驱动空间的右端设有第九工作腔,所述第九工作腔的上端设有第八工作腔,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向后延伸进入到所述驱动空间内,所述第二锥齿轮轴的后端设有第八锥齿轮,所述驱动空间的右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左端设有与所述第八锥齿轮啮合的第七锥齿轮,所述连接轴向右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九工作腔内且与所述第九工作腔的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右端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贯穿腔向后延伸与所述第九工作腔相通,所述第九工作腔的下端壁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端动力连接有长轴,所述长轴的下端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三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长轴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的第六锥齿轮,所述长轴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第九工作腔的上端壁进入到所述第八工作腔,且与所述第八工作腔的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长轴的顶端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皮带轮轴向后延伸进入到所述第八工作腔内,所述第二皮带轮轴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

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器的后端为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螺纹配合连接的齿条,所述第六工作腔中设有电解液。

作为优选,所述为复合剖视图。

作为优选,所述第七齿轮轴的左右两端螺纹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颜料腔中设有漆,所述避雷针在所述第三工作腔往右移动一点距离,所述喷气块刚好可以转动半圈。

作为优选,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

根据上述的一种火花塞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打开第一电机,打开第二电机从而带动长轴转动,通过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带动第二皮带轮轴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往右移动到最右端,然后将避雷针对准夹头,然后给第二电磁铁与第一电磁铁断电,从而带动第一齿条往上移动,从而通过第一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带动夹杆往下移动,从而通过夹头将避雷针夹紧,接着打开第二电机驱动移动块到最右端,使得第三齿轮与工作器的后端啮合,接着打开第一电机,从而通过第一电机轴与工作器啮合带动长滑槽往下移动,使得避雷针进入到电解液中,第一齿条下将,从而通过第三齿轮余第六齿轮啮合,从而带动第四齿轮轴转动,从而通过第四齿轮和第七齿轮啮合带动第七齿轮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接线块与第一接线块往第七齿轮靠近,从而将第二电线与第一电线往外放,从而使得第二导体与第一导体进入到电解液中,从而使得电路相通,从而给避雷针通电除锈,当除锈完毕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移动块往右移动,使得工作器与第一齿轮啮合,打开第一电机将工作器往上移动,使得避雷针脱离电解液,工作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五齿轮转动从而通过第四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带动第七齿轮轴转动,将第二接线块与第一接线块往回收,从而带动第一电线与第二电线往回收,从而使得第二导体与第一导体脱离电解液,接着打开第二电机,带动移动块往右移动,第二电机带动长轴转动,从而通过第六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七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锥齿轮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五皮带轮带动第五皮带轮轴转动,从而带动清洁棉布转动,通过旋转的清洁棉布给避雷针擦干净,接着驱使移动块到第三工作腔的上端,带动打开第一电机驱动工作器往下移动,使得避雷针进入到第三工作腔内,接着打开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带动第三皮带轮轴转动,从而第阿东喷气块转动,打开泵将漆从喷头对避雷针上漆,接着关闭第二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工作器往上移动,接着给第二电磁铁与第一电磁铁断电,将夹头放松,从而将避雷针取出,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低,能够对生锈的避雷针进行除锈和上漆,极大地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节约了人们的生活成本,整个装置运行安全稳定,操作方便快捷,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避雷器的使用方法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点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处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避雷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机体100,所述机体100中设有第一工作腔108,所述第一工作腔108的下端设有第二工作腔27,所述第二工作腔27与所述第一工作腔108之间连接有通槽通槽26,所述第二工作腔27的左下端设有第六工作腔47,所述第六工作腔47的上端对称设有第二滑槽52与第一滑槽53,所述第六工作腔47的右端设有第四工作腔37,所述第四工作腔37的右端设有第五工作腔23,所述第五工作腔2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工作腔27相通,所述第一工作腔108中前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皮带轮轴20,所述第一皮带轮轴20上设有第一皮带轮21,所述第一皮带轮轴20的右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工作腔108前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皮带轮轴25,所述第二皮带轮轴2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皮带轮21相对的第二皮带轮24,所述第一皮带轮21与所述第二皮带轮24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21与所述第二皮带轮24通过皮带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22,所述移动块22与所述第一工作腔108的下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移动块22的下端设有第一电机54,所述第一电机54的下端动力连接有第一电机轴55,所述第一电机轴55螺纹配合连接有工作器74,所述工作器74与所述通槽26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工作器74中端设有左右两端与所述第二工作腔27相通的夹腔62,所述夹腔62的上端壁设有长滑槽73,所述长滑槽73中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齿条68,所述长滑槽73的左端壁设有第一电磁装置,包括第一弹簧槽72,所述第一弹簧槽72的下端设有第一电磁铁69,所述第一弹簧槽72中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电磁铁70,所述第二电磁铁70向右延伸与所述第一齿条6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铁70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弹簧槽72的上端壁中连接有第一弹簧71,所述长滑槽73的右端壁对称设有与所述第一电磁装置一样的第二电磁装置,所述夹腔62左右两端的前后端壁分别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齿轮轴60,所述第二齿轮轴60的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68啮合的第二齿轮61,所述第二齿轮轴60上还设有夹杆64,所述夹杆64的下端设有夹头63,所述第二工作腔27的后端壁设有连通的第三齿轮腔67与第一齿轮腔57,所述第三齿轮腔67与所述第一齿轮腔57中的左右端壁分别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三齿轮轴66与第一齿轮轴59,所述第三齿轮轴66上设有第三齿轮65,所述第一齿轮轴59上设有第一齿轮58,所述第二滑槽52与所述第一滑槽53分别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导体49与第一导体48,所述第二导体49的上端设有第二电线51,所述第一导体48的上端还是设有第一电线50,所述第四工作腔37中设有擦除装置,所述第五工作腔23中设有喷漆装置,所述机体100中还设有传动装置。

有益地,所述擦除装置包括第五皮带轮轴38,所述第五皮带轮轴38与所述第四工作腔37的上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皮带轮轴38的左端设有与所述第四工作腔37上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轴43,所述第五皮带轮轴38和所述第一锥齿轮轴43上分别设有对称设有第五皮带轮39,两个所述第五皮带轮39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轴43的下端设有第一锥齿轮40,所述第四工作腔37的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轴42,所述第二锥齿轮轴42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0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4,所述第一锥齿轮轴43与所述第五皮带轮轴38分别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第四工作腔37的上端壁进入到所述第二工作腔27内,且与所述第二工作腔27的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五皮带轮轴38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轴43的上端分别设有清洁棉布45。

有益地,所述喷漆装置包括喷气块109,所述喷气块109与所述第五工作腔23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颜料槽29中设有第三工作腔28,所述第三工作腔28的下端设有颜料腔35,所述颜料腔35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喷头装置,所述喷头装置包括泵32,所述泵32的上端设有颜料槽29,所述第三工作腔28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喷头30,所述喷头30与所述颜料槽29之间分别设有贯通的喷槽31,所述喷气块109的下端设有第三皮带轮轴34,所述第三皮带轮轴34与所述第五工作腔23的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轴34上设有第三皮带轮33,所述第五工作腔23的后端壁设有贯穿腔36。

有益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线槽102,所述电线槽102中设有左端设有一个定滑轮103,所述电线槽102中的下端壁设有两个所述定滑轮103,所述电线槽102的右端设有一个所述定滑轮103,所述电线槽102的上端设有第七工作腔76,所述第二电线51向后延伸贯穿所述第二滑槽52进入到所述电线槽102中,所述第二电线51通过所述电线槽102设有两个所述定滑轮103和右端设有一个所述定滑轮103进入到所述第七工作腔76中,所述第一电线50向后延伸贯穿所述第一滑槽53进入到所述电线槽102中,通过左端的所述定滑轮103进入到所述第七工作腔76中,所述第七工作腔76的前端壁分别与所述第三齿轮腔67和所述第一齿轮腔57相通,所述第七工作腔76左右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齿轮轴78,所述第四齿轮轴78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三齿轮65和所述第一齿轮58啮合的第六齿轮107和第五齿轮79,所述第四齿轮轴78的中端设有第四齿轮77,所述第四齿轮轴78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七工作腔76左右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七齿轮轴101,所述第七齿轮轴101的中端设有与所述第四齿轮77啮合的第七齿轮98,所述第七齿轮轴101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设有第二接线块99和所述第一接线块94,所述第二接线块99与所述第一接线块94分别与所述第七工作腔76的后端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七工作腔76的下端设有电池95,所述电池95上设有负极接头97和正极接头96,所述第一电线50进入所述第七工作腔76后与所述第二接线块99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接线块99的右端与所述负极接头9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线51进入所述第七工作腔76后与所述第一接线块94固定连接,然后穿过所述第一接线块94另一端所述正极接头96固定连接,其中第二接线块99右端的所述第一电线50始终处于放松状态左端的所述第一电线50始终为绷紧状态,其中第一接线块94左端的所述第二电线51始终处于放松状态右端的所述第二电线51始终为绷紧状态,所述第七工作腔76的右端设有驱动空间89,所述驱动空间89的右端设有第九工作腔84,所述第九工作腔84的上端设有第八工作腔80,所述第二锥齿轮轴42向后延伸进入到所述驱动空间89内,所述第二锥齿轮轴42的后端设有第八锥齿轮93,所述驱动空间89的右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有连接轴90,所述连接轴90的左端设有与所述第八锥齿轮93啮合的第七锥齿轮92,所述连接轴90向右延伸进入到所述第九工作腔84内且与所述第九工作腔84的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连接轴90的右端设有第五锥齿轮83,所述贯穿腔36向后延伸与所述第九工作腔84相通,所述第九工作腔84的下端壁设有第二电机88,所述第二电机88上端动力连接有长轴86,所述长轴86的下端设有第二皮带轮87,所述第二皮带轮87与所述第三皮带轮33通过皮带连接,所述长轴86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五锥齿轮83啮合的第六锥齿轮85,所述长轴86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第九工作腔84的上端壁进入到所述第八工作腔80,且与所述第八工作腔80的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长轴86的顶端设有第四锥齿轮82,所述第二皮带轮轴25向后延伸进入到所述第八工作腔80内,所述第二皮带轮轴25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82啮合的第三锥齿轮81。

有益地,所述工作器74的后端为所述第三齿轮65和所述第一齿轮58螺纹配合连接的齿条,所述第六工作腔47中设有电解液46。

有益地,所述41为复合剖视图。

有益地,所述第七齿轮轴101的左右两端螺纹相反。

有益地,所述颜料腔35中设有漆,所述避雷针在所述第三工作腔28往右移动一点距离,所述喷气块109刚好可以转动半圈。

有益地,所述第六齿轮107与所述第三齿轮65啮合,所述第一齿轮58与所述第五齿轮79啮合。

具体使用方式:

首先打开第一电机54,打开第二电机88从而带动长轴86转动,通过第四锥齿轮82与第三锥齿轮81啮合带动第二皮带轮轴25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22往右移动到最右端,然后将避雷针对准夹头63,然后给第二电磁铁70与第一电磁铁69断电,从而带动第一齿条68往上移动,从而通过第一齿条68与第二齿轮61啮合带动夹杆64往下移动,从而通过夹头63将避雷针夹紧,接着打开第二电机88驱动移动块22到最右端,使得第三齿轮65与工作器74的后端啮合,接着打开第一电机54,从而通过第一电机轴55与工作器74啮合带动长滑槽73往下移动,使得避雷针进入到电解液46中,第一齿条68下将,从而通过第三齿轮65余第六齿轮107啮合,从而带动第四齿轮轴78转动,从而通过第四齿轮77和第七齿轮98啮合带动第七齿轮轴10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接线块99与第一接线块94往第七齿轮98靠近,从而将第二电线51与第一电线50往外放,从而使得第二导体49与第一导体48进入到电解液46中,从而使得电路相通,从而给避雷针通电除锈,当除锈完毕时,通过第二电机88带动移动块22往右移动,使得工作器74与第一齿轮58啮合,打开第一电机54将工作器74往上移动,使得避雷针脱离电解液46,工作器74带动第一齿轮58转动,从而带动第五齿轮79转动从而通过第四齿轮77与第七齿轮98啮合带动第七齿轮轴101转动,将第二接线块99与第一接线块94往回收,从而带动第一电线50与第二电线51往回收,从而使得第二导体49与第一导体48脱离电解液46,接着打开第二电机88,带动移动块22往右移动,第二电机88带动长轴86转动,从而通过第六锥齿轮85与第五锥齿轮83带动连接轴90转动,从而通过第七锥齿轮92与第八锥齿轮93啮合带动第二锥齿轮轴42转动,从而通过第二锥齿轮44与第一锥齿轮40啮合带动第一锥齿轮轴43转动,从而通过第五皮带轮39带动第五皮带轮轴38转动,从而带动清洁棉布45转动,通过旋转的清洁棉布45给避雷针擦干净,接着驱使移动块22到第三工作腔28的上端,带动打开第一电机54驱动工作器74往下移动,使得避雷针进入到第三工作腔28内,接着打开第二电机88,通过第二皮带轮87与第三皮带轮33带动第三皮带轮轴34转动,从而第阿东喷气块109转动,打开泵32将漆从喷头30对避雷针上漆,接着关闭第二电机88,通过第一电机54带动工作器74往上移动,接着给第二电磁铁70与第一电磁铁69断电,将夹头63放松,从而将避雷针取出,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低,能够对生锈的避雷针进行除锈和上漆,极大地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节约了人们的生活成本,整个装置运行安全稳定,操作方便快捷,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工作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