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污染纳米炭混悬评价液给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4881发布日期:2019-02-12 23:0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抗污染纳米炭混悬评价液给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污染纳米炭混悬评价液给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产业的发展,大量纳米材料被制造和流通,不可避免的被生物体吸收或者与生物体发生直接接触,其健康和生态毒性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7年echa发布了5份纳米材料reach注册的指南文件,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相关节点以及纳米材料危害/风险评估的科学认知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更新;《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也正在评估并即将对含纳米结构的物质进行另行规范;美国fda已经发布化妆品中纳米材料使用指南,对化妆品中纳米材料的潜在安全和评估这些潜在安全提出建议和要求;此外iso也表示拟发表纳米材料sds编写指导,以强调纳米材料的安全性,尤其是毒性和理化性能特性方面的数据。国际上对于纳米物质安全性的持续关注使得我们可以预见到,在纳米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针对纳米物质的新的技术壁垒一触即发,获得国际公认的鉴定和确认的各种纳米产品生物安全性的分析数据将涉及各个国家的巨大商业利益。在我国,目前正是开展纳米生物效应领域研究的最好时期,也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如果抓住机会,及时开展纳米生物效应深入系统的研究,将会成为新兴的纳米产业的重要保障。

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和人工纳米材料的使用,大量纳米材料被制造和流通,不可避免的被生物体吸收或者与生物体发生直接接触,其健康和生态毒性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纳米材料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并已开始被认为是一类潜在的新型污染物。但从总体上看,对纳米材料生物毒性和应急处置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与深度急需拓展与加强。

碳纳米管是一种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片层卷曲而成的空心柱状碳纳米材料,其优良的理化性质使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作为药物载体。但目前,人类对其生物学性质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因此人们十分关注其潜在的毒副作用。目前有关碳纳米管的毒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诱导细胞活性氧(ros)的产生,引起炎症,诱导细胞凋亡,引发癌变,以及导致石棉样毒性等。碳纳米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很容易在肝脏中聚集,并产生累积毒性,但其确切的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本课题从碳纳米管影响肝脏代谢酶活性的角度,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意义,同时对治疗和预防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据检索,发现如下与本技术相关的专利文献,具体公开内容如下:

专利文献cn106214035a安全型壁挂式手动给液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溶液的容器,所述容器为软质的包装袋。所述容器设置在底座上,该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按压容器时出液的按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计数器,按钮与计数器相接。所述容器的出液口设置有按压式出液机构,按钮与按压式出液机构相接。所述按压式出液机构包括空心的推杆,楔形滑块套设在推杆上,按钮上设置有限位槽和引导斜面,推杆的一端穿过限位槽,滑块的楔形面滑动的压接在引导斜面上。所述容器的出液口通过泵头与按压式出液机构相接,容器的出液口与泵头焊接为一体。还包括上盖,该上盖和底座共同围成容纳容器的腔室,上盖上开设有用于显示计数器读数的窗口。

专利文献cn204972480uu公开了一种可持续缓慢给液装置,螺旋接头、容器、芯杆、压环、硅胶储液囊和一层或多层中空纳米膜,一层或多层中空纳米膜放入芯杆粘结端内腔中并用封口胶将其连接在一起,芯杆与螺旋接头粘接成一体,一层或多层中空纳米膜的开口端与螺旋接头的出液口相对,硅胶储液囊外套在芯杆上,压环罩在硅胶储液囊的开放端的周围,及压环与硅胶储液囊的开放端粘接至螺旋接头上,螺旋接头与容器焊接成一体。该装置可实现一次加液达到长时间持续缓慢给液的目的,使留置在人体中的导管中的血液和输注液发生流动,从而阻止凝血现象的发生,可多次进行加液。

上述给液装置与本技术的差异较大,不影响本技术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多次使用、包装严密的抗污染纳米炭混悬评价液给液装置。

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污染纳米炭混悬评价液给液装置,包括注射管、盛药管以及手持管,在手持管内缘同轴套装盛药管,盛药管内同轴套装注射管,在注射管的管壁制有进液孔,进液孔连通盛药管和注射管,注射管内同轴紧密套装活塞,活塞后端同轴连接活塞推杆,注射管下端制有出液,出液口外套装密封帽;

在盛药管内充满评价液,盛药管内上部同轴螺旋啮合嵌装上压盖;

在注射管内壁固装压片,当活塞向下压时,活塞压住压片,压片能够压住密封注射管的进液孔,使液体从注射管的前端出口排出。

而且,在手持管外缘一侧制有径向把手。

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发明提供的抗污染纳米炭混悬评价液给液装置包括给药注射管、盛药管,在不使用时,药品在盛药管内单独放置,不会接触到空气,不会殷空气内的氧而产生变性,能很好的保护评价液的有效性。

发明提供的抗污染纳米炭混悬评价液给液装置结构简单,所有功能均能够分开操作,避免互相影响,其下端连接头可以直接密封接针头,也可以直接连接给药管,实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面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抗污染纳米炭混悬评价液给液装置,包括注射管10、盛药管3以及手持管4,在手持管内缘同轴套装盛药管,盛药管内同轴套装注射管,在注射管的管壁制有进液孔7,进液孔连通盛药管和注射管,注射管内同轴紧密套装活塞5,活塞后端同轴连接活塞推杆1,注射管下端制有出液,8,出液口外套装密封帽9。

在盛药管内充满评价液,盛药管内上部同轴螺旋啮合嵌装上压盖2,当向下旋动上压盖,评价液从进液孔进入到拔起活塞的注射管内。

在注射管内壁固装压片6,当活塞向下压时,活塞压住压片,压片能够压住密封注射管的进液孔,使液体从注射管的前端出口排出。

为了增加手持方便,在手持管一侧制有径向把手11。

发明提供的抗污染纳米炭混悬评价液给液装置具有一手持管,手持管能够将手部或者外部温度能够相对隔绝,保证评价液的温度的一致性,放置因手持时间长,变温,导致评价液变性等情况的发射,增加评价准确性。

发明提供的抗污染纳米炭混悬评价液给液装置结构简单,所有功能均能够分开操作,避免互相影响,其下端连接头可以直接密封接针头,也可以直接连接给药管,实用十分方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发明涉及一种抗污染纳米炭混悬评价液给液装置,包括注射管、盛药管以及手持管,在手持管内缘同轴套装盛药管,盛药管内同轴套装注射管,在注射管的管壁制有进液孔,进液孔连通盛药管和注射管,注射管内同轴紧密套装活塞,活塞后端同轴连接活塞推杆,注射管下端制有出液,出液口外套装密封帽;在盛药管内充满评价液,盛药管内上部同轴螺旋啮合嵌装上压盖。发明提供的抗污染纳米炭混悬评价液给液装置包括给药注射管、盛药管,在不使用时,药品在盛药管内单独放置,不会接触到空气,不会殷空气内的氧而产生变性,能很好的保护评价液的有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琢;杨磊;王华;柳明;张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产品安全技术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8.11.07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