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超净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5391发布日期:2018-11-20 19:59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超净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超净工作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净工作台在进行试验操作时,有时需要将手部深入工作台内进行操作,此时会将位于前侧的挡风玻璃提升一定高度,以便于手部的深入,但同时也增加了工作台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其容易影响工作台内部无菌环境的要求;有的超净工作台设有手洞,以便于在超净环境下进行相关试验,但手洞设置位置固定,给实际操作带来一定的不便,同时手洞密封时还需手动嵌合密封盖,其不便于对手洞进行及时密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手洞位置调节,便于实现手洞快速密封的新型超净工作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超净工作台,包括支座、工作台、连接框、送风箱体和挡风玻璃,所述支座设在工作台下方,所述送风箱体位于工作台正上方且通过位于前后左右的四个连接框与工作台连接,所述挡风玻璃设在连接框上,位于前侧的挡风玻璃上设有手洞,还包括夹持固定结构、升降驱动结构,所述夹持固定结构设在位于前侧连接框的左右两侧上、且作用在位于前侧的挡风玻璃上,所述升降驱动结构设在送风箱体顶部、且与位于前侧的挡风玻璃连接,升降驱动结构可带动位于前侧的挡风玻璃在连接框和送风箱体的外侧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夹持固定结构包括压板、限位导向轮、压条和密封环,所述压板截面呈U形且固定在连接框上,多个所述限位导向轮铰接在压板内侧,所述压条设在压板的两内壁上,所述密封环与连接框外形匹配且部分地嵌合在连接框外表面上,位于前侧的所述挡风玻璃的两边沿夹持在压板内且顶持在限位导向轮上;

进一步,所述压板上设有锁位结构,所述锁位结构包括插杆、设在压板上的长条形滑槽和设在位于前侧挡风玻璃表面上的插孔,所述插孔沿挡风玻璃高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滑槽与部分所述插孔对应,所述插杆可贯穿滑槽并插入插孔内;

进一步,所述升降驱动结构包括导向轮、微型卷扬机、拉绳和控制开关,所述导向轮设在送风箱体边沿上且与前侧的挡风玻璃对应,所述微型卷扬机设在送风箱体顶部,所述拉绳一端与前侧的挡风玻璃连接、另一端绕设导向轮后与微型卷扬机连接,所述控制开关设在送风箱体上且与微型卷扬机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可利用升降驱动结构带动位于前侧的挡风玻璃上下移动,而前侧的挡风玻璃上设有手洞,通过挡风玻璃的上下移动便可实现手洞位置的调节,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站立操作或是坐在椅子上进行试验操作,使用更加方便;同时通过前侧的挡风玻璃上下移动并结合夹持固定结构,还可实现手洞的快速遮挡,可避免或减少工作台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的接触;

2、夹持固定结构上的密封环被夹持在前侧的挡风玻璃与对应的连接框之间,这样可有效确保挡风玻璃与连接框的密封,同时夹持固定结构上的限位导向轮可确保前侧的挡风玻璃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

3、设置的锁位结构能够限定前侧的挡风玻璃的上下移动,可避免升降驱动结构操作失误时对工作台及工作人员产生危害,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座;2-工作台;3-连接框;4-送风箱体;5-挡风玻璃;6-压板;7-限位导向轮;8-压条;9-密封环;10-插杆;11-滑槽;12-插孔;13-导向轮;14-微型卷扬机;15-拉绳;16-控制开关;17-手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至3所示,一种新型超净工作台,包括支座1、工作台2、连接框3、送风箱体4和挡风玻璃5,所述支座1设在工作台2下方,支座1为四个支腿且支撑在工作台2下方;所述送风箱体4位于工作台2正上方且通过位于前后左右的四个连接框3与工作台连接,送风箱体4内部集成有初效过滤器、风机和高效过滤器且由上到下顺次布置,并使该工作台构成垂直流超净工作台,连接框3整体呈方框形;所述挡风玻璃5设在连接框3上,挡风玻璃5设有四块且分别设在前后左右的四个连接框3上,其中位于前侧的挡风玻璃5上设有手洞17,前侧的挡风玻璃5整体高度大于其他三块挡风玻璃5;该工作台还包括夹持固定结构、升降驱动结构,夹持固定结构用于夹持位于前侧的挡风玻璃5并促使前侧的挡风玻璃5具有可上下移动的轨道,升降驱动结构用于带动前侧的挡风玻璃5上下移动;所述夹持固定结构设在位于前侧连接框3的左右两侧上、且作用在位于前侧的挡风玻璃5上,所述升降驱动结构设在送风箱体顶部4、且与位于前侧的挡风玻璃5连接,升降驱动结构可带动位于前侧的挡风玻璃5在连接框3和送风箱体4的外侧上下移动;

夹持固定结构包括压板6、限位导向轮7、压条8和密封环9,所述压板6截面呈U形,其一侧壁固定在连接框3上,多个所述限位导向轮7铰接在压板6内侧,所述压条8设在压板6的两内壁上,所述密封环9与连接框3外形匹配且部分地嵌合在连接框3外表面上,具体的是在连接框3的外表面加工有凹槽,密封环9可嵌合在该凹槽内,并部分突出来,位于前侧的所述挡风玻璃5的两边沿夹持在压板6内且顶持在限位导向轮7上;压板6整体呈长条状,长度略小于连接框3的高度即可,压板6可利用其截面呈U形的特点,便利的实现限位导向轮7的铰接,同时便于实现对前侧的挡风玻璃5的夹持,能够起到防护和形成上下移动轨道的作用,压条8沿压板6长度方向布置,可以采用5mmx5mm方形截面的橡胶条;压条8可压覆在前侧的挡风玻璃5的下面,用于防止挡风玻璃5与压板6之间产生摩擦而损坏挡风玻璃5,同时还起到挡风玻璃5移动时的减震作用;密封环9为方形的橡胶密封圈,为确保密封效果、同时便于实现挡风玻璃5的移动可以采用直径为8mm橡胶密封圈。

为避免升降驱动结构失效而造成前侧的挡风玻璃脱落,在压板6上设有锁位结构,所述锁位结构包括插杆10、设在压板6上的长条形滑槽11和设在位于前侧挡风玻璃5表面上的插孔12,所述插孔12沿挡风玻璃5高度方向设置多个,优选每隔20mm设置一个插孔12,所述滑槽11与部分所述插孔12对应,滑槽11的长度可设置成50mm,这样可确保滑槽11使至少两个插孔12外露,所述插杆10可贯穿滑槽11并插入插孔12内,插杆10可通过软绳与压板6连接,当插杆10插入插孔12内时,如升降驱动结构失效,前侧挡风玻璃5滑落,则可以卡持在插杆10上,可避免完全滑落,这样可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升降驱动结构包括导向轮13、微型卷扬机14、拉绳15和控制开关16,所述导向轮13设在送风箱体4边沿上且与前侧的挡风玻璃5对应,导向轮13可促使拉绳15能够平稳的上下移动;所述微型卷扬机14设在送风箱体4顶部,微型卷扬机14由外部电源供电,外部电源可以是蓄电池或是室内220v电源;所述拉绳15一端与前侧的挡风玻璃5连接、另一端绕设导向轮13后与微型卷扬机14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6设在送风箱体4上且与微型卷扬机14电连接,控制开关16也可集成在送风箱体4上的控制器上,也可独立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及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拔出插杆10,使前侧的挡风玻璃5解除上下限位的作用,然后可通过控制开关16控制微型卷扬机14启动,微型卷扬机14通过拉绳15可拉拽前侧的挡风玻璃5上移,在上移过程中前侧的挡风玻璃5始终压覆在密封环9上,这样可确保工作台2上方的操作空间的密封,同时前侧的挡风玻璃5的外表面被压条8紧密压覆,前侧的挡风玻璃5的左右两侧被限位导向轮7顶持,这样可确保前侧的挡风玻璃5能够垂直的上下移动;当前侧的挡风玻璃5持续上移时手洞17也逐渐的上升至工作台2的上方,工作人员可根据习惯或操作需求选择手洞17适当的高度,例如站立操作时可使手洞17位置提高,如坐在椅子上进行操作时,可将手洞17高度调低;在手洞17确定后,将插杆10插入插孔12中,起到保险的作用;如工作中间休息时工作结束时,可拔出插杆10,通过控制开关16控制微型卷扬机14启动,微型卷扬机14放松卷起的拉绳15,前侧的挡风玻璃5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落,当手洞17移动至密封环9外侧时,密封环9将前侧的挡风玻璃5与连接框3密封,使工作台2上方的操作空间相对密封,可防止外界空气经手洞17进入工作台2上方的操作空间内,可起到保护操作空间的作用,在操作上简单、方便、快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