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胃膜素用原料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6807发布日期:2018-10-23 16:1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胃膜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胃膜素用原料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胃膜素是一种自猪胃黏膜提取制备的抗胃酸糖蛋白,能够在胃内壁形成黏附状态的膜,覆盖在溃疡面,保护溃疡创口,从而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现有胃膜素提取工艺主要采用丙酮或盐酸作为提取剂,提取率与原料破碎程度正相关,因而须在提取操作前对猪胃黏膜原料进行破碎处理。现有原料破碎处理均依靠人力进行铰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胃膜素用原料破碎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通过刀组中反向旋转的两刀盘刃面处环状齿圈中刀齿的交错转动对猪胃底黏膜进行高强度地持续铰切,从而实现原料的自动破碎,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制备胃膜素用原料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的机壳,机壳顶部设有投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内部设有与投料口和出料口连通的刀组;刀组由两个刃面对设且相互靠近的刀盘构成,刃面由若干环状齿圈套设构成,环状齿圈由若干刀齿规则排列而成,左刀盘的环状齿圈嵌设于右刀盘两相邻环状齿圈间,左刀盘和右刀盘分别由驱动机构带动朝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进一步,刀齿呈横卧的三棱柱状,刀刃朝向刀盘外侧。

进一步,刀盘靠近外周处的侧壁与机壳间通过密封圈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刀组中反向旋转的两刀盘刃面处环状齿圈中刀齿的交错转动对猪胃底黏膜进行高强度地持续铰切,从而实现原料的自动破碎,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侧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左、右刀盘刀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制备胃膜素用原料破碎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2上的机壳1。猪胃粘膜原料在机壳1中实现自动破碎。

机壳1顶部设有投料口11、底部设有出料口12、内部设有与投料口11和出料口12连通的刀组3。自投料口11处投入猪胃粘膜原料,原料落入刀组3处进行破碎,完成破碎的原料自出料口12处下料。

刀组3由两个刃面41对设且相互靠近的刀盘构成。刃面41由若干环状齿圈42套设构成,环状齿圈42由若干刀齿43规则排列而成,左刀盘51的环状齿圈嵌设于右刀盘52两相邻环状齿圈间。左刀盘51和右刀盘52分别由驱动机构带动朝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猪胃粘膜原料进入两刃面41间后,首先被两刃面41处的刀齿43固定,随着左刀盘51和右刀盘52的反向旋转而被撕裂;刀齿43在撕裂过程中对原料进行刮切,从而使大块物料撕裂破碎为小块物料。小块原料在投料口11不断加入的原料推动下在多个环状齿圈42间移朝向刀盘轴心动,从而对原料进行持续高强度地持续铰切,实现自动破碎,以便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刀齿43呈横卧的三棱柱状,刀刃朝向刀盘外侧。三棱柱状的刀齿刀脊及刀刃均便于制造;且将三棱柱状的刀齿43的一面固定于刀盘表面上,有利于增强刀齿43的稳固性,以便延长其使用寿命。

刀盘靠近外周处的侧壁与机壳1间通过密封圈6封闭。密封圈6用以隔档原料,避免原料未经刀组3的破碎而进入机壳1中自出料口12下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