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溶出介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8838发布日期:2019-02-15 22:5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备溶出介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药物溶出介质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溶出介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与其生物利用度密切相关。固体制剂口服给药后,药物的吸收主要取决于其在生理条件下的溶出度,药物体外的溶出实验利于对其体内条件下的预测。

溶出介质主要用于体外模拟人体对药物的溶解,为药物的体内溶出度预测提供参考。目前常用的溶出介质为水,其次是以水作为溶剂与盐酸、醋酸、磷酸等配制成的酸溶液。溶出介质为酸溶液时,常用于模拟胃液、肠道等消化器官的环境。

溶出介质配制时通常需要进行脱气处理,以更好地模拟体内药物溶出环境。脱气处理可以使溶出介质溶解的气体排出,以避免这些气体在药物表面及内部形成微小的气泡,这些气泡会将药物与溶媒隔绝,限制药物的溶出,导致实验结果偏差,进而会影响药物体内溶出度预测的可信性。

传统的溶出介质脱气是用真空泵抽负压的方式来脱气,要先把大量的纯化水放入较大的密封容器中进行加热,一边加热一边用真空泵抽真空,由于加热会造成溶出介质的部分挥发成气体,再抽真空会造成溶出介质浓度发生变化,所以传统脱气方法只能先脱气、后配溶出介质,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包括以下两点:1)取出脱气后的纯化水再配制成溶出介质会造成二次溶气;2)为了提高效率只能增加密封容器的体积来一次性把大量纯化水加热脱气备用,这会造成整个系统体积庞大,真空泵运行噪音大,加热慢耗时长,效率不高,并且后期需要手动分配体积,自动化程度低,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溶出介质的装置,旨在对传统的以下任一方面进行改进:二次溶气问题,由于加热使溶出介质挥发而引起的溶出介质浓度发生变化问题,自动化程度低。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制备溶出介质的装置,包括主控装置和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输入管路、输出管路、抽真空机构、用于加热的容器和装置,所述输入、输出管路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输入管路的输出端和所述输出管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抽真空机构连接,所述的用于加热的容器和装置之间相互配合,所述容器设在所述输入管路上、并与外界之间密封,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抽真空机构、所述电磁阀和所述的用于加热的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真空机构包括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缸筒、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筒的顶端密封,所述输入管路的输出端和所述输出管路的输入端均于所述缸筒的顶端处与所述缸筒的缸腔连通,所述缸腔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缸筒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真空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输入同步轮,所述活塞杆具有丝杆结构,所述活塞杆上套设有内衬套、轴承盖和螺母,所述内衬套外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内衬套之间依次设有第一轴承、输出同步轮和第二轴承,所述内衬套的一端与所述轴承盖固接,所述内衬套的中部与所述输出同步轮固接,所述内衬套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固接,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杆结构螺接,所述输入同步轮与所述输出同步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有导向轴座,所述导向轴座与所述活塞杆固接,并与所述导向轴滑接。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光偶,所述导向轴座上设有光偶挡片,所述光偶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并与所述光偶挡片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抽真空机构包括用于监测抽真空程度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保护管道,所述保护管道上设有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的电磁阀,所述保护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抽真空机构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编码器,所述编码器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并与所述电机相配合。

本发明可以直接给配制好的溶出介质加热脱气,加热脱气过程与外界隔绝,脱气后不需要二次配制,脱气效果非常理想,避免了介质浓度损失、二次溶气现象的出现,结构简洁,自动化程度和制备效率高,并可实现小体积、低噪音方面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

图3为图1中机架、溶媒输入容器和溶媒输出容器隐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输出同步轮处各相关部件的爆炸图。

图中各标号对应如下,机架1,溶媒输入容器10,输入管道11,电磁阀12,加热水箱13,输出管道14,电磁阀15,溶媒输出容器16,公共管道17,保护管道18,电磁阀19,电机2,输入同步轮21,编码器22,抽真空装置3,压力传感器30,活塞杆31,导向轴座32,光偶挡片321,导向轴33,轴承盖34,第一轴承35,输出同步轮36,第二轴承37,内衬套38,轴承座39,第一光偶41,第二光偶42,第三光偶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作为一种示例,本实施例用于制备溶出介质的装置,如图1至4所示,包括主控装置和机架1,机架1上设有输入管路、输出管路、抽真空机构、加热水箱13和加热棒。

具体地,机架1包括顶板、立板和底板,三者呈工字形设置,并通过在四角处设置立柱进行加固。

输入管路包括输入管道11,输出管路包括输出管道14,输入管道11上设有电磁阀15、加热水箱13,输出管道14上设有电磁阀12,输入管道11、输出管道14和公共管道17之间通过三通连接,公共管道17与抽真空机构连接,加热水箱13上贯设的通孔处用于设置加热棒,二者相互配合,以对加热水箱13内的溶媒加热,当输入管路和加热水箱13内容置有溶媒时,加热水箱13与外界之间密封,因此可避免对加热水箱13内溶媒加热时溶媒的挥发。机架1上优选还设有保护管道18,保护管道18上设有电磁阀19,保护管道18的输入端与抽真空机构连接。

抽真空机构包括驱动部分和抽真空装置3,驱动部分包括电机2,与电机2同轴设置的输入同步轮21、编码器22。抽真空装置3包括玻璃缸筒、活塞和活塞杆31,玻璃缸筒的顶端通过活塞盖密封,公共管道17于活塞盖处与玻璃缸筒的缸腔连通,缸腔内设置活塞,活塞与玻璃缸筒之间设有密封圈,活塞盖处优选还设有压力传感器30,以用于监测活塞盖与活塞之间缸腔的抽真空程度。活塞杆31与活塞连接,并具有丝杆机构,活塞杆31上套设有内衬套38、轴承盖34和螺母,内衬套38外套设有轴承座39,轴承座39固设在机架1的顶板上,轴承座39的上端与玻璃缸筒的下端衔接,轴承座39与内衬套38之间从上向下依次设有第一轴承35、输出同步轮36、第二轴承37,内衬套38的上端与轴承盖34固接,所述内衬套38的中部与输出同步轮36固接,内衬套38的另一端与螺母固接,该螺母与活塞杆31的丝杆结构螺接,输入同步轮21与输出同步轮36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机架1的顶板和底板之间还设有导向轴33,机架1的立板上设有第一光偶41、第二光偶42、第三光偶43,导向轴33和活塞杆31之间设有导向轴座32,导向轴座32与活塞杆31固接,并与导向轴滑接,导向轴座32上固设有光偶挡片321,当导向轴座32上下运动时,光偶挡片321与上述的光偶相配合形成反应活塞杆31位置的信号。

上述的电磁阀、加热棒、电机2、编码器22、压力传感器30以及上述的光偶均与主控装置连接,主控装置用于综合各输入信息、指令,控制各电性部件、装置的运作,自动化程度高。编码器22可用于控制活塞位移的距离,通过活塞运行的距离可计算出溶出介质的体积,因此无需手动称量。压力传感器30可为真空度的控制提供依据,并可与保护管道18、电磁阀19相配合,起到监测、防护、确保有效的作用。维修时,光偶挡片321和第一光偶41配合,可使活塞从缸腔伸出至合适位置,以方便维修作业;使用时,第二光偶42用于控制活塞位移的上限,第三光偶43用于控制活塞位移的下限。

本实施例具体使用运作的一种示例如下:输入管道11的输入端与溶媒输入容器10连接,溶媒输入容器10内容置已配制好但未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输出管道14的输出端与溶媒输出容器16连接,溶媒输出容器16用于容置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开始制备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时,电磁阀19和电磁阀15关闭,电磁阀12打开,抽真空机构运转,使输入管道11、加热水箱13和公共管道17内气体排出,被未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填充,抽真空机构复位,加热棒对加热水箱13内溶出介质加热之后,大扭力的无刷电机2通过同步轮传动带动玻璃缸体内的活塞快速向下运动,使缸腔产生较高的真空度,由于气体的溶解度与溶出介质的温度呈反比、压力呈正比,所以溶气在溶出介质温度升高、压力骤降的情况下,迅速溢出,脱气过程中不会损失介质浓度,脱气效果非常理想,溢出的气体可通过活塞的部分复位而经输入管道11的输入端排出,然后,电磁阀12关闭,电磁阀15打开,继续对活塞进行复位,即可使脱气处理后的溶出介质经输出管道14的输出至溶媒输出容器16。当处于待机状态时,加热棒可对加热水箱13内的溶出介质进行预热,再次使用时,可缩短加热时间,提升制备效率。由于溶出介质为提前配制,脱气过程与外界隔绝,脱气后不需要二次配制,因此避免了二次溶气现象的出现。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对本发明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